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为人父母:看见并回应孩子真实的自我
- (美)威廉·马丁
- 1098字
- 2025-07-01 16:06:47
导 读
《道德经》成书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关于其作者众说纷纭,但通常被归功于中国的传奇智者——老子。这部著作为领袖和哲学家提供了切实的建议,旨在阐述难以言传的“道”或“道法”。相传老子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写下这些简短的文字的,因为他深知一旦付诸文字,道的本质便会随之消失。如今,他的著作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书之一,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他简洁的思想构筑了现代世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并深刻影响了所有哲学体系。
《道德经》采用诗化风格,使用汉字写成。单个汉字往往蕴含复杂的意义,其微妙之处若用英文表达,可能需要大段文字。然而,任何英文翻译都必须保留原文简单、直接、简洁的语言冲击力。您手中的这本书并非《道德经》的译著,而是专门为现代父母量身打造的道家智慧诠释。若您希望探究《道德经》原著,有多个出色的版本可供选择。
在向父母传递“道”的启示时,我提取了《道德经》每章的精髓,并将其拓展为自由诗与具体建议的结合。
我尽量避免措辞过于冗长,以免违背老子的精神。然而,我也努力做到言无不尽,以确保能提供切实的帮助。
多年来,我一直研习《道德经》。其深刻的洞见和温柔的滋养深深影响了我的精神、情绪甚至是身体,尤其对我养育两个优秀孩子的这一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贯穿《道德经》的诸多宏大主题,如整体性、不带评判地回应、效仿自然法则,以及在“做”与“存在”之间取得平衡,对于建立健康而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至为重要。
在本书中,我通常使用“道”一词来指代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也可以被翻译为“道法”或“生活之道”。有时,我发现将其理解为“事物自然运行的方式”更为有益。“道”本身的神秘特质使其难以被定义。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1章)一些西方人将“道”与上帝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想这样做。“上帝”一词往往使人联想到狭隘且宗教化的形象。也许更合适的理解是,将“道”视为人类对上帝的全部观念和定义背后的神秘本源——一种拒绝被语言和定义所束缚的奥秘。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会用“上帝”或“神圣生命”来指代“道”。请理解,在这些情况下,我是以最宽泛的意义来使用这些词语。可言说的上帝并非永恒的上帝。
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我挚爱的伴侣南希(Nancy),是她以自身的灵魂和爱,教会了我生命之舞中那些言语无法传达的真谛。同时,我也要感谢和祝福我出色的孩子们——劳拉和约翰。他们的成长旅程曾让我欣慰、疲惫、忧虑,却也让我对生命与爱的神秘充满了无限的敬畏。他们如今已长大成人,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欣喜。然而,他们的故事属于他们自己,不属于我。
祝福天下父母。愿所有孩子沐浴在爱与恩典中。
威廉·马丁
俄勒冈州水獭岩镇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