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圣弟子刘浚之

“收我为徒?”

刘浚之顿时有一种意外之喜。

他在草庐这里练字看书,就这么轻易地成为书圣的弟子了?

“怎么,可是不愿?”王羲之脸上刹那间有些失望神色。

如此好的佳徒,岂非要错过不成?

“不不不,小子当然愿意,只是王公之盛名,海内无人不知,实属有些惊喜。”刘浚之诚意满满的说到。

书圣的弟子,哪怕刘浚之以后什么也不干,亦足以凭此留名青史。

“嘻嘻,刘郎这是喜不自胜了。”王孟姜在一旁俏皮的笑道。

刘浚之闻言,投之一笑。

王羲之捋着胡须,舒心一笑,“既然如此,那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弟子,当以勤勉为第一,切勿因此骄傲放纵,空负此天资。”

如同是对于自己的子侄一般,王羲之亲切地教诲道。

旁边的王献之却是出言提醒,说道:“父亲要收刘郎为弟子,乃是美事,如此这般是否有些草率,是不是要……”

小儿子的话还没有说完,王羲之就摆摆手,打断了他。

“名士当风流洒脱,岂能受限于那般俗礼,浚之,你亦是如此认为吧?”王羲之笑着问道。

刘浚之面带笑容,非常认真的点头,“多谢七郎为某虑及于此,不过,恩师说的对。”

一句恩师,令王羲之大为高兴。

王献之也是谦谦君子,此举也是好心,为了顾全刘浚之的美名。

如今天下,不知道多少人都想要一睹书圣王羲之的风采,更何况是成为书圣弟子。

举行什么束脩收徒仪式,也是为了广而告之,令刘浚之名正言顺。

不过,师徒二人,显然不是什么凡夫俗子,根本不在乎。

“如此一来,那孩儿就先恭贺父亲收的高徒。”王献之打趣的说道。

“多谢七郎。”王羲之有模有样,笑呵呵的对儿子说道。

一旁的王孟姜,也是笑颜如花,“既然七兄恭贺了父亲,那孟姜就恭贺刘郎,得拜一位名师。”

书圣和儿女相处如此融洽洒脱,在当今可谓罕有。

刘浚之看着此情景,心中也满是羡慕。

“浚之多谢师妹。”

刘浚之打蛇随棍上,也是紧跟氛围,向着王孟姜打趣回应道。

王孟姜俏皮一笑,就不再言语。

既然成了师徒,王羲之显然立刻更加关心刘浚之了。

“吾今日要去拜会抱朴子,等回来的时候,再去钱塘拜会令尊,吾虽不才,但想来令尊也不会反对收你为徒这件事情的。”王羲之非常严肃的说道。

自古以来,拜师收徒,从来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在某些意义上,徒儿和亲儿的差别也相差不多。

特别是自汉末以来,士族豪强屡屡能够搅动风云,各家依仗的人才,除了本家子弟外,出力最多的便是门生故吏。

所谓门生,便是传授学识的弟子;故吏,乃是为官时候提拔任用的下属。

当年袁绍袁术兄弟,在称霸一方的时候,被世人经常夸耀的一句话,便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东晋一朝,此种关系更是愈发为世人所看重。

生死荣辱,师徒共处。

所以,王羲之收刘浚之为徒弟这件事,其实非常的严肃,自然要跟人家老爹当面说说。

师徒二人名士风流,不在乎什么仪式,可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家父有事去了京口,怕是三五天后才能回来,不过,他若是知道我成为书圣弟子,只会比我还要高兴。”刘浚之语气轻松的说道。

现在的老爹刘弘,对于刘浚之这个儿子,可谓是彻底服气。

不仅有慨然之志,而且心思深沉,计谋远虑,稍微一出手,便搞定了一个钱塘中正品评资格,而且诗书儒玄,也全进步飞速,光耀宗族的希望是有了!

此去京口,也是刘浚之与其谋划的一步,先跟京口的琅琊宗亲们强化一下联络。

“吾与刘元休也有几面之缘,理应拜会的,到时候在这草庐住上几日,等他回来。”王羲之笑呵呵的说道。

书圣虽然洒脱,也是遵循基本礼节的,收了刘浚之为徒弟,对人家父亲刘弘刘元休不见一面,实在失礼至极。

名士虽风流率性,尚不至于如阮籍那样癫狂。

至于说什么住在这草庐等刘弘回来,当然是不可能,属于客气谦逊之言。

“恩师岂能如此见外,寒舍随简陋,但也算一应俱全,恩师与七郎师妹住上几个月,完全都不是问题。”刘浚之受宠若惊的说道,“还请恩师务必如此!”

老爹啊,你知道我给你挣来多大的脸面吗?

书圣王羲之,来咱家住,专门为了等你回来啊。

刘浚之完全不敢想象,等到王羲之等人来到家中小住后,钱塘县,不,甚至是连周边各县的士族名士,得有多少人前来求见拜会。

自己家的门槛,估计得被踩烂了。

王羲之辞官这些年,除了在会稽郡山阴闲居之外,一直是四处游山玩水,拜访名士,许多人想要求拜,也难以找到行踪。

“好,浚之之请,为师答应。”王羲之颔首笑道。

草庐这里虽然有引颈高歌的白鹅,但真要住上几天,也是够遭罪的。

王羲之毕竟乃士族高门子弟,光是今日简装出行,那外边的牛车就有十几辆,仆从百余人。

“父亲,葛仙翁的道所已经不远,何不携刘郎一起去拜会,想来仙翁也不会怪罪。”小女儿王孟姜在旁边忽然提议道。

葛仙翁,自然就是隐居在此的葛洪。

刘浚之刚才听到王羲之的话,就已经知道他们要去拜会葛洪。

不过,葛洪乃是当时名士高人,寻常人难得一见。

他自然不能主动提议让王羲之带上自己去,那太有些厚脸皮。

王羲之闻言,顿时一喜,“浚之意下何如?”

刘浚之当然是不可能拒绝。

不久之后,陈操之就会主动求访葛洪,今日若与葛洪一见,很是方便将来与陈操之亲近结交。

“浚之也早就听闻小仙翁大名,若能随恩师一道前往拜会,幸甚至哉!”刘浚之痛快的答应下来。

王孟姜见到刘浚之答应,开心的笑道:“太好了,那我们同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