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停职反省,滴血认亲!

傍晚,沈府。

散班回家的沈元瑶被管家引到书房。

“父亲。”

主位上儒雅的中年男人,将几份奏折推上前。

“看看吧,都是弹劾你无故带人,扰乱兵部办公的奏折。”

“司礼监的公公们,看在我的薄面上,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说罢,他又将一份涉及兵部战船贪污案的检举信,平放在桌子上。

“这份,是你上呈锦衣卫指挥佥事,检举兵部贪污战船建造公款的。”

对于兵部弹劾奏折,沈元瑶并不惊讶。

可她打开后面的检举书,赫然看见她本人的字迹,是检举原件!

“父亲,这?”

望着惊讶的女儿,儒雅的中年男人只是叹了口气。

“怪我,小时候让你看了太多惩奸除恶的戏曲,又把你保护的太周密,可这个世道并非如此。”

“没有戏曲中好人和坏人,更没有立场分明的黑与白,有的只是一片片灰色。”

他拿起检举的原件,淡淡地说道。

“对你来说,锦衣卫是什么,一个衙署?是宽阔的大门,高高的牌匾,繁多的值班房?”

“都不是,锦衣卫代表的是人,一群人。既然是人,就有千丝万缕如蜘蛛网一般的关系。”

“父亲,我不明白。”

沈元瑶脸上带着不解,不明白锦衣卫高层为什么不追查此案!

为什么对上百万的贪污大案,视而不见!

中年男人只是细心地教导着女儿。

“兵部是什么呢?不同样是一群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在沈元瑶上呈检举信的十二个时辰后,原件就被送到了中年男人手中。

是大事化小,更是送信方的一种隐隐警告。

咀嚼着父亲的教导,沈元瑶的心中越发地茫然。

在镇灵司下辖的缉捕房当差这几年,她杀了不少罪犯,抓获不少谍探。

更灭杀了不知多少只鬼怪精灵!

本以为,她是在履行镇灵司的职责,让大玄朝变得更好。

“唉。”

中年男人伸出手,轻抚着女儿的头顶。

“锦衣卫也好,朝堂六部也罢,都只是西苑那位的工具罢了。”

“镇灵司也好、悬镜司也罢,锦衣卫设立之初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惩恶扬善,保境安民。”

“它们的作用,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陛下手里锋利的刀。”

“需要杀贪官,就杀贪官,需要杀清官,照样也杀清官。”

他的口中,一个个清流的名字被提起。

曾经公然向杨党宣战,但无一例外都被杨党设计牵连到皇帝,最后惨被斩首抄家。

听到这番话,沈元瑶心情复杂道。

“所以,在陛下并不想动杨党的当下,这封检举信毫无意义?”

中年男人点点头,“不错,只是你的怀疑而已。”

“除非你有确凿的证据,而不是捕风捉影。”

确凿的证据,沈元瑶显然是没有的。

证据随着“自杀”的侯元嘉,连同棺材一起埋入了深深的土中。

起初拿到检举信,中年男人还以为是政敌在故意针对自己。

后来发现,是沈元瑶主动凑上去的。

“是你自己发现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我自己发现的,没人告诉我。”

沈元瑶第一反应,就是隐去陆行舟的存在。

“呵呵。”,中年男人只是微微一笑。

“你从小和你母亲一样,不会撒谎,一说谎耳朵就会红。”

闻言的沈元瑶,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很快反应过来,知女莫过父,父亲对她太了解了,搪塞道。

“是一个很有用的下属,但我不能告诉你。”

“下属?”

中年男人来了兴趣,女儿极少和他隐瞒秘密。

他的脑海闪过卢剑星、徐慎之等多个名字,最后停留在陆行舟。

“是最近跟在你身边的那个小校尉,叫什么陆舟?”

