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诗人
- 穿越时空的诗心:与李白同行
- 梅临溪
- 4293字
- 2025-03-23 10:40:38
自那酒肆中听闻李白的诸多轶事,李教授的心便如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对这位诗坛奇人的好奇愈发浓烈,恰似干柴遇烈火,熊熊燃烧,难以熄灭。每至夜深人静,他躺在客栈那略显简陋的床榻之上,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李白的身影,想象着他吟诗时的豪情万丈,饮酒时的洒脱不羁。这无尽的遐想,让李教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只盼着能早日与李白相见,亲耳聆听他的诗作,感受他那独特的魅力。
第二日清晨,李教授早早便起了床,简单洗漱一番后,便匆匆出了客栈。此时的长安,晨曦初露,街道上已有不少行人。小贩们正忙着将货物摆上摊位,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挑夫们肩挑重担,步伐匆匆,穿梭于街巷之间;偶尔还有几位身着儒服的书生,手持书卷,一边踱步,一边吟诵着诗句,神情专注而陶醉。
李教授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昨日的集市。集市上已然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充满生机的市井交响曲。李教授无心欣赏这热闹的景象,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期望能发现一丝与李白有关的线索。然而,人海茫茫,要在这偌大的长安城中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李教授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他并未放弃,依旧执着地在人群中穿梭。
就在李教授感到有些疲惫,准备找个地方坐下休息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入他的耳中。琴声如潺潺流水,清脆悦耳,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李教授被这琴声吸引,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
转过一个街角,李教授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庭院。庭院的门半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院内一棵高大的柳树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男子正端坐于石凳之上,专注地弹奏着古琴。男子面容清秀,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在他的身旁,一位身着粉色衣裳的女子正静静地站着,手中捧着一本诗集,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李教授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他轻轻地推开院门,走了进去。男子似乎察觉到有人进来,停下了手中的琴声,抬起头来,目光温和地看向李教授。李教授微微一愣,他从未见过如此温润如玉的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感。
“不知兄台为何贸然闯入在下的庭院?”男子开口问道,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李教授连忙拱手行礼,说道:“在下李逸,初来长安,偶然间听到兄台的琴声,被其深深吸引,情不自禁便走了进来,还望兄台恕罪。”
男子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既然兄台喜爱琴声,不妨坐下一同欣赏。”说着,他指了指旁边的石凳。
李教授谢过男子,在石凳上坐下。女子为李教授倒了一杯茶,茶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李教授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称赞道:“好茶。”
男子笑了笑,说道:“这茶乃是我从家乡带来的,虽比不上长安的名茶,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随后,男子又重新弹奏起古琴。琴声再次响起,依旧是那般悠扬动听。李教授静静地聆听着,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一曲终了,李教授意犹未尽,忍不住鼓掌称赞:“兄台的琴艺真是高超,让在下大开眼界。”
男子谦虚地说道:“过奖了。我不过是闲来无事,以此自娱罢了。”
这时,李教授注意到男子身旁的女子手中捧着的诗集,诗集的封面上写着“王维诗集”四个字。他心中一动,问道:“兄台莫非就是王维王兄?”
男子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正是在下。不知兄台如何知晓我的名字?”
李教授心中暗自激动,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幸运,在这里偶遇了王维。他连忙说道:“在下久仰王兄的大名,听闻王兄的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一直十分仰慕。今日有幸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王维笑了笑,说道:“兄台过奖了。写诗不过是我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罢了。”
李教授与王维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两人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交谈中,李教授得知王维也是一位热爱自由、追求理想的人,心中对他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不知不觉,已至中午。王维邀请李教授留下一同用餐,李教授欣然应允。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还有一壶香醇的美酒。王维亲自为李教授斟酒,说道:“今日与兄台相见,实乃缘分。来,让我们举杯共饮。”
李教授端起酒杯,与王维一饮而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教授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惆怅,他想到自己穿越时空来到这里,虽然有幸结识了王维这样的大诗人,但与李白却依旧无缘相见。
似乎看出了李教授的心思,王维问道:“李兄为何突然面露愁容?可是有什么心事?”
李教授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自己对李白的好奇和渴望告诉王维。他说道:“实不相瞒,在下近日听闻了李白李兄的大名,对他的诗作和为人十分钦佩,一心想要与他相见,只是苦于不知如何才能找到他。”
王维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原来如此。李白乃是当今诗坛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作才华横溢,的确令人钦佩。至于想要找到他,倒也并非难事。”
李教授一听,连忙问道:“王兄可有办法?还望王兄告知。”
王维说道:“李白此人喜爱饮酒作乐,常与朋友们在长安的各大酒肆中相聚。你若想找到他,不妨去那些酒肆碰碰运气。再者,近日长安城中将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届时李白定会出席。你若能参加诗会,定能见到他。”
李教授听后,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多谢王兄告知。不知这诗会何时举办?在何处举办?”
