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母亲的担忧

搞定了赵磊这个“首席执行官”兼“忠实小弟”,林舟深知,他创业版图上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同时也是最难攻克的一座堡垒,便是他的母亲——王秀兰女士。

父亲林建国那边,虽然最终只批了五千块,比预期少了一半,但好歹是松了口,算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门。可母亲这里,林舟清楚,绝不是靠着“描绘蓝图”或者“展现远见”就能轻易说服的。

王秀兰是这个家里绝对的“财政部长”和“风控总监”。她的人生哲学里,充满了中国传统母亲的朴素智慧和深切担忧:儿子必须走正道,不能行差踏错;安稳是福,风险是祸;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其他的都是“瞎折腾”。

想从她手里拿到那五千块钱——那笔对这个普通工薪家庭而言意义重大的积蓄——林舟知道,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和“演技”。

于是乎,一场针对王秀兰女士的“温情攻势”悄然展开。

接下来的几天,林舟在家里的表现,简直让林建国和王秀兰跌破眼镜,甚至一度怀疑儿子是不是高考压力太大,受了什么刺激。

首先是作息。以前放假必定睡到日上三竿的林舟,现在居然每天准时七点起床,比上班的林建国起得还早。起来后也不闲着,不是拿着扫帚簸箕把家里打扫一遍,就是跑到厨房去“观摩”母亲做早餐。

“妈,我来帮您择菜吧?”

“妈,这粥要熬多久啊?火是不是太大了?”

“妈,您歇着,我来刷碗!”

王秀兰看着儿子笨手笨脚地在厨房里碍事,打碎了一个碗,差点把刚拖干净的地又弄湿,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儿子好像……真的懂事了?

吃完饭,林舟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溜烟跑出去找同学玩,或者闷在房间里。他会主动搬个小板凳,坐在客厅里,陪着看报纸的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两句国家大事(当然,是以他十八岁的认知水平),或者更“离谱”地,陪着母亲看那些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肥皂剧。

“妈,这个女主角也太惨了吧?她婆婆怎么能这样对她?”

“哎呀,这个男二号其实人挺好的,就是太懦弱了。”

他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发表几句评论,虽然观点幼稚,但那份陪伴的心意,却让王秀兰心里暖洋洋的。

晚饭后,更是林舟的“重点表现时间”。等王秀兰忙完家务,疲惫地坐在沙发上休息时,林舟会立刻像个贴心小棉袄(虽然他是儿子)一样凑过去。

“妈,您累了吧?快坐好,我给您捶捶背。”

“妈,您这肩膀怎么这么硬?是不是白天干活累着了?来,我给您捏捏,我跟电视上学的按摩手法,可管用了!”

说着,他就伸出那双还略显生疏的手,有模有样地在母亲的肩膀和后背上按捏起来。力道时轻时重,章法也谈不上,但那份孝心,却通过指尖,一点点传递到王秀兰的心里。

王秀兰舒服地眯起了眼睛,享受着儿子难得的殷勤。心里却也犯起了嘀咕:这小子,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他到底憋着什么坏呢?

一连三四天,林舟都保持着这种“二十四孝好儿子”的状态,而且绝口不提任何跟钱有关的事情。

王秀兰心里那点疑虑,逐渐被儿子“浪子回头”的巨大喜悦所取代。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孝顺呢?

这天晚上,林舟再次给母亲捏着肩膀,王秀兰终于忍不住了,带着几分试探,也带着几分期待问道:“小舟啊,你跟妈说实话,你这几天这么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或者……看上什么东西想买了?跟妈说,只要是正当的,妈尽量满足你。”在她看来,儿子可能是想买个新手机,或者MP3之类的。

来了!鱼儿终于上钩了!

林舟心中暗喜,知道铺垫了这么多天,是时候图穷匕见了。

他停下按摩的手,挨着母亲坐下,脸上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略带羞涩和认真的表情:“妈,我……我确实有点事想跟您和爸商量。”

“什么事?你说。”王秀兰的心提了起来,做好了儿子要“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妈,不是买东西。”林舟摇了摇头,酝酿了一下情绪,才开口道,“就是……儿子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了。我知道您和爸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有多辛苦。我就在想,我能不能……也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这话一出,王秀兰的心顿时软了大半。哪个母亲听到儿子说这种话能不感动?

“傻孩子,你能有这份心,妈就知足了。”王秀兰慈爱地摸了摸儿子的头,“你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就是对我和你爸最好的回报了。现在不用你想着为家里做什么。”

“妈,我知道学习重要。”林舟顺势接过话头,“可光读书,读成书呆子也没用啊。您看我,除了考试,啥也不会。将来走上社会,两眼一抹黑,怎么能行?”

“所以,”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说出了核心目的,“我想趁着这个暑假,去做点事情,真正地锻炼一下自己。也……也想证明给您和爸看,我不是只会死读书,我也能干点实事!”

王秀兰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警惕心再次升起:“你想干什么去?锻炼自己的方法多的是,你去打打工,参加点社会实践,不也挺好吗?”

“妈,打工能学到的东西太有限了。”林舟说道,“我想……自己尝试着,做点小生意。”

“做生意?!”果然,这两个字像触动了王秀兰最敏感的神经,她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眉头紧紧蹙起,“做什么生意?!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生意风险多大!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外面人心险恶,被人骗了怎么办?亏了钱怎么办?你爸挣那点钱容易吗?不行!这事绝对不行!”

母亲的反应比父亲激烈得多,态度也坚决得多。林舟知道,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硬仗。

他没有被母亲激烈的反对吓退,反而握住了母亲有些激动的手,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轻声说道:“妈,您先别生气,您听我解释,好不好?”

