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权力也有失灵的时候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监国
- 吟游沧海
- 2080字
- 2025-03-16 21:05:35
深夜。
翰林院中,灯火通明。
齐德领着十一个翰林学子,忙的焦头烂额。
编修农书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虽说有历朝历代的农书做资料,可在座诸位,哪一个真正下过地干过活?
历朝历代农书上边有很多东西,他们都还只是粗通皮毛,完全不知该如何搬运到自己的农书上来。
就好比是一个学渣抄课后习题的答案,只知道一通乱抄,丝毫不知道变通。
连课后习题上的“略”字,也能够抄写到书本上。
如今,这帮翰林学子的困境,就在于此。
抄抄写写的事情他们在行,一笔书法端庄稳重。
可牵涉到具体实践上的内容,几人都两眼一抹黑,实在不知该如何修改。
一字不改的照抄,那摆明了是糊弄朱元璋,恐怕人头不保。
改动其中的东西,他们又没有这个能力,万一改错了,让朱元璋发现,这还了得?
忙活到深夜,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气,压也压不住,便有人阴阳怪气的开腔:“要不我们几个,脱了这身官袍,和那帮泥腿子一样,先去地里刨两年食。你们瞧瞧,这书上画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弯不弯直不直的,就这东西,能犁地?糊弄鬼呢!”
有人开腔,就像是夜间烟火的引子,陡然引爆了房中沉闷的气氛,房间里声音立刻就压不住了。
“我说也是,圣上体谅百姓,忧国忧民的心我懂,可是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就是编了农书,能干嘛?”
“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总批评我做事想一出是一出,现在看来,大家伙都一样,这不是开玩笑嘛!”
“之乎者也,圣贤之道,传了数千年的老规矩了,现在不给用,要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老百姓不也这样说话,大白话不也还是之乎者也?”
“老百姓能种地,会挥锄头,肯卖力,那不就成了?这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从来都是如此,有错吗?”
“庄稼种到地里,它会自己生长,压根不用老百姓太多插手,编这部农书,就是揠苗助长!”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逐渐的放肆起来。
坐在上首位置闭目养神的齐德被逐渐喧嚣的声音惊醒。
迷迷糊糊之间,不少难听的话都涌入他的耳朵。
文人飙脏话,基本不带什么脏字,可嘲讽意味非常浓郁。
每一句话里,都是对编修农书的排斥和厌恶,乃至于对朱元璋旨意的不理解和不屑。
齐德瞬间就惊醒了,数日不曾闭上的双眼此刻更加闭不上了。
他站起身来,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都给我闭嘴!”
房间里喧嚣声音猛地一停,众人目光都集中向齐德,不解中带着些许挑衅的滋味。
他们都是从各地选来,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正是书生意义,血气方刚的时候。
再加上连日来的压力积郁下来,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团火,刚开了个宣泄的头,齐德便要堵上,众人自然感觉不满。
有几人眼神相对,目光流转间,很快便有学子站了起来,拱了拱手,道:“齐编修,数日时间,我们劳累不已,却没有半点成效。”
“所谓‘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圣人教诲,人人皆知。”
“而如今,我等圣人子弟,饱读诗书,本以为是匡扶社稷,保境安民,却不料枯坐在这里编修农书。”
“农书前朝已有,不到百余年时间,我认为,远远不到要重修的时候。”
“在此做无用功,我等皆不愿,还请齐编修禀明圣上,收回旨意,与其编修农书,不如轻徭薄赋,让百姓知道,圣恩浩荡。”
齐德盯着这个出头的翰林学子,他对这人有印象,从江苏来的,在当地有神童之名。
人也非常年轻,不到二十五岁,正是热血昂扬的时候。
可惜,这番热血却是用错了去处,敢在天子脚下质疑皇帝旨意,真当陛下是泥捏的不成。
还是说,之前多年太子处政的宽容优待,已经让翰林院这帮蠢材,会错了意?
齐德不清楚这帮人脑子里到底有什么想法,或许是年轻,或许是冲动,又或许是故意为之。
但眼下苗头不好,他必须要及时掐灭掉,免得惹火上身。
“还有多少人和他一样的想法?”
齐德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逼视的味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又有几人站了起来。
剩余的人则是神色各异,目光躲闪,显然是有贼心没有贼胆。
齐德将众人神色看在眼中,慢腾腾的坐下,不急不缓的道:“编修农书,利国利民,我们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是多么大的恩典。”
“你们本应该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将这部农书编写出来。”
“可现在你们看看,自己都是个什么德行?一遇困难,便心生惧意,叫苦连天。”
“还在这巧言令色,大言炎炎,妄图编排悱恻圣上旨意,难道真不知国法森严吗?”
“枉你们苦读圣贤书,那些个道德文章,你们都给读到哪里去了?”
齐德语气逐渐的加重,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再这样仅靠权力的压制,这帮人非得给他闯出什么篓子来不可。
与其连累到他,还不如先将话挑明了说,给这帮人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
他一指房门,“你们要走,我不留,写上一封辞信,便可回原岗去。”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多时便有人开始提笔。
旁边有人提醒:“不要冲动,他是编修,以后给你穿小鞋!”
“呵呵,翰林院可不止一个编修。”
他故意说的大声,手中笔挥洒极快,洋洋洒洒很快便是一张纸。
写完之后,他道:“诸位都是青年才俊,读的都是圣贤文章,未来要做的也是保境安民的大事,怎能在这里浪费时间?”
“你我为何会在这,做这等苦差事,诸位难道忘了不成?”
“无非就是某些早几年进来之人,对你我的打压罢了,凭什么那帮先来的就能欺负我们后来的?”
“他们的才情文章,哪一点比我们强?”
“我们晚几年进来,就要受这个气,吃这个亏?”
“既然如此,这差事,我们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