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史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3)日月双悬照乾坤

  • 红楼密码
  • 洪思
  • 1159字
  • 2025-03-31 09:15:53

史湘云是“诗疯子”,所以史湘云影射的人物应该善于作诗。

堵允锡有一流的学问,著有《诗经泽书》、《春秋说义》、《皇明史纲》等,有诗集《耐可吟》、《马革集》,说他是诗人并无问题,但并不以诗闻名,更不能称为“诗疯子”。

史湘云其实还影射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南明将领。

他是真正的诗人,是南明的辛弃疾。他在南明历史上的地位,堪与李定国、郑成功比肩。此人就义于杭州,他死后有杭州义士收其尸骨葬于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后人将他与埋葬在杭州的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此人便是张煌言,号苍水。

张苍水喜在军旅之余作诗,自言“余自舞象(15-20岁),辄好为诗歌......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他的诗歌多描写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堪称抗清的“诗史”。史湘云《白海棠和韵二首》有“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应该就是写张苍水闲余喜吟咏之事。

清代文学家全祖望评价张苍水的诗作:“噌吰博大,含钟应吕,俨然承平庙堂巨手,一洗亡国之音”。清代沈光宁更道:“实为有明一代存文字,与正气歌共垂千古耳”。

张苍水颇喜屈原的诗,死前在杭州狱中仿楚辞作《放歌》。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及《乐中悲》的“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应该是一喉二歌之法,既是说堵胤锡征战楚湘两地的经历,又在说楚大夫屈原投湘江殉国之事,以屈原喻张煌言。

张苍水最著名的诗句莫过于《甲辰八月辞故里》那句: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这句诗也题在了杭州张苍水墓前的石坊楹联之上,今日仍能访见。《红楼梦》“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史湘云引用过李白的诗句:“双悬日月照乾坤”,《红楼梦》借湘云引这句诗,显然就是与张苍水的名句相互照应。

其实小说中有两处线索暗示了史湘云影射了两个人:

1.湘云的麒麟是一对,这就暗喻了湘云代表了两员武将。该回回目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堵胤锡病逝时47岁,张苍水就义时44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言“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42岁头发就开始白了,加之二人南征北战,操劳忧虑,用“白首双星”形容二人是合适的。

2.香菱学诗时,与湘云谈诗没完没了,宝钗打趣道:

“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湘云听了,忙笑问道:“是那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红楼梦》中打趣的玩笑都有寓意。香菱和史湘云论诗,打趣说香菱放着两个现成诗家,不就暗喻史湘云是两个诗家吗?又说一个心苦、一个话多,就是说堵允锡苦苦支撑南明危局,抑郁而终,故言心苦;张煌言喜欢作诗,在筹军旅、入典制诰之间,得空便要吟诗赋词,故言话多。

如果这番解读还不能说服看官的话,让我们看一个更富诗情画意的证据,史湘云判词前画着:

几缕飞云——“云”谐堵允锡的“允”

一湾逝水——“水”示张苍水的“水”

史湘云,就是《风月(明清)宝鉴》之《堵胤锡、张苍水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