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立功

王融知道,李暹不是什么猛将,正好可以借来立威和提升徐州部众的军心和士气。

“好,速战速决。”

他同意了。

在这片天穹底下,能够打赢张飞的,又有几个呢?

况且还是壮年巅峰战力时期的张飞?

希律律!

在王融思虑之际,下方城门已经打开,张飞策马出城,一手举矛,一手勒马。

麾下战马吃疼,人立而起。

“西凉贼将,报上名来!”

咚地一声,战马前蹄狠狠踏在大地上,尘头大起。

“乃翁李暹!”

两军阵前,李暹挺枪跃马,纵取张飞。

张飞既愤怒又亢奋,纵马疾驰,双方愈加靠近,两马相错而过。

枪、矛齐出,双马齐鸣。

电光火石之间,张飞的战矛捅进了李暹的胸腔里,而李暹的长枪却堪堪擦着张飞的肩甲划过。

只一回合,张飞刺中了李暹,战矛像是串着糖葫芦一样,把李暹的躯体架离了马背。

那匹马鸣叫了两声,然后自己跑回西凉军阵营里了。

气力极大的张飞,将李暹举起,仿佛在像整个战场宣告着自己的荣耀。

而还没死透的李暹,自然就是张飞的战利品。

从伤口处渗出的血液,顺着战矛流淌,流入张飞握矛的虎口。

“死!”

张飞将战矛上的李暹朝着地面抡圆了猛地一砸。

轰!

尘土飞扬过后,李暹彻底毙命。

这一幕让前方一众西凉兵感到胆寒,两腿颤颤。

平心而论,他们可没有单手持矛举起一名成年人的气力,也没有一回合就刺死李暹的战力。

而张飞不仅表现出游刃有余的样子,还能把没死透的李暹抡圆了砸。

恐怖至极!

相比于西凉军中的沉默无言。

身后洛阳城上,洛阳城外营寨里的徐州部众,以及杨奉、韩暹两人的兵马,无不对张飞大声喝彩。

“彩!”

“彩!”

“彩!”

声震九空,响彻云霄,传遍寰宇。

刚巡视了一圈城头、正好瞧见了张飞一回合刺死李暹场景的徐晃,突感脊背发凉,冷汗冒出。

幸好他当时没有热血上头,听从杨奉的命令,去找张飞较量较量。

“唉。”

徐晃紧了紧自己手中的大斧,继续巡城去了。

“翼德真乃猛将。”

王融也不吝赞赏,坦白说,和张飞相处,可比和关羽相处舒服多了。

至少张飞是敬佩士大夫的。

城外。

杀死了李暹的张飞,并没有回城或者回营。

他觉得不过瘾,于是轮到他向西凉军搦战。

说要斗将,要单挑!让西凉军再派几个猛将过来。

“不要再遣这种上不得台面的......”

张飞手中战矛指了指战死的李暹遗骸,可话没说完。

就被对面冲出阵来的一名骑将给爆喝打断了。

“狂妄,黑脸环须贼给我死来!”

骑将名为李别,是李暹的堂弟,见堂兄暴死,李别大怒之下,舞刀拍马而来,径取张飞。

他要给堂兄李暹报仇雪恨。

“报上名来!”

张飞亦喝。

李别不语,只是一昧地飞马。

“你比他如何?”

张飞又喝。

李别不语,身影愈加靠近张飞。

飞怒,策马而出,雷霆出手。

两马相错而过,场景重现。

战矛直接洞穿了李别的脖颈,李别手中的大刀终究没能砍到张飞的头颅,大刀就先一步哐当坠地。

还是那样,战矛穿过李别的脖颈,连人带矛被张飞高高举起,狠狠砸下。

轰!

李别亦死。

兄弟二人,俱是被张飞一矛击毙,双双饮恨,共赴黄泉。

“如果西凉军中还是这样的货色,俺就不奉陪了。”

张飞十分郁闷。

怎么少了董卓和吕布的西凉军,咋变成了土鸡瓦狗呢?

须知当年董卓时代的西凉军,压得关中群雄抬不起头来,大气难喘。

何至于数年不到,沦落至此?

李傕、郭汜被张飞这话气得不轻,他们有心要教训张飞,可谁也不敢先冒头。

怕死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李傕不想死,郭汜也不想死。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一起上!”

李郭二人号令身后众多西凉骑士冲杀过去,直取徐州兵马阵营。

可徐州军凭借着拒马栏和陷马坑,以及挖好的壕沟、战堑,西凉军难以在洛阳城外逞威。

他们匆匆留下了些许尸体后,便席卷而去,不再回头。

徐州军赢得了一场军事胜利,人人欣喜。

连带着杨奉、韩暹麾下的部众,也跟着庆祝起来。

天子刘协也是大喜,当场想要赏赐张飞,却发现自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财帛金银。

王融看出了刘协的窘迫,于是上前表示说为国退贼是每一位臣子的本分,暂时化解了这份尴尬。

他悄然对张飞说:“等回到徐州了,必然亏待不了翼德。”

张飞对于奖赏,并不放在心上,只是请求王融,说以后还有冲阵杀敌这种好事,先便宜他。

大家都很高兴。

热闹是属于全体人员的,唯独不属于杨奉和韩暹两人。

他们私下里商议。

“如今徐州兵马两次击退了西凉军,立了大功,他们必掌重权,这洛阳哪里还轮得到我们说话?”

因此两人上奏天子,说愿意为国尽忠,追击李傕、郭汜,擒贼归来献给陛下。

天子同意了。

而他们的真实打算,也被王融提前猜到。

王融把麾下漕运人员从黄河运来的粮草,分出一部分,赠给了杨奉、韩暹的部下和士兵。

“校尉,有风险呀,就怕这些粮草有去无回。”

徐晃提醒。

王融笑了笑,说:“公明,连吃饭都有被噎死的风险,这世上办什么事没有风险呢?”

他的付出获得了回报。

士兵们在洛阳吃好喝好,天子又在洛阳,他们不想跟杨奉、韩暹离去。

最终,杨奉、韩暹只带走了三分之一的心腹将士。

余者皆留洛阳,受司隶校尉王融节制。

杨奉临行前,找了徐晃,问他愿不愿意一起离开?

“为国尽忠,不分彼此,亦不分何地,请将军珍重。”

徐晃选择了留下来,留在天子身边。

杨奉愤懑而去。

在杨奉、韩暹前脚刚离开洛阳没多久。

蒋钦后脚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道清瘦身影。

“速去禀报先生,就说我们把贾文和请回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