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歌诗五十九首
古风上
古风五十九首
其一
《大雅》1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2委蔓草3,战国多荆榛4。
龙虎5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芒,哀怨起骚人。
杨马6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7亦已沦。
自从(一作蹉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8,垂衣9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10,乘运共跃鳞11。
文质相炳焕12,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重辉映千春。
希圣13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注释】 1《大雅》:《诗经》中的《大雅》部分。 2《王风》:《诗经》国风中的《王风》篇。 3委蔓草:委弃在蔓草中。此处喻指王风衰败。 4多荆榛:指战国末期局势混乱。 5龙虎:互相争斗的战国七雄。 6杨马:汉朝时期辞赋家扬雄和司马相如。杨,应为“扬”。 7宪章:诗歌的章法。 8元古:上古时期。 9垂衣:比喻无为而治。10休明:盛世。 11跃鳞:施展才能抱负。 12炳焕:文章面貌。13希圣: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
【点评】
《唐诗解》:此太白以文章自任,而有复古之思也。言《大雅》既绝,而宣尼又衰,时以无复陈诗者。王风则随蔓草消亡,世路则皆荆榛蔽塞。当七雄相啖之际,正声已微,即骚人哀怨之作,不足以追风雅。而扬、马广骚之末流,又恶足法乎?是以宪章日就沦没。至建安已后,绮丽极矣。唯我圣朝,倡复古道,变六朝之习而尚清真。于是群才并兴,如鳞之跃文;文质相杂,如星之罗。我亦欲乘时删述,垂光辉于千秋,以续获麟之统耳。夫太白以辞章之学欲空千古而绍素王,亦夸矣哉!
《李诗直解》:此太白志复古道,而以作述自任也。《诗》有《大雅》,雅者,正也,王政之所繇兴废也。《大雅》不作,则斯文衰矣。平王东迁之后,《黍离》降于《国风》,而多蔓草郑国之音。终春秋之世,不能复振。战国迭兴,王道榛塞,干戈相侵,以迄于祖龙。风俗薄,人心浇,中正之声,日远日微。一变而为《离骚》,而哀怨起矣。屈平之后,司马相如、扬雄激扬颓波,疏导其下流,使遂闳肆,注乎无穷。而世降愈下,宪章乖离,建安诸子,夸尚绮靡,摛章绣句,竞为新奇,而雄健之气繇此萎尔……扫魏晋之陋,起骚人之废,群才乘运并兴。而文质炳焕,若众星之丽秋天。故我志在刪述,以垂千古。仲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将复古道,舍我其谁?我故师之,如《春秋》之绝笔于获麟也。有所感而起,固有所以为终也。太白盖以自任矣。
其二
蟾蜍薄太清1,蚀此瑶台2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3入紫微,大明夷朝辉4。
浮云隔两耀,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5,昔是今已非。
桂蠹6花不实,天霜7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释】 1蟾蜍薄太清:蟾蜍,即蛤蟆,传说月亮上有蟾蜍,此处指月亮。太清,天空。 2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螮(dì dōng):彩虹。 4大明夷朝辉:大明,太阳,此处比喻为君主。夷,伤。 5萧萧长门宫:萧萧,风声。长门宫,宫名,汉武帝时期皇后陈阿娇退居的地方。 6桂蠹(dù):蠹,桂蠹,寄生在桂树上的一种虫。 7天霜:比喻天子的威严。
【点评】
萧士赟:“蟾蜍薄太清”,月为之蚀,以喻武妃入后宫,而卒为王后之蠹也。“螮入紫微”,“大明夷朝晖”,以喻武妃既得幸,而玄宗卒为所惑也。日,君象;月,后象。今焉废黜,是浮云隔之不得代明矣。“万象昏阴霏”者,意谓自后卒不正中宫,浸成女宠之祸也。“萧萧长门宫”者,王后事全与汉武陈后事迹相类。二后虽各以无子巫蛊厌胜废,然推原其由,实卫子夫、武惠妃争宠,有以激之也。陈后之废,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王后之废,王諲亦作《翠羽帐赋》以讽帝,先后一致。太白引以此证,最为切当。“桂蠹花不实”,是采废王后制中语。“天霜下严威”者,事发觉时,帝自临劾也。“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者,白意若曰:夫妇君臣,俱人之大伦也。至密近者,莫如夫妇,而且不能保其终,况臣子之疏远乎?此白之所以感叹终夕而涕零也。
其三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1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一作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2,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一作人)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3。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4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5。
