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簡介
前言
凡例
序一 濂溪風雅:理學詩之正宗
序二 發揚濂溪學術 傳播濂溪遺芳
卷之一 濂溪周先生
愛蓮說
養心亭說
拙賦
告先師文
邵州新遷學釋萊祝文
書堂
劍門
春晚
牧童
和前韻
題浩然閣
思歸舊隱
夜雨書牎
石塘橋晚釣
書舂陵門扉
書仙臺觀壁
同石守遊山
按部至春州
喜同費長官遊
江上别石郎中
題惠州羅浮山
題寇順之道院壁
任所寄鄉関故舊
憶江西提刑何仲容
游山上一道觀三佛寺
萬安香城寺别虔守趙公
按部至潮州題大顛堂壁
題酆都觀三首刻石觀中
贈虞部員外郎譚公昉致仕
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復古遊山巔至大林寺書四十字
行縣至雩都,邀餘杭錢建侯拓四明沈幾聖希顏同游羅巖
天池
守性箴
守中箴
冠鰲亭
題蓮花洞
題清芬閣
觀巴岳木蓮
聖壽無疆頌并序
對雪寄吳延之
卷之二 中國諸先生
記贊辭銘頌說賦
詩詞
祭文
卷之三 韓國諸先生
周濂溪
濂溪先生
詠史—周子
濂溪先生贊
告濂溪周先生
聖賢遺像贊—濂溪
觀碁三百絕—周子
拜聖賢遺像有感而獻贊—周濂溪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詠《太極圖》
讀《太極圖》
詠《太極圖》
《太極圖》贊
讀《太極圖》
題《太極圖》
題《太極圖》
觀《太極圖》
觀《太極圖》
觀《太極圖》
書《太極圖》後
讀《太極圖說》
讀《太極圖說》
讀《太極圖說》
讀《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贊
太極圖二首
太極圖三首
觀《太極圖》有感
觀《太極圖》感吟
觀《太極圖》有感
題太極圖硯面
看《太極圖》二首
讀《太極圖》二首
觀《太極圖辨》有感
讀《太極圖說》有吟
讀《太極圖說》偶吟
讀《太極圖說》二首
讀《太極圖說》二首
讀《太極》《通書》有感
十不能吟—太極圖
讀《太極圖》《西銘》有感
睡覺不寐詠《太極圖》
總論無極太極二首
次徐侯講《太極圖》韻
次徐侯講《太極圖說》韻
謹次高山《太極圖》韻
次舍弟《太極圖屛風》韻
聖學十圖屏贊—太極圖
聖學十圖十首—太極圖
聖學十圖屏贊—太極圖
謹次朱文公訓子詩并序—太極圖
讀李菊軒逸稿太極圖感咏次韻
謹題退溪先生聖學十圖後—太極圖
謹次清臺集中聖學十圖韻—太極圖
病中忽思太極圖書,沈吟少選,僅成一絶
夢見晦齋先生講論《太極圖說》,覺後仍成二絕
伏讀退陶先生聖學十圖劄子有感而作—太極圖三首
藍溪曉月誦《太極圖說》偶得一絕,伏呈苟庵申先生(應朝)
題寧齋處士吳公(允常)《太極圖說解句釋》後二首
讀周子《太極圖說》道體廣博若無津涯,詠歎之餘仍成句語錄奉胤之尊兄
與洪瑞一相朝講讀《聖學十圖》有感尚之褱逐圖各賦—太极圖
草溪武陵李季章(迁熙)與其族姪(奎魯)來過朝講《太極圖》臨別留一絕追步以謝
