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答弟寂》一首 南朝梁 王揖

題解:王揖,“揖”,一作“楫”,琅琊临沂人,王寂兄,王志弟。歷黄門侍郎、太中大夫,出爲東陽太守。此詩美弟寂才華,“如彼竹箭,猶羽猶金”,被君王器重,“登蒭下列,參華上僚”,自己心生慚愧之情。此篇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梁詩》卷二。

氛氲代記,菴藹宗圖[1]。凝禎道秘,動慶靈樞[2]。方流孕玉[3],圓波産珠。飛薰共萼,挺秀連跗[4](其一)

窮高有響,幽山有芳。衡風泌味,爰顯爰揚。三河竦映,六輔思光[5]。相時變蔚,俟曰賓王[6](其二)

行川學海,旦慕同深。丘陵羨岳,終然异岑。將子無怠,思茂高音。如彼竹箭,猶羽猶金。(其三)

弓書謬篆,旌駕迷鑣[7]。登蒭下列,參華上僚。雲裾納月,霜帶含飈。心乎愧矣,如厲如憔[8](其四)

皇京埃鬱,帝輦紛敷。[9]豈無至美,幽心弗愉。松軒留翠[10],篁庭勿疏。華簪或早,佩蕙終俱。[11](其五)

【注釋】

[1]菴藹:茂盛貌。左思《蜀都賦》:“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2]靈樞:中央樞要的美稱。

[3]方流:作直角轉折的水流,相傳其下有玉。顔延之《贈王太常詩》:“玉水記方流,琁源載圓折。”

[4]跗,讀音fū,同“柎”,花萼房。《管子·地員》:“朱跗黄實。”

[5]六輔:漢的畿輔六郡。任昉《王文憲集序》:“六輔殊風,五方异俗。”李善注引韋昭曰:“六輔,謂京兆、馮翊、扶風、河東、河南、河内。”

[6]賓王:輔導帝王。賓,通“儐”。語本《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王弼注:“居近得位,明習國儀者也,故曰利用賓於王也。”

[7]鑣:乘騎。謝靈運《從游京口北固應詔》:“昔聞汾水游,今見塵外鑣。”

[8]厲:危險。《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9]埃鬱:形容炎熱或熾熱。顔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炎天方埃鬱,暑晏闋塵紛。”紛敷:紛披。王逸《九思·守志》:“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

[10]松軒:植有松樹的住所。蕭子良《游後園詩》:“蘿逕轉連綿,松軒方杳藹。”

[11]華簪:華貴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連綴在頭髮上。華簪爲貴官所用,故常用以指顯貴的官職。陶潜《和郭主簿》之一:“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佩蕙:佩蘭,喻辭官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