【注释】 1决:断开。 2收兵铸金人:《史记》记载,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jù),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 3崔嵬(wéi):高大的样子。 4鬐鬣(qí liè):鱼身上之鳍须。 5寒灰:尸骨化为灰。
其四
凤飞九千仞1,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2,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釆铅3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4灭去影,飙车5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6境,长与韩众7亲。
【注释】 1九千仞:飞得很高。 2紫河车:道教中修炼的玉液。 3釆铅:铅,道教炼丹药物。采铅即采药。 4羽驾:乘鹤。 5飙车:御奔风云。 6清都:天帝居住的地方。 7韩众:传说中成仙的神人。
【点评】
《李诗直解》:此太白以凤自况,而有羡乎修真也。言人之高远,譬凤翔九千仞之上。五章备夫彩珍,而衔书以入周秦。橫绝历乎四海之远,终未有与之邻接者,此至人全身以远害也。然人世易尽,若非游仙,安能长生?吾秉正气以营炼紫河之车,庶千载脱落于风尘矣。为仙者亦必需于药物,而四海五岳,灵药所秘。唯清溪之滨,铅可采耳。时登大楼之上,举首以望仙真。乘鸾鹤之驾,以灭去影;御风云之车,以绝回轮。尚恐神丹金液,难以遽就,而脱落风尘之志愿,不及申耳。是徒白镜中之发,羞彼鹤上之人矣。今桃李之开花,乃世俗之春,而非我仙境之春也。唯应向清都之境,长与仙人韩众相亲,得其秘诀,而若凤凰之飞九千仞也。
其五
太白1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2,披云(一作千春)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3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忽自哂(一作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4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5。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注释】 1太白:陕西终南山。 2绿发翁:人老后头发不白,而转为绿色,是仙人的发色。此处指仙人。 3冥栖:栖息。 4竦身:纵身向上跳。 5苍然五情热:苍然,茫然。五情,喜、怒、哀、乐、怨五种情绪。
其六
代马1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2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3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4生虎鹖5,心魂逐旌旃6。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7,白首没三边8。
【注释】 1代马:代,一作岱,古代郡名,此处泛指北方。代马,北地所产之马。 2土风:地方风俗。 3龙庭:又称龙城,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4虮虱(jǐ shī):动物身上的小虫。 5鹖(hé):像雉而善斗的鸟。 6旌旃(jīng zhān):旌旗。 7李飞将:汉飞将军李广。 8三边:与匈奴交界的地方。
其七
客有鹤上仙1,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2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3。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举首远望之(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4。(一作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景,倏忽无留行。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
【注释】 1鹤上仙:桓闿(kǎi),传说他乘鹤升天成仙而去。 2安期:安期生,传说蓬莱上的仙人。 3紫鸾笙:仙人吹奏的乐器。 4寿与天齐倾:倾,倾尽。此句意为寿命与天地相始终。
【点评】
《李诗直解》:此游仙之诗,想亦赠答之词,借仙以比客也。言客有鹤上仙者,驾鹤而升天矣。在碧云之中,自言其为安期生也。其颜如白玉之幼童,两两吹凤笙以侍从矣。去忽不见,但闻回风送天籁之鸣而已。远望飘然若流星之速。而人之于世,亦若是而已矣。故愿餐金光长生之草,久视存身,与天齐倾,而岂若人世之速化哉!
其八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1,万事良悠悠。
乃(一作那)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2,旧日东陵侯。
富贵固(一作苟)如此,营营3何所求?