沈元瑶是独生女,她在镇灵司接触过的每个人,都在中年男人的眼中。

“是陆行舟。”

沈元瑶认真地更正了名字,眼神中带着光,极尽夸赞的言语。

将账册发现猫腻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听你这么说,是个人才。”

中年男人又闲聊了几句,对着女儿说道。

“你母亲想你了,这个月待在家中多陪陪她吧,暂时就不要去值任了。”

“嗯。”

沈元瑶知道,父亲是想要帮自己平息兵部贪污案的风波。

案子没查到,她自己却被泼了一身污水。

看着女儿离开后,中年男人脸上的笑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陆行舟?”

他拿起笔写了几句话,塞入信封后让人送走。

最近几年,有很多人都想借着沈元瑶来攀沈府的高枝。

比陆行舟帅的,更能说会道的,中年男人见了很多,也杀了很多,流放了很多。

……

皇城,司礼监。

一个小太监捧着信封,来到了吕方的面前,压低了身子说道。

“老祖宗,礼部尚书沈大人送来的。”

他很想和冯宝一样,称呼一声干爹。

可哪怕他手下管着几十上百号太监,距离这个称呼也很遥远。

“嗯,下去吧。”

吕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个人名。

对方希望他能帮忙查清楚此人底细。

偌大的京城,查人最厉害的自然是悬镜司。

或者说,在很多人眼中,悬镜司就是司礼监的眼睛。

毕竟悬镜使和监察佥事,十任有七个都是太监担任,一直和司礼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陆行舟。”

烧掉信封后,看到这个名字的吕方,心中又泛起了阵阵涟漪。

身为掌印大太监,宫中几万太监宫女口中的老祖宗,很少有事情能让他辗转反侧。

“老祖宗。”

不一会儿,冯宝从外面走了进来。

手里捧着一份钦天监的奏折。

吕方看过后,颇为不喜地说道。

“钦天监过于懒散了,今年的节气居然推延了这么久!”

他需要一个理由,正大光明去钦天监的理由。

内阁首辅被称为外相,受到朝堂上下关注。

吕方这个内相,一举一动,同样在很多双眼睛的关注下。

在真相大白前,他不想让这件事情外传出去,更不想有什么风波影响。

“干爹,儿子去帮您老人家斥责他们。”

“不用,我亲自过去一趟。”

吕方摆摆手,立刻就有几个小太监过来帮他更衣。

当晚。

钦天监,星象楼顶层。

“判断血亲,只有滴血认亲这一个法子吗?”

吕方直接了当地问道。

站在对面的钦天监监正点点头。

“不敢欺瞒吕公公,推演掐算之法,一向时准时不准。”

“滴血认亲之法尚有缺陷,合血法若不相融,只能确认二者为非亲生。可若是相融,也不一定是亲生。”

“只能说,亲生的概率大些,还需要观察身上的各种特征。”

钦天监,负责观测天象、推演星宿,看护守护天下龙脉。

靠着炼金术、风水术等手段,在大玄朝地位不低。

但三品的监正,在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吕方面前,不敢分毫做大。

“那也足够了。”

吕方挥挥手,身后等待的悬镜司监察佥事快步走上前。

“老祖宗。”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不透明玻璃管,钦天监的造物之一。

不透明的粗制玻璃管内,是缓缓流动的鲜红血液。

“出去吧,下面几层都撤空了。”

吕方接过血液后,挥挥手示意对方出去。

“是,老祖宗。”

屋内只留下他和钦天监监正两人。

“劳烦你亲自动手吧。”

“不劳烦,公公请稍后。”,钦天监的监正准备好滴血认亲的器具。

他脚踏禹步,以朱砂在玉圭表面勾画紫微垣星图。

又在小鼎中投入数颗珍贵的药材,融成灵液。

一盏茶的功夫后。

“吕公公请,只需要将两者血液依次滴入鼎中。”

闻言的吕方先是将手中玻璃管的血液滴入,又从怀中拿出另一份血液。

“嘀。”

下一刻,钦天监的监正调动天地灵气,强度不弱于一位武者五品无漏境的强者!

吕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雕刻二十八宿纹路的小鼎内。

灵液中,不断旋转的两份鲜红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