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贾迎春·因何镇日纷纷乱(3)孙绍祖

  • 红楼密码
  • 洪思
  • 1224字
  • 2025-04-01 08:20:55

迎春判词图谶上“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恶狼”固然影射了忘恩负义的中山狼阮大铖,但还有更深的寓意。

贾府无恩于孙绍祖,迎春的丈夫并不符合“中山狼”这个称谓,却实实在在是一匹恶狼。他对贾迎春百般作践,辱骂、殴打、撵到下房里睡去,迎春只能逆来顺受。

贾迎春这段经历并非写朱由崧,虽然马士英、阮大铖架空弘光帝,不过是迷之以酒色,惑之以谗言,绝无欺辱之事。孙绍祖打骂迎春,是影射南明皇帝被军阀们操控、囚禁乃至欺凌的历史。

孙绍祖代表的是几个将皇帝视为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欲图将皇帝献给清军或者欲图篡位的军阀。

南明历史上,有三个军阀干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隆武帝朱聿键被郑芝龙架空、永历帝朱由榔先被刘承胤挟持、后又被孙可望软禁。

从小说给出的线索看,“孙绍祖”正是将三个人的形象合三为一。

孙绍祖的“孙”字,绝非作者随手捻来,“子系中山狼”的“子系”就是“孙”,判词中出现拆字法必有深意,南明历史上最重要的孙姓人物非孙可望莫属了。

刘承胤的“胤”字,意思是后代、后嗣,“承”与“绍”都是接续,“承胤”和“绍祖”对仗工整,同为延续血脉之意,“绍祖”便是覆“承胤”了。

介绍孙绍祖时,书中又说“家资饶富”,脂批在此处强调“此句断不可少”,郑氏家族垄断海上贸易,富可敌国,天下“家资饶富”者无过于郑芝龙了。

三人都是行武出身,小说中说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足见“孙绍祖”便是郑芝龙、刘承胤、孙可望三人合传。

郑芝龙投靠明朝前是称霸南海的海盗,福建巡抚与荷兰人达成默契,荷兰人停止侵扰福建港口,转而劫掠劫中国海盗的商船,又占了郑芝龙盘踞的台湾,郑芝龙不堪其扰才接受招安,正如小说中说:“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

孙可望是将滇、黔、川经营成兵精粮足的乐土之时,永历朝廷被清军打得没有了立锥之地,才主动投靠孙可望,正如小说中孙绍祖说:“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

前面解析薛宝琴和探春时已经介绍过郑芝龙,不再赘述。下面介绍一下刘承胤、孙可望胁迫皇帝的历史。

刘承胤原是南京一无赖酒徒,膺力过人,浑号“刘铁棍”。后应募为兵,因军功官至总兵官,镇守湖南武冈。

永历元年(1647)清军近逼桂林,朱由榔落荒而逃之际,刘承胤将皇帝迎至武冈。朱由榔到武冈后刘承胤便开始拥兵胁迫天子,要求封其兴国公、上柱国,赐尚方宝剑,从此所有政事都要经过他同意。

何腾蛟是提拔刘承胤的老上司,两人也是亲家。何腾蛟看到皇帝遭挟持,便到武冈接驾,刘承胤并不给这个老上司面子,还在何腾蛟离开武冈时派兵截杀。

后来清军逼近武冈,刘承胤便下定决心投降。他主动剃了头,将朱由榔控制起来,准备作为投名状献出。刘承胤赴清营谈判时,幸得刘承胤母亲协助,在武冈被挟持了五个月的朱由榔一行人,才趁隙逃离。

朱由榔逃亡途中,追杀永历的刘承胤部将陈友龙突然回心转意,掉转枪头反清,这导致清军怀疑刘承胤降清有诈,便围缴刘承胤大营,将营中数万男女老少屠戮殆尽,刘承胤家产全部被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