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知墨
- 红楼:我的青梅是黛玉
- 不会飞的虎皮鹦鹉
- 2065字
- 2025-03-28 17:00:09
“是,三爷。”
林红玉缓缓抬首,烛光映得她双颊如初绽海棠。
贾琮见她眉目间隐着股机敏劲儿,面容也姣好,不禁暗赞自己挑对了人。
他状似随意道:“可知我为何独选了你?”
“三爷慧眼如炬,定是看出奴婢尚堪雕琢。”林红玉不卑不亢道。
“好一个堪雕琢。”贾琮道:“林之孝教女有方,‘花要开在当开处’。”
林红玉心头疑惑不已。
平儿也如此,正待开口,忽听得外头传来一熟悉婆子声音:“琮三爷可在?琏二奶奶打发我送金桔来了。”
晴雯下意识要迎出去,被贾琮眼神所阻止。
林红玉利落地福身道:“奴婢去接可好?”
见贾琮颔首,她开门就出去了。
很快她捧着一竹筐金桔回来,轻手轻脚将放在桌旁,转头见晴雯的绣绷子滚在榻边,顺手捡起搁在针线筐里。
“啧啧啧。”晴雯忍不住道:“比我有眼色多了,倒像在这屋里伺候了十年似的。”
平儿也笑道:“三爷,既送到,我便回奶奶话了。”
“嗯,替我谢谢凤姐姐。”贾琮笑着将平儿送出门。
门帘刚落,林红玉忽然对着贾琮再开口,“奴婢斗胆请三爷赐个新名。”
“今日来之前,我娘说我的名字犯了宝二爷和林姑娘名字忌讳。”
“她让奴到三爷房里后,请三爷赐名。”
“呵呵。”贾琮笑了笑,“好,那我便不客气了。”
他想起了原著中林红玉因与宝玉名字相冲,改名叫小红,现在看来,这个名字有点俗。
贾琮想了想,看到桌案上的砚墨,清朗道:“有句话叫做‘知人者智’,你便叫知墨罢。望你记得,墨迹深浅全在执笔人。”
“奴婢谢三爷赐名,谨记三爷教诲。”
林红玉,如今该叫知墨了,认认真真向贾琮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欣喜。
显然,是个好名字,她很满意。
晴雯一声不吭,直直盯着知墨,思绪已经飘到了窗外。
......
大明宫,勤政殿。
匆匆进宫的礼亲王静静坐在乾昭帝下首处。
温太监刚给礼亲王奉上茶,他便开口道:“陛下,二郎去了东宫一趟,闻太上皇将命那荣国府贾琮再作《观音送子图》。”
“朕知道这件事。”乾昭帝放下奏折,平静道:“依你看,太上皇此举何意?”
“这,臣帝猜不到。”礼亲王忙答道。
乾昭帝冷哼一声,慢悠悠问道:“之桃那丫头手里的画还在府中放着吧?”
“在。”礼亲王忐忑应了一声,道:“我等会回去就把它烧了。”
“烧什么?”乾昭帝微微一笑,“拿给朕好了。”
“这、这要是不小心透露出去,传到太上皇耳中——”
“你亲自去取,亲自送来。除了你、朕还有温公公,或者加上皇后,还会有谁知道?”
“嗯?”乾昭帝古井无波的眸子淡淡看向礼亲王。
礼亲王拱了拱手,“遵旨。”
“桃丫头五千两银子买了那画,银子还没给吧?”乾昭帝再问。
“没给,我一直没让她给。”
“取了画送来后,把银子送到那贾琮手里吧。”
礼亲王点头道:“喏。”
一刻钟过后,礼亲王离开了勤政殿。
温太监为乾昭帝续茶的时候,乾昭帝忽问:“那件事现在如何了?”
“陛下指的可是先太子遗嗣的婚事?”
“嗯,你猜对了,有什么消息没?”
这一对君臣的默契世所罕有,温太监立即就猜到了乾昭帝所问的是秦可卿之婚事。
“禀陛下,据奴所知,贾府的人未再与义忠亲王府的人见过面。”
“奴认为,应是还未回话。”
“当然,这是明面上,也会私底下通过其他人传了消息。”
乾昭帝想了想,沉吟道:“开国八公十二侯同气连枝,四大异姓王更是把持军政。”
“可花有百日红乎?八公十二侯之首的宁荣两公后人实在差劲,有些国公之后人已经相互疏远了。”
“这帮开国勋贵后人要是看得清形势,朕尚能给几分薄面。可要是执迷不悟,就是自取死路了。”
“贾家要是真敢娶朕那好侄女,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王子腾从贾代善手中接过京营节度使一职已数年,也该挪挪窝了。”
“这才是要紧事。”
温太监认真听着乾昭帝的话,未多嘴一句。
乾昭帝看似是在与他谈论国事,实则更像是自言自语。
顿了顿,乾昭帝再道:“温公公,还是暗中紧盯着贾府与义忠王动向,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朕汇报。”
“喏。”温太监重重点头。
“行了,朕睡一会。六郎要是来得快,先让他候着,等朕醒了再说。”
“陛下请安心休息。”
勤政殿渐渐陷入了寂静。
殿外,忽然起风。
初夏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天,转眼间却乌云密布。
荣国府,梦坡斋外的耳房。
“知墨,看样子要下雨了,快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晾晒的衣服忘了收。”晴雯吩咐道。
“知道了,姐姐。”知墨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到贾琮房中两天,她很自觉地认清了自己的位置。
虽然贾琮没有明说俩人谁大谁小,但按照贾府规矩,往往最先服侍主子的是排在最前的一等大丫鬟。
如迎春的司棋,探春的侍书,惜春的入画。
外加元春带进宫的丫鬟抱琴,连起来便是琴棋书画。
黛玉的丫鬟倒是例外,一直照顾她的雪雁因年龄太小,难以照顾好黛玉。
贾母便赐了自己的二等丫鬟鹦哥去服侍黛玉,后来居上成了黛玉首席大丫鬟,改名为紫鹃。
“三爷。”晴雯问向正在看书的贾琮,“要不要开窗透透气?”
自知墨来了后,担心叫贾琮“琮哥儿”影响不好,她又改回了“三爷”。
贾琮想了想,道:“嗯,开吧,听着雨声叮咚,喝着茶,看着书,美人在侧,岂不美哉?”
“美人?”晴雯眉毛一挑,“在哪?”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贾琮笑了笑。
说笑间,知墨回来了。
“晴雯姐姐,没有咱们的衣服。”
晴雯点点头,正要去开窗,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三爷,三爷!礼亲王府上来人,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