【注释】 1一体更变易:唐汝询注:言一体尚有变易,万事必无定期。 2青门种瓜人: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汉灭秦后,秦国东陵侯邵平在青门附近种瓜,所种之瓜为东陵瓜。 3营营:十分忙碌的样子。
【点评】
萧士赟:此篇达生者之辞也。然意却有三节。谓忽然人化为异物,忽然异物化为人,一体变易,尚未能知,悠悠万事,岂能尽知乎!况又何能知桑田沧海之变乎!故侯种瓜,富贵者固如是也。既烛破此理,则尚何所求,而营营苟苟,以劳吾生哉!
其九
齐有倜傥生,鲁连1特高妙。
明月2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3。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4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 1鲁连:鲁仲连,战国末期齐国人,为人洒脱不羁,高风亮节。曾助平原君退秦军,事成后拒绝报酬,辞别平原君,飘然而去。 2明月:出于海底的夜明珠。 3末照:余晖。 4澹荡:放达,豁达。
【点评】
《唐诗解》:此慕鲁连之为人也。言鲁连立谈而名显,犹明珠乍出而扬光。彼却秦之英声,既为后世所仰,又能轻千金,藐卿相,以成其高。故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也。
其十
黄河走东溟1,白日落西海2。
逝川3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4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一作颜色)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5,吸景驻光彩6(一作谁能学天飞,三秀与君采)。
【注释】 1东溟:东海。 2西海:西方,与东溟相对应。 3逝川:《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秋发:衰老时的头发。 5云螭(chī):龙。 6吸景驻光彩:吸景,吸日月之光。光彩,好的颜色。
【点评】
《李诗直解》:此达生而学仙者之诗也。谓黄河东走,白日西落,流光迅速,不舍昼夜矣。青春容色,倏忽摧谢。不如长松贯四时而不凋易也。自非炼仙丹以驾云螭,安能吸日月之精华,驻颜色而为仙哉?
其十一
松柏本孤直1,难为桃李颜。
昭昭2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3,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注释】 1孤直:孤,不合群;直,坚贞不屈。 2昭昭:光明磊落的样子。 3万乘君:指天子。
【点评】
《唐诗解》:此经子陵钓处,仰其风采而咏之也。言松柏孤高,不能为桃李之媚色; 以比子陵耿直,不能效时辈之苟荣,是以独垂钓桐江耳。彼其襟怀泊如,揖万乘而归卧,岂不伟哉!故其人虽远,我犹慕其风以兴叹,寻其踪以栖息也。按太白始为玄宗所重,已而见疏,遂傲放求还,无复恋宠。此盖以子陵自负云。
其十二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1。
观变穷太易,探元(一作玄)化群生2。
寂寞缀道论(一作真道),空帘闭幽情(一作清)。
驺虞不虚(一作复)来,3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谁人(一作能)测沉冥4。
【注释】 1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君平,《汉书》记载,君平认为卜筮虽然地位卑贱,但对众人有利,故而在成都卜筮。卜筮自足之余,教授《老子》,著书十万余言。萧士赟认为,君平有济世之才却不用,是君平弃世;世人不知君平的贤能而不用他,是世人弃君平。 2群生:众人。 3(yuè zhuó):凤属,神鸟。 4沉冥:隐匿踪迹。
【点评】
《唐诗解》:此太白废斥之后,无心用世,而托君平以见志也。言君平既与世相违,则唯高尚自守,研穷《易》理,化育群生,处寂寞以论道,闭空帘以却喧而已,将安所自见邪?但天生是人,如驺虞、,不终使之泯泯。即举世不获取重,天汉业已标名。不然,彼牵牛何以识其姓氏哉?方今海客之去已久,纵君平,孰能测其沉冥者?此盖太白叹其不为人知也。
其十三
胡关1饶风沙,萧索(一作飒)竟终古。
岁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2。
白骨横千霜3,嵯峨4蔽榛莽5。
借问谁陵虐,天骄6毒7威武。
赫怒8我圣皇,劳师事鼙鼓9。
阳和10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一本此下添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涂蒿莱,将军获圭组四句。)
李牧今不在(一作卫霍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注释】 1胡关:胡人出入的关口。 2堵:土墙。 3千霜:千年。 4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5榛莽:草木丛生。 6天骄:胡人。《汉书》:胡者,天之骄子也。 7毒:肆意横行。 8赫怒:生气。 9鼙(pí)鼓:军用小鼓。 10阳和:仲秋时节温和之气。
其十四
燕赵延郭隗1,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一作往),邹衍2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3,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注释】 1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燕昭王为复兴燕国拜访郭隗,郭隗献计筑黄金台招揽天下杰出人士,为燕国招来大批有才华的人,剧辛便是其中之一。 2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邹衍原为齐国士大夫,后入燕国受到燕昭王重用。 3青云士:受到君主恩宠的大臣。
【点评】
《唐诗解》:按太白素有高尚之志意,出山之后,不为时相所礼,悔恨而作是诗。言我始以天子招贤,群才争赴,故亦有希世之想。不意竟为当涂者所弃。彼其贵色贱士,无足与游,曷为而轻就之耶?方知黄鹄之徘徊不进,良有以也,吾甚愧之矣。
其十五
金华牧羊儿1,乃是紫烟客2。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一作朱颜)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一作蕤),可以炼精魄。