南溪鄉飲禮畢講《太極圖說》,座罷以朱夫子《君子亭》詩二十字分韻,得逢字
蓮
詠蓮
詠蓮
詠蓮
詠蓮
蓮房
愛蓮
愛蓮
愛蓮
愛蓮
愛蓮
愛蓮
愛蓮
盆蓮
庭草
蓮二首
愛蓮吟
愛蓮堂
愛蓮菊
愛蓮行
師古詩
愛蓮亭
月夜賞蓮
次蓮堂韻
次愛蓮堂
愛蓮二首
題愛蓮軒
愛蓮臺二首
次友蓮堂韻
愛蓮堂有吟
愛蓮亭原韻
愛蓮軒聯句
題《愛蓮說》後
寄題愛蓮亭
利川愛蓮亭
次愛蓮亭韻
安東愛蓮堂
敬次愛蓮堂韻
次愛蓮亭原韻
愛蓮亭詩次韻
次信川蓮堂韻
吟呈賞蓮窩主人
次鎭川愛蓮堂韻
次利川愛蓮亭韻
愛蓮堂賞蓮二首
次蓮堂夜飮詩韻(其一)
鎭川愛蓮堂即事
愛蓮堂次板上韻
愛蓮堂中秋玩月
太極亭銘
太極亭偶吟
太極亭感古
讀《易》有懷尤齋
太極亭偶吟
讀《通書》
讀《通書》
源通書堂
讀周子《通書》
誦周子《通書》有得二首
讀周子《通書》邵子《觀物篇》感而有作
濂溪
濂溪
濂溪
求濂溪巾
濂溪賞蓮
濂溪愛蓮
濂溪築室
過濂溪舊墟
讀濂溪詩序
濂溪室三首
濂溪庭草二首
題柳泓濂溪亭
題利川愛蓮亭
濂溪先生愛蓮
愛蓮亭聽夜雨
次安東愛蓮亭圃隱先生韻
獨生愛蓮堂憶大休
過文化邑題愛蓮亭
敬次濂溪春日詩韻
題曾雲巢濂溪詩後
馬山八景—濂溪秋月
春日獨□用濂溪韻
屏風十詠—濂溪賞蓮
枕屏十詠—濂溪風月
風月樓賞蓮,進退格
霽月夜憶濂溪翁二首
次王守仁過濂溪祠韻
次陳內翰詠瓶中蓮花詩
蓮亭次沈使相學而韻二首
風月夜追憶濂溪、康節二先生
采蓮精舍
安東愛蓮堂并序
黃仲舉求題畫十幅—濂溪愛蓮
鄭子中求題屏畫八絕—濂溪愛蓮
題蓮花白鷺圖,尹彦久要予同賦
題小屏山水圖十幅—濂溪愛蓮
題八帖畫屏八絕—周濂溪庭草交翠
謹次退老贈黃仲舉韻—濂溪愛蓮
屛畫十贊—濂溪愛蓮
述先賢遺蹟—濂溪愛蓮
敬次退溪先生畫屏韻十首—濂溪愛蓮
次退溪先生題畫十幅韻—濂溪愛蓮
追次子希老先生集中韻—濂溪愛蓮
謹次退溪集畫幅十韻—濂溪愛莲
敬次退溪先生題八絕—濂溪愛蓮
敬次退溪先生題十幅畫—濂溪愛蓮
敬步退陶先生集中十詠—濂溪愛蓮
謹次退溪先生和鄭子中畫屏韻—濂溪愛蓮
謹次退溪集中題黃新寧十幅韻—濂溪愛蓮
謹次退陶先生題黃仲舉畫本十帖—濂溪種蓮
伏次退溪先生題黃錦溪十幅畫韻—濂溪愛蓮
用先祖文康公畫屏命題,題家藏八帖屏八絕—周濂溪庭草交翠
次菡萏亭
遊釣翁臺
庭草交翠
景濂亭
次景濂亭
景濂亭二首
景濂亭次韻
敬次景濂亭
次景濂亭韻
敬次景濂亭板上韻
敬次景濂亭壁上韻
白雲洞景濂亭次板上韻
感題周張圖銘
謹次荷堂感興詩
謹賡御題愛蓮詩
次人愛蓮韵二絕
敬次家君愛蓮韻
遊鶴駕山訪愛蓮寺
愛蓮亭感吟用板韻
次朴文應愛蓮堂韻
十三夜汎舟愛蓮池
次喚醒公愛蓮韻二首
奉次家君愛蓮堂原韻
愛蓮堂次楓巖伯父韵
愛蓮寺次瓢翁遊字韻
住愛蓮寺逐日早起衣冠
愛蓮寺次鶴林刊役所韻
愛蓮堂奉洪侯共賦二首
詠盆蓮,奉呈晉川相公
書堂小池種蓮,留別雲卿
與希魯賞柳衛仲蓮塘
追步碧梧李方伯養久賞蓮韻
紫雲書院次朱子濂溪書堂韻
次安上舍淸遠亭蓮塘韻 二首
