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十六位皇帝,没有一个不为钱的事发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64字
- 2025-06-05 10:33:24
蓝府前厅的院子里,一老一少两个满怀壮志的热血男子,正着眼于汉人的未来,谋划着远大的蓝图。
而后院里,两个女人正聊得不亦乐乎。
吴氏是真心喜欢赵婉儿。
这姑娘质朴又善良,一看就是能操持好家庭、相夫教子的人,而且模样俊俏,各方面都很出色。
“舅姥,您别再给啦,我真的拿不了这么多了!”
赵婉儿又好气又好笑,她头上已经被吴氏插满了各种花钗,手上也被戴满了各种镯子,多得数都数不清。
这些可都是蓝玉征战时缴获的珍贵物件。
吴氏满脸慈爱地笑着。
“你这孩子,就是太素净了些!我在你这个年纪,可爱臭美了!”
“多戴点,能让你更有气质!”
“男人嘛,都喜欢有气质的女人,就得时而打扮得端庄华贵,时而又带点妩媚风情。”
“不然的话,怎么能把那小子的心给牢牢抓住呢?”
吴氏讲的都是自己的经验,所谓言传身教。
“对了,闺女,你俩打算啥时候成婚呀?这事儿拖久了可不好,得赶紧把婚事给办了!”
“哎呀!我差点忘了,朱小宝那小子现在还不能成亲。”
“不过你也别担心,丫头,我们家肯定不会亏待了你的。”
找婉儿眨着眼睛,满眼迷茫地看着吴氏,问道。
“您……您这话是啥意思呀?”
吴氏笑了笑。
“没啥,就辛苦你再等等,很快你就懂啦!”
“你就放心吧,嫁给朱小宝,以后的日子肯定幸福得很!”
婉儿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吴氏话里到底藏着什么深意。
吴氏转移了话题,又说了好多男女之间的事儿,婉儿听得小脸通红,但又忍不住听得入神,就像是打开了一扇从未见过的新奇大门!
待朱小宝和赵婉儿从蓝府出来时,朱小宝总感觉赵婉儿有些异样。
她手里拎着一堆首饰,朱小宝手里则提着不少野味。
朱小宝终究还是没忍住,问婉儿道。
“你怎么了?脸咋这么红?”
赵婉儿连连摇头。
“没,没咋啊!”
她偷偷瞥了朱小宝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朱小宝和赵婉儿是在应天大街中段分别的。
他到家后,便在案牍上看到了铁铉带来的一封来自交趾的文书。
朱小宝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廖家兄弟后,便打开了那封文书。
解缙在信里写了不少内容,十分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朱小宝笑了笑,他清楚解缙不会因这点小事就和自己闹不愉快。
接着,解缙又提到了南疆海域海军的建设情况。
眼下他们已经训练出了一支万人军队,但装备却十分落后,还需工部火器监提供些虎蹲炮和火枪。
此外,交趾的船只建造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如今已造出一艘长五十、宽三十的三桅宝船。
建造宝船的成本极高,花钱就像流水一样,十几万两白银,眨眼就没了。
因此,交趾的财政压力还是很大。
朱小宝有些无奈,自己府上每天刚收到的白银,转手就得倒腾几万两送去交趾。
纵使无烟煤和精盐的收入可观,可也经不住交趾如此巨大的开支啊!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眼下朱小宝可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明财政的窘迫。
明初就缺钱,贵重金属也匮乏。
朱元璋又不太热衷于收税,后来永乐帝北征,虽然战功卓著,但民生却因此变得凋敝。
整个明朝,财政状况几乎就没宽裕过。
十六位皇帝,没有一个是不为钱的事儿发愁的。
到了明末,这个问题愈发严重。
天启帝无奈之下,便也只能重用魏忠贤,哪怕他贪腐成性。
魏忠贤被后人骂得狗血淋头,可崇祯抄了他的家,却没搜出多少白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贪的钱,全被天启帝给花了!
那些富贾大亨,以及以东林党为首的伪君子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可国家却拿不出钱来维持军费开支。
最后实在没办法,崇祯也只能增加农业税收,结果导致明末的矛盾彻底激化。
李自成起义,农民纷纷响应,最终把大明王朝给推翻了。
缺钱的问题贯穿了明朝的历史,历代皇帝为了十几万两白银发愁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此情况下,朱小宝也只能咬咬牙,继续把自己的商业收入调配到交趾。
可再这么下去,自己恐怕就要穷得叮当响了。
朱小宝微微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信。
练子宁不日前已抵达交趾,解缙也把朱小宝关于茶马互易区的设想告知了他。
练子宁听后大为惊叹,眼下已经在着手建设互易区了,大抵半个月后便能开市。
这事需要布政司进行全面考量,还得和都指挥使司进行商讨,必须全力保障官道和互易区的安全,所以也急不得。
此外,税收是关键中的关键。
交趾布政司还缺一个精通税务之人。
在搭建商业网之前,得把商业税收规定得明明白白的,一点都不能含糊。
可户部对交趾的态度极其敷衍,钱都不愿借,更别指望他们能派人过来了。
看来,还得靠老爷子出面帮忙了!
治理国家实在是太难了,就算皇帝再厉害,也还是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把天下治理好。
这就是为什么皇帝不敢轻易得罪文臣的原因。
当朱小宝接触到这些事务后,越发体会到皇权的限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帝要忍受御史、给事中的弹劾,还有文臣对自己德行的指责。
同时,小朝会开始了。
京师五品以上手握实权的高官们陆续走进奉天殿。
今天的气氛似乎有些不一样。
蓝玉那来势汹汹的架势,似乎准备大干一场。
也就是给兵部的人,制造点“意外”。
等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在郑和的陪同下走进了奉天殿。
郑和高声唱礼,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这几天,群臣心里都不太踏实。
有关皇长孙朱雄英复活的事儿,大家反应各异,有些人心里门儿清,有些人却摸不着头脑。
“启奏陛下,臣蓝玉有本上奏!”
在众臣还在发愣的时候,蓝玉就已经拿着笏板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