【注释】 1牧羊儿:赤松子黄初平。《神仙传》: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 2紫烟客:仙人。
其十六
天津1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一作非)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一作今)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2,谒帝罗3公侯。
月落西上阳4(一作上阳西),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5。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6,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7,自古多愆尤8。
黄犬空叹息9,绿珠成衅雠10。
何如鸱夷子11,散发棹(一作弄)扁舟。
【注释】 1天津:桥名,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之上。 2海色动:天色未明时,海上水汽朦胧。 3罗:罗列。 4西上阳:宫名,西上阳宫。 5皇州:京城,帝都。 6辟易:惊退。 7功成身不退:功成身不退则违背天道。《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8愆(qiān)尤:罪过,过错。 9黄犬空叹息:《史记》: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10绿珠成衅雠(chóu):绿珠,西晋石崇的宠妾。《晋书》记载,绿珠美艳,擅长吹笛,孙秀向石崇求取绿珠被拒绝,遂劝司马伦诛杀石崇。最终绿珠跳楼自杀,石崇亲人也被杀害。 11鸱(chī)夷子:范蠡。范蠡助越王勾践报仇雪耻后功成身退,改名换姓,泛舟游于江湖。
【点评】
《李诗直解》:此言富贵者宜勇退而毋招尤愆也。言天津桥水,阅人多矣。当桃李艳阳之天,游者相续,年复一年,而岂旧日之人哉?公侯贵介,鸡鸣而谒帝,朝散之际,黄金饰马,观者满道,人皆惊避,气焰如山矣。入门上堂,珍羞充溢;而歌舞美姝,罗列成行,若鸳鸯之戏于庭幽也。自矜长保此乐,而日以继夜。然而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昧此则多愆尤。安知其无李斯、石崇之祸乎?何如范蠡功成之后,抽簪勇退,变名易姓,乘扁舟以游江湖之间,终身乐之而无咎也哉!
其十七
西上(一作岳)莲花山1,迢迢见明星2。
素手把芙蓉,虚步3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4,高揖卫叔卿5。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6。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7。
【注释】 1莲花山:华山。《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2明星:仙女。 3虚步:一作步虚,腾空而行。 4云台:华山上的高峰。 5卫叔卿:服云母成仙的仙人。 6胡兵:安禄山的兵。 7豺狼尽冠缨:豺狼,指安禄山之流。冠缨,有位爵的人的官服。此处指安禄山谋叛之后封官。
其十八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1。
借予一白鹿2,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注释】 1赤松:赤松子,神农时的雨师,得道成仙而去。 2白鹿:传说鹿上千岁会变白,能通灵,通常供仙人骑乘。
其十九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首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其二十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1,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2,东上蓬山(一作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注释】 1 《紫金经》:炼制丹药的经书。紫金,丹药。 2赤玉舄(xì):传说中用赤玉做的鞋子,此处指仙人的鞋子。舄,鞋子。
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1,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注释】 1郢客吟《白雪》:《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其二十二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1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枯叶(一作结),萋萋柳垂荣。
急节2谢流水,羁3心摇悬旌4。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注释】 1躞蹀(xiè dié):小步徘徊。 2急节:时间迁移。 3羁(jī):羁绊。 4悬旌:悬挂的旌旗,比喻心有所系不安宁。
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团圆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生犹鸟过目1,胡乃自结束2。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3。
物苦不知足,登(一作得)陇又望蜀4。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一作多)屈曲。
三万六千日5,夜夜当秉烛。
【注释】 1鸟过目:鸟在眼前飞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结束:拘束。 3牛山泪相续:《列子》记载,齐景公曾在牛山与众臣子游,临其国流泪哀叹光阴易逝,人生难免一死。 4登陇又望蜀:《后汉书》:光武敕彭书曰:“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5三万六千日:指人生。一年三百六十日,百年则三万六千日。
【点评】
《李诗直解》:此诗谓百年易尽,人苦不足,智者宜及时以行乐也。白露下而寒早,岁促矣。人生不过一瞬,胡为自拘束哉?奈何景公之恋恋于国而挥牛山之泪也?是人之常怀不足之叹,而谬用其心矣。不知人心波澜,世路屈曲,则百年之内,唯当夜夜游宴,以流连光景,毋令识者观之,而徒为耻笑也哉!