田間見獵者,憶濂溪前言發嘆
題愛蓮堂朴(戚)文應(晦錫)堂
題安瑾夫(琇)山陰愛蓮齋
伴齋以文廟諸位押韻輪和—濂溪
謹次朴松坡(來鉉)愛蓮亭韻
次曹仲謹畫屏韻十絕—湓池愛蓮
次金晚柏(炳大)愛蓮堂韻二首
愛蓮堂敬次朴思庵、鄭松江兩先生韻
暮歸田野間觀獵者感周茂叔先生言
靜坐見新月憶周濂溪光風霽月氣像
讀東坡《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詩感嘆和韻
和柳熙甫(榮春)次濂溪先生大林寺韻
九月初吉對舊翰林姜君賞秋蓮醉次愛蓮亭韻
晚香亭八景,錄奉悅城宋君侯靈老—一池荷香
岐陽歸路訪金君尚華(潤圭)用濂溪先生韻共賦
吳敬涵以余居愛蓮洞天託意寄詩三復感愧次韻却呈
乙末春讀書于龍泉活源齋詠三十聖賢以示諸生—周子
余性愛花卉尤癖梅,或以周茂叔庭草不除譏之,以詩荅之
中伏前一日會尚友亭蓮花初開,凈然可愛,用朱夫子愛蓮詩韻
題金栢巖東浦書堂十六景—臨池賞蓮
春日登亭裁剪蓊鬰少通眼界,姪奉以濂溪不除庭草規戒,作一絕以示意
閱廬山圖濂溪書堂藏遺像,朱夫子在南康時累徃瞻謁,不勝感歎成二詩
晦翁先生生朝與諸生拜謁遺真,子明(田愚)《次先生謁濂溪像詩韻以示》,諸生求和,余亦次之
惠民局廳事後有小池種蓮,花方盛開,壁上有周濂溪《愛蓮說》,乃漁村孔伯拱所書也,悵然有懷,書二絶
偶誦濂溪先生贈費長官詩曰:“尋山尋水侶尤難,愛利愛名心少閑。此地逢君吾甚樂,不辭高遠共躋攀。”眞余意也,次韻送敬父入洛
卷之四 日本諸先生
周子
周子·友元求之
有感
蓮池
蓮花
又元旦
讀《愛蓮説》
讀《愛蓮說》
題周子書
讀《近思録》
周子愛蓮
惺窩先生像
題白紙二首
諸友和予·再和
仲秋主静齋即興
周子愛蓮·春齋家藏
周子愛蓮·函三家藏
朱子·脇坂淡路守安元求之
周子愛蓮·京極丹後守求之
二程吟風弄月·滿田古文求之
題醉蓮居二首
題濂溪愛蓮圖
曝背雪村
荷花称意
光風霽月
盆池白蓮
四愛堂(其一)
惺窩先生贊
讀濂溪《愛蓮説》
讀周濂溪《愛蓮説》
懐古·讀周濂溪《愛蓮説》
又代人·讀周濂溪《愛蓮説》
讀圓悟禅師梅花詩
己卯仲秋丁日賦濂溪霽月以獻大成殿二首
甲戌八月二十一日赴東山長嘯子即席有詩歌會
《二程全书》余所甞目擊也,頃者守勝亦校之,程子者,朱子所敬畏也,況后學乎?為賦之以示守勝
守勝校《近思錄》想其慕前脩而不已,絕句一章以規祝之云爾
向陽函三連床夜語其誾誾怡怡可以觀焉,世無濂溪,然不可望夫二程之道乎
五月赴于宗牧倭漢之會,會過有詩歌矣,以夏草為題
芸陽書林雅蔵,壮年之先,夢菊英之兩字者一再,爾来因循無由紀焉,頃日价于人,而需予措一言以原之,聊綴小詩而塞其請云
卷之五 越南諸先生
題周夫子祠
謁濂溪周先生祠
題濂溪祠
過興安望濂溪先生祠
恭題周子廟留刻
興安謁周濂溪祠先生祠
後記
作者簡介
更新时间:2025-04-28 10: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