封面
版权页
关于本书
前言
序言
一、中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是缺少大约1亿亩建设用地?
二、现行土地制度没有效率?
三、农地入市即产生巨额货币财富?
四、农民需要更大土地权利?
五、农地非正规流转没有效率?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二、研究的意义、视角和内容
三、已有研究现状述评
四、相关概念与表述框架
第二章 地权话语的实践
第一节 已有研究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农地制度的变迁历程[1]
一、土地私有化与乡村社会矛盾
二、农业集体化与人民公社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三节 农地制度的文本表述及理论阐释
一、农地制度的文本表达
二、农地制度的理论阐释
第四节 地权话语的地方性实践
一、种田能手之规模经营
二、公司化经营模式
三、地方性实践反思
第五节 土地权利与地权的逻辑
一、中国式地权发展的现实处境
二、地权实践的困境
三、农民的诉求与地权的实践
第三章 地权诉求的实践
第一节 已有研究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农民的分化及农民对土地的诉求
一、农民的分化
二、农民对土地的诉求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困境
一、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
二、农民合作与水利建设
第四节 农民合作的实践
一、农民合作的历史表述
二、农民不合作的后果
三、农民合作的可能性
第五节 土地权利与农田水利建设
第四章 地权纠纷的实践
第一节 已有研究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地权纠纷的表达
一、地权纠纷的形态
二、地权纠纷的表达
第三节 地权共识与多元规则的博弈
一、构建地权共识
二、多元规则的博弈
第四节 法律规则的困境及运行的可能选择
一、新地权共识形成的局限条件
二、法律规则运行的可能选择
第五节 土地权利与地权纠纷
一、地权冲突的根源在于村落共识的瓦解
二、法律规则将成为新的地权共识
第五章 地权市场的实践
第一节 已有研究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地权市场与地权交易
一、地权市场的类型
二、多层次地权
三、地权交易的多样性
第三节 地权市场的事实判断
一、两种土地的不同价值
二、阶层分化结构中的地权市场
三、资本逻辑影响地权流转
第四节 地权市场的实践逻辑
一、资本下乡背景下地权市场的实践
二、城乡二元结构中地权市场的实践
三、制度变迁过程中地权市场的实践
四、利益博弈关系中的地权市场实践
第五节 产权与地权市场
一、产权明晰的界定
二、产权与农地流转
三、产权与土地入市
第六章 地权博弈的实践
第一节 已有研究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博弈的多方主体:政府与不同类型的农民
一、不同类型的农民
二、农民的博弈策略
三、政府的变通逻辑
第三节 地权博弈的逻辑 ——以“钉子户”为代表
一、通过征地拆迁解决历史宿怨
二、通过征地拆迁满足“政治”诉求
三、通过征地拆迁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四、“钉子户”抗拆的村庄语境及隐含问题
第四节 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征地拆迁
一、是抗争政治还是利益博弈 ——“钉子户”行为逻辑的证实
二、中国式征地拆迁的困境
第五节 土地权利与利益博弈
一、从法律上规范利益博弈机制
二、规范执法确保“地利共享”
第七章 结语:土地权利与地权的实践
一、权利的内涵
二、土地权利的设置
三、土地权利与地权的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和教材
二、论文
后记
更新时间:2020-09-22 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