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1暗阡陌2。
中贵3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4,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5,行人皆怵惕6。
世无洗耳翁7,谁知尧与跖8?
【注释】 1亭午:中午。 2阡陌:田间的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3中贵:宫中受宠幸的内官。 4斗鸡者:指贾昌。《东城老父传》记载,贾昌因擅长斗鸡受唐玄宗宠爱,其父亲死后县官为治丧车乘传至洛阳道。 5虹蜺(ní):彩虹,此处指天空。 6怵惕:惊恐,恐惧。 7洗耳翁:许由。《高士传》记载,尧召许由为九州长,许由不忍听,到颍水边洗耳。 8跖:盗跖,传说中的大盗。
其二十五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釆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点评】
《唐诗解》:言世道交丧,淳风尽漓。彼道义如芳桂,则弃之而不采;凶邪如恶木,则趋而托焉。举世如此,所以贤者缄默全身,如桃李之无言耳。盖大运有兴必有没,今蠢然无知辈方争先驰骤其间,罔思祸乱之将及。唯有道如广成子者,迺能翻然高举,栖神太虚,而不为流俗所羁焉。夫太白以广成自负,宜绝世之滋垢也,乃从永王,以及于难,悲夫!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1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释】 1冒:覆盖。
其二十七
燕赵有秀色,绮树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其二十八
容颜若飞电1,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
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2。
不及广成子3,乘云驾轻鸿。
【注释】 1飞电:时间如飞电般过得快。 2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朱谏注:猿鹤、沙虫,言其物化而不存也。无论君子或小人,终究逃不过时间的变化。 3广成子:传说中的得道成仙的人。
其二十九
三季1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2。
至人3洞元象4,高举凌紫霞。
仲尼亦(一作欲)浮海5,吾祖之流沙6。
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注释】 1季:末期。 2纷拏(ná):纷乱错杂。 3至人:道德至高无上的人。 4元象:天象。 5仲尼亦浮海:《论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6吾祖之流沙:吾祖,老子李耳。《列仙传》:老子西游,(尹)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苣胜实,莫知其所终。
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一作市井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1,谁(一作讵)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休(一作时)闲。
渌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一作萋萋千金骨,风尘凋素颜)。
大儒挥金槌,琢之(一作发塚)诗礼间。
苍苍三珠树2,冥目焉能攀?
【注释】 1金马门:《史记》: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 2三珠树:《山海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为树若彗。
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1,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公,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2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注释】 1郑客西入关:《史记》: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 2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萧士赟注:此两句,是暗指《史》所谓“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乐以刑杀为威。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之事。
其三十二
蓐收1肃金气2,西陆3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4。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达明发5。
【注释】 1蓐(rù)收:古代传说中的秋神。 2肃金气:肃,肃杀。金气,秋气。 3西陆:秋季。 4沦忽:沉没衰落。 5明发:天将明时。
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点评】
朱谏:言北溟之鲲,大数千里。仰首而喷浪,则成三山之雪;张口而噏波,则吞百川之水。随海而运,则击水有三千里之远;因风而起,则摩天有九万里之程。是神物之大者,其运用之大,茫乎不可测也如此。彼君子者,蕴帝霸皇王之道,可以辟乾坤而参造化,其功业之大者,与巨鱼之喷三山、吞百川、摩天飞而凌九万者何异哉?