“我不是要做什么投机倒把的坏事,也不是一时冲动。”林舟开始耐心地解释,将之前对父亲说过的那套说辞,用更贴近母亲理解方式的语言,重新包装了一遍。

“就是我和赵磊发现,每年大学开学,新生买东西特别麻烦,学校里卖得又贵。我们就想啊,能不能去批发市场,进点便宜的货,比如那些脸盆、水桶、暖水瓶,还有电话卡、U盘什么的,去大学校园里卖给他们。我们价格比商店便宜,方便了新生,我们自己也能赚点辛苦钱,就跟勤工俭学一样。”

他刻意强调了“脸盆水桶”这些看起来风险不大的日用品,淡化了手机、MP3这些相对“贵重”的电子产品,并且将性质定义为“勤工俭学”,试图降低母亲的抵触情绪。

“去学校里卖东西?那不就是小商小贩吗?”王秀兰依旧不赞同,“风吹日晒的,多辛苦!再说,进货不要本钱啊?你们哪来的钱?”

“妈,辛苦点怕什么?年轻人吃点苦是好事!”林舟立刻反驳,“至于钱……我想跟家里借一点启动资金。不多,就几千块钱。”

“几千块?!还不多?!”王秀兰噌地站了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显然内心非常焦虑,“林舟啊林舟!你怎么就这么不让妈省心呢!好好的大学不准备,非要去折腾什么生意!那几千块钱,是你爸攒着准备给你交学费的!万一……万一亏了,你上大学的钱从哪来?!”

母亲是真的急了,眼眶都有些泛红。

林舟知道,此刻讲大道理是没用的,必须打“感情牌”和“责任牌”。

他站起身,走到母亲面前,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次是真的有点被母亲的担忧触动了):“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吃亏,怕我学坏。但是……您就对我这么没信心吗?您觉得您的儿子,连这点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吗?”

“我不是没信心……”王秀兰看着儿子泛红的眼眶,语气不由得软了下来。

“妈,我真的长大了!”林舟抬起头,眼神无比真诚,“我知道家里不容易,我知道您和爸的辛苦。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心安理得地花着家里的钱,自己却什么都不做。我想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大学的学费,去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想让您和爸将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次做生意,我不是去玩的,我是认真的!我做了详细的计划,我和赵磊会互相照应,我们就在大学校园里,能有什么危险?爸也觉得,这是个锻炼我的好机会……”他再次把父亲搬了出来。

“你爸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王秀兰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不知何时也从房间里走出来、默默站在一旁的林建国。

林建国咳嗽了一声,走上前,拍了拍妻子的肩膀,用他那惯有的沉稳语气说道:“秀兰,孩子的心是好的。他想锻炼自己,想为家里分担,这是好事。我们不能因为怕他摔跤,就一直把他圈在家里。”

“可是……那可是五千块啊!”王秀兰还是心疼钱,更担心风险。

“钱是借给他的,不是白给。”林建国说道,“而且,我已经跟他约法三章了,让他必须小心谨慎,每天跟家里联系。再说了,哪个成功的人不是从失败和挫折里走出来的?我们总得给他一个尝试的机会吧?不然,将来他真的成了书呆子,你又该着急了。”

丈夫的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原本激烈反对的王秀兰,态度开始动摇。

林舟见状,赶紧上前,再次拉住母亲的胳膊,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撒娇。

“妈~好妈妈~求求您了~就让我去试试嘛~我保证!我发誓!我一定小心小心再小心!绝对不乱花一分钱!每天都给您打电话报平安!要是……要是我真的把钱亏了,我以后大学四年,所有的生活费都自己去挣!绝不再跟家里要一分钱!好不好嘛~”

他摇着母亲的胳膊,语气又软又糯,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王秀兰看着眼前这个又是撒娇又是发誓的儿子,再看看旁边态度明确的丈夫,心中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被攻破了。

她长长地、无奈地叹了口气,用手指点了点林舟的额头:“你啊你!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行吧!妈答应你了!但是你给我记住了!”

她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这五千块钱,是咱家大半年的积蓄!你要是敢给我拿去干什么不正经的事,或者不好好干亏了本,看我怎么收拾你!到时候别说零花钱,你大学的生活费都得你自己想办法!”

“谢谢妈!您真是全天下最好的妈妈!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林舟立刻立正敬礼,脸上笑开了花,之前的委屈和哽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变脸速度之快,让王秀兰又好气又好笑。

“行了行了!多大的人了,还嬉皮笑脸的!”王秀兰嘴上骂着,心里却也松了口气。儿子能有这份闯劲和担当,或许……也不是坏事?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果然从家里那个上了锁的旧木箱最底层,翻出了一个用红色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封。她将信封塞到林舟手里,眼神复杂,充满了担忧、不舍,但也有一丝隐藏的期盼。

“这里是五千块钱,你点点。”王秀兰的声音有些沙哑,“拿好了,千万别弄丢了!出门在外,人心隔肚皮,凡事多留个心眼,别轻易相信别人!钱要花在刀刃上,别大手大脚!还有,记得按时吃饭,注意身体,晚上别睡太晚……”

母亲的叮嘱,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却像一股暖流,淌过林舟的心田。

他接过那个有些陈旧,却分量十足的信封,感受着里面一沓沓人民币的厚度。这不仅仅是五千块钱,更是父母沉甸甸的爱和期望。

“妈,您放心吧!”林舟郑重地看着母亲,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记住了!我一定不会让您和爸失望的!”

他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最贴身的口袋里,仿佛揣着一份开启未来的钥匙。

启动资金,到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的目光,望向了南方。

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火热之地!

深圳,华强北!

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