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旦有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过于激进的上策与一个过于保守的下策。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中策看起来是那么的顺眼。
当然,马良不喜欢干这种形式主义,他提出三策的意思,就是让你三策都选。
当然三策的先后顺序也是有考虑的,最起码第一策肯定是上上策。
“元直让将军前来拜会孔明,自然是知道孔明之才。”马良说道,同时指了指所在的草庐道,
“卧龙之才,胜吾十倍,以前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才华横溢,所交者无人能出其右。若是将军能邀请他辅佐,即便遇到最坏的情况,也绝对可以转危为安!”
“尤其是之后某为将军所献之策,若无孔明则难以实现,还请将军切记!”
马良对诸葛亮的吹捧,让刘备对这个传闻中的卧龙先生愈发好奇。这个能让徐庶,水镜先生甚至马良都敬佩的人,究竟有何方神圣。
“第二策,将军宜当收敛锋芒,并且多与长公子接触,适当时候可借用一下长公子的名号。”说到这里,马良不由的压低了嗓门,神情愈发严肃。
如果说之前的话可以说是胡诌,但现在要说的话就显得可以说能当投名状级别了。刘备也能明白,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需要隐秘一点,不由全神贯注起来。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刘景升不死,荆州就很难有所变化。将军若是此时太过招摇,引得猜忌,恐怕难行大事。”
“至于长公子……这几年刘荆州愈发宠爱少公子,且蔡氏对其的打压越来越明目张胆。长公子恐怕已经快要坐不住了,用不了多久,长公子就该来找将军商讨大事了!”
虽然最后刘琦依然难以竞争过刘琮,但这场长幼之争,或多或少还是能吸引一些荆州士子站队的。
更何况现在自从刘备南投荆州以来,就一直被刘表所猜疑。整整六年一直被束缚在新野动弹不得。若是与长公子深度绑定,未尝不是一个绕开刘表限制的机会。
这些不必明说,马良只需要稍微提一下,同样是老油条的刘备自然能够明白。
“第三策,便是早做打算,联孙抗曹。”马良最后说出自己的策略,并直截了当的说道,
“虽然事情未必会真走到最坏的情况,但愿将军早做打算。若是真走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将军可东投江夏,联合江东孙权,共同抗曹!”
“倘若将军能采纳此三策,某定能让将军转危机为机遇,趁机收下整个荆州也未尝不可!”
马良的策略基本上都是比较具体,且见效较快的策略。此三策说完,马良抿茶不言,将时间留给了刘备。
对于马良的三策,刘备蹙眉沉思,沉吟一番开口道,
“前两策先生所言皆为良策,但联孙抗曹一事,恐怕有失妥当。且不说江东孙权是否愿与备联合,现在备受刘景升恩惠,又是宗亲之后,岂能私下与荆州大敌联合?”
对于这个问题,马良直接大大方方承认道,
“此策不过良庐中所想,不过书生纸上谈兵尔。真若实施,还要视情况而定,将军无需过于看重。”
反正想法目前来说还是推测范畴,直接承认自己不是十全十美更能让刘备这样的游侠产生好感。
“哪里哪里,先生之才,仅凭此一席话,已是让备心服口服,马氏五常,名不虚传!”
刘备站起身,露出颇为满意的笑容。
虽说马良的才华并没有到让他叹为观止的地步,不过这个水平已经足够高了。于是,刘备再次郑重的行了一礼,诚恳的提出邀请,
“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定能治国安民。今备自不量力,欲以匡扶汉室,不知先生可否随备同行,共回新野以观时局?”
听到刘备说出这句话时,马良也算是如释重负。随即也起身向刘备还礼道,
“左将军相邀,良自当相随!”
“宜城马良,见过玄德公!”
…………
…………
…………
马良的加盟,对于刘备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本来可能白跑一趟,结果顺路捡了个大才,莫非自己要时来运转了?
不过如此,颇为欢喜的刘备也并没有忘记自己是本来目的。在与马良携手而出时,也不忘拜会诸葛均,并为诸葛亮留下口信,准备下次再来见诸葛亮。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刘备等人正式上马返程。因为马良并没有马,所以刘备非常热情的邀请马良与自己共乘一匹马。
不过一路上,马良很敏锐的发现跟随在刘备身后的关羽张飞,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张飞看上去对自己很感兴趣,感觉到马良的目光,甚至还笑着转身行了一礼。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旁边的关羽,完全是冷着脸骑马,属于看都不愿看马良一眼。
“这大概是因为我马氏五常的名号起的作用。张飞认定我是士大夫而恭敬,关羽则因此而蔑视我吧。”马良想到历史上对于这二位的评价,不由思量起来。
张飞好与士大夫交友,而不体恤属下。关羽关心弱者,但又看不起文人。这俩性格完全是互补的,抱起来刚好是一个圆……
加盟刘备集团只是个开始,如何与老刘班底其他人处好关系也是个大问题。
很快,新野已经遥遥在望了,刘备一行人也加快了速度。不过当到达新野城下时,马良却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明公!”
徐庶负剑立于城门口,一个手持长枪的白甲将领随其身后,很明显在此等候多时了。
“元直不必每次都在城下等候,在府上等也是一样的。”刘备立即下马扶起徐庶,无奈的嘱咐道。
“明公此去,可曾见到卧龙?”徐庶关注点倒不在这里,而是赶紧询问道。
“可惜今日与卧龙先生无缘,其已外出云游,只能择日再去了。”刘备笑了笑,倒也没太大的失望道,
“不过此行倒碰到一位大才,吾与其一见如故,故而请其一并归来!”
“嗯?是何人?”徐庶一怔,随后看见另外一个身影跳下马向其行礼道,
“元直兄,别来无恙!”
“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