其三十四
羽檄1如流星,虎符2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3,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一作征楚兵)。
渡泸4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5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6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7,一使有苗平8?
【注释】 1羽檄:插上羽毛的檄书。 2虎符:调遣军队的信物。 3天地皆得一:《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4泸:水名,流经今天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 5炎方:南方炎热荒芜之地。 6摧:伤痛。 7干戚:楯和斧头。 8一使有苗平:《帝王世纪》:有苗氏负固不服,禹请征之。舜曰:“我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吾前教由未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
【点评】
萧士赟:首四句既见征兵时景象而言。五句至八句,是设难。谓当此君明臣良、天清地宁、海内淡然、四郊无警之时,而忽有此举,果何为哉?九句至十二句,乃白问之于人,始知征兵者,讨云南质子亡去之罪也。十三句至二十二句,乃白逆知当时所调之兵,不堪受甲,悲号而别,真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如以困兽当虎、穷鱼饵鲸,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末二句则比南诏为有苗,而深叹夫当国之大臣,不能如益之赞禹、禹之佐舜,敷文德以来远人,致有覆军杀将之耻也。
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1,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2,笑杀邯郸人。
一曲(一作东西)斐然子,雕虫3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4,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一作荣)身。
《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5,一挥成斧斤(一作承风一运斤)?
【注释】 1丑女来效颦:《庄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颦,皱眉。 2寿陵失本步:《庄子》: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战国时燕国的邑城。 3雕虫:《法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4棘刺造沐猴:《韩非子》:燕王好微巧,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5郢中质:《庄子》: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è)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zhuó)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点评】
萧士赟:此篇盖讥世之作诗赋者,不过借此以取第、干禄位而已,何益于世教哉。太白尝论诗曰:“将复古道,非我而谁?”《雅》《颂》之作,太白自负者如此。然安得《雅》《颂》之人识之,使郢中之质,能当匠石之运斤耶?
其三十六
抱玉入楚国1,见疑古所闻。
良宝2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3(一作流),西关乘紫云4。
鲁连及柱史5,可以蹑清芬。
【注释】 1抱玉入楚国:《韩非子》记载,楚国人和氏得到璞玉进献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最终才得到君王的重视,楚文王命人打磨璞玉,遂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2良宝:和氏璧。《墨子》: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 3东海泛碧水:《战国策》: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后面诗句里的鲁连即鲁仲连。 4西关乘紫云:《列仙传》:李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精气,贵无名,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吏,积年,乃知其真人也。仲尼师之。去入大秦,过关,令尹喜待迎之,强使著书,作《道德上下经》二卷。 5柱史:即老子,曾做柱下史。
【点评】
萧士赟:前四句,为士不遇知己者叹也。“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者,为才士用世,知进而不知退,适以自累其身者叹也。于是幡然自悟曰:亏盈者,天之道也,曷若沉冥隐晦,效鲁连、柱史之高举远蹈,与道为群,以保其身也哉!
其三十七
燕臣昔恸哭1,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2,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一本此下添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3,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注释】 1燕臣昔恸哭:《论衡》: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2庶女号苍天:《淮南子》: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 3紫闼:天子居住之地。
【点评】
萧士赟:前八句引兴述事。“浮云”比力士;“紫闼”比中宫;“白日”比明皇。其意谓:力士谮之于贵妃,明皇复信贵妃之言而疏之。“难回光”者,上意卒不可回也。“群沙”“众草”,以喻小人;“明珠”“孤芳”,以喻君子。“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者,此乃太白自解慰之辞。谓君子为小人所谗者,自古皆然,岂独今之世哉?夫如是则唯有空自流泪沾裳,以寄吾眷恋之意云耳。
其三十八
孤兰生幽园1,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2,香气为谁发?