王维说道:“诗会将于三日后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举办。此次诗会乃是由长安的几位达官贵人共同举办,邀请了众多文人墨客参加,规模十分宏大。”
李教授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参加这场诗会。王维似乎看出了李教授的心思,说道:“李兄若想参加诗会,我可以为你引荐。我与此次诗会的主办方有些交情,相信他们会给我这个面子。”
李教授听后,感激不已,连忙起身向王维行礼,说道:“王兄如此仗义相助,在下感激不尽。日后若有需要在下之处,王兄但说无妨。”
王维笑着扶起李教授,说道:“李兄不必如此客气。我们既然相识,便是朋友。朋友之间,理应互相帮助。”
用过午餐后,李教授与王维又交谈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王维将李教授送到院门口,说道:“李兄,三日后的诗会,我在朱雀大街等你。”
李教授点了点头,说道:“王兄放心,我定会准时赴约。”
告别了王维,李教授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客栈。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诗会的场景,想象着自己与李白相见的那一刻。他知道,距离自己与李白相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教授一边等待着诗会的到来,一边在长安城中四处闲逛,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他发现,长安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里,诗、书、画、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文人墨客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的真谛。
终于,到了诗会举办的那一天。李教授早早地起了床,精心打扮了一番。他穿上了一件崭新的长袍,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显得精神抖擞。吃过早餐后,李教授便匆匆出门,向朱雀大街走去。
此时的朱雀大街,早已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彩旗飘扬,热闹非凡。人们身着盛装,手持诗卷,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李教授随着人群缓缓前行,心中充满了期待。
不一会儿,李教授便来到了诗会的举办地点。这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内摆满了桌椅,中间是一个高台,高台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庭院的四周,还摆放着各种花卉,花香四溢,让人陶醉其中。
李教授在庭院中四处寻找着王维的身影。突然,他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回头一看,只见王维正微笑着向他走来。
“李兄,你可算来了。”王维说道。
李教授连忙迎上去,说道:“王兄,让你久等了。”
王维笑着说道:“无妨。来,我带你去见几位诗会的主办方。”
说着,王维带着李教授来到了庭院的一角。那里坐着几位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子,他们正在交谈着。王维走上前去,向他们介绍道:“各位兄台,这位是我的好友李逸,他也是一位热爱诗词的文人。今日特来参加诗会,还望各位兄台多多关照。”
几位男子纷纷起身,向李教授拱手行礼。李教授也连忙回礼,说道:“在下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兄台多多指教。”
一番寒暄过后,诗会正式开始。首先,由一位主办方上台致辞。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诗会的目的和规则,然后宣布诗会开始。
接下来,便是文人墨客们展示才华的时间。他们纷纷上台,吟诵自己的诗作。有的诗作慷慨激昂,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有的诗作清新自然,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有的诗作则充满了忧愁和感伤,抒发了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李教授静静地聆听着每一位诗人的诗作,心中不禁对这个时代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发现,这些诗人的诗作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充满了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在诗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台下突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教授好奇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男子走上了高台。男子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洒脱。他的出现,仿佛一道光芒,照亮了整个庭院。
李教授心中一动,他猜测这位男子或许就是李白。果然,王维在一旁轻声说道:“李兄,这位便是李白李兄。”
李教授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紧紧地盯着高台上的李白,眼中充满了期待。只见李白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挥毫泼墨。不一会儿,一首气势磅礴的诗作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高声吟诵着自己的诗作,声音洪亮,充满了激情。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有着一种魔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李教授听得如痴如醉,他从未听过如此震撼人心的诗作,心中对李白的敬佩之情达到了顶点。
诗作吟诵完毕,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白放下毛笔,向台下的众人拱手行礼,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李教授也跟着鼓掌,他多么希望自己能立刻走上前去,与李白交谈,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
然而,诗会还在继续。接下来,还有其他诗人上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李教授虽然心中有些焦急,但他还是耐心地等待着诗会的结束。终于,诗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诗会结束后,人们纷纷围向李白,向他请教诗作,与他交流心得。李教授也挤过人群,来到了李白的面前。他看着李白,激动地说道:“李兄,久仰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李白看着李教授,微微一笑,说道:“兄台过奖了。不知兄台有何指教?”
李教授连忙说道:“不敢指教。只是在下对李兄的诗作十分钦佩,想与李兄交流交流。”
李白笑着说道:“好啊。既然兄台如此喜爱诗词,我们不妨找个地方,好好畅谈一番。”
李教授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如此甚好。不知李兄想去何处?”
李白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去前面的酒肆,边喝酒边聊。”
李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正合我意。”
于是,李白和李教授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诗会现场,向前面的酒肆走去。李教授知道,自己与李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