【注释】 1孤兰生幽园:《琴操》:(孔子)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2若无清风吹:《抱朴子》:芳兰之芬烈者,清风之功也;屈士起于丘园者,知己之助也。
【点评】
萧士赟:此亦比兴之诗也。首两句,谓君子在野,未能自拔于众人之中。三句至六句,谓虽蒙主知,而小人谗谮者,已至。孤寒之士,亦如是而已矣。末句,则谓若非在位之人引类拔萃而荐用之,则虽有德馨,亦何以自见哉?
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1,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2,枳棘栖鸳鸾3。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一作悲)路难。
(一本自第四句后云:杀气落乔木,浮云蔽层峦。孤凤鸣天霓,遗声何辛酸!游人悲旧国,抚心亦盘桓。倚剑歌所思,曲终涕泗澜。)
【注释】 1徂(cú)晖:落日余晖。 2梧桐巢燕雀:《庄子》: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3枳棘栖鸳鸾:《后汉书》: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点评】
王琦:以上皆即景而寓感叹于间,以见不得不动归来之念。意者,是时太白所投之主人,感于群小而不见亲礼,将欲去之而作此诗。
其四十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1。
焉能与群鸡,蹙(一作刺)促2争一餐?
朝鸣昆丘3树,夕饮砥柱4湍。
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5,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注释】 1琅玕(láng gān):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蹙促:急迫。 3昆丘:《山海经》中的大山。 4砥柱:山名。《淮南子》:(凤凰)翱翔四海,过昆仑之疏圃,饮砥柱之湍濑。 5幸遇王子晋:《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点评】
《唐诗解》:谓才虽超凡,分实疏远。幸遇同声之人,荐之云表,得与万乘投交,降辇调羹,荣宠渥矣。今未及报恩而别,能无嗟叹乎?
其四十一
朝弄紫泥海1(一作朝驾碧鸾车),夕披丹霞裳2。
挥手折若木3,拂此西日光。
云卧4(一作举)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入无倪5,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6,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注释】 1紫泥海:《太平广记》:邻母忽失(东方)朔,累月暂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见之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吾?”朔曰:“儿暂之紫泥之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泉湔浣,朝发中还,何言经年乎?” 2丹霞裳:仙衣。 3若木:传说中生长在极西之地的树木。 4云卧:卧在云上。 5倪:边际。 6太素:天上宫殿。
其四十二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点评】
朱谏:言白鸥浮游于沧江之上,唯与海翁之忘机者相亲而相狎,岂若云鹤之受制于人者乎?是白鸥也,宿沙上之月,戏春洲之芳,悠然而无所累。予亦洗心之人,于功名富贵不牵于怀,亦忘机者,鸥鸟必不我猜,虽与之而同游亦可也。
其四十三
周穆八荒意1,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2。
瑶水3闻遗歌4,玉杯5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注释】 1周穆八荒意:《拾遗记》: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黄金碧玉之车,傍气乘风,起朝阳之岳,自明及晦,穷寓县之表。 2北宫邀上元:《太平广记》: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玄古以来得道。总统真籍,亚于龟台金母。所降之处,多使侍女相闻,己为宾侣焉。汉孝武皇帝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日夜,二唱之后,西王母降于汉宫。 3瑶水:瑶池。 4遗歌:《列子》: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 5玉杯:《三辅黄图》:《汉书》曰:“建章有神明台。”《庙记》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点评】
王琦:古称色衰爱驰,此诗则谓色未衰而爱已驰,有感而发,其寄讽之意深矣。
其四十五
八荒驰惊飙1,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2。
龙凤脱罔罟3,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4,空山咏场藿5。
【注释】 1惊飙:暴风。 2大壑:大海。 3罔罟(gǔ):网具。罟,渔网。 4乘白驹:《诗》: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5场藿:场苗。
【点评】
萧士赟:此诗前指禄山之乱,乘舆播迁,天下惊扰。后言己之罗难,脱身羁囚,无所依托。
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1五凤楼2,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3,宾客如云烟。
(一本首句云:帝京信佳丽,国容何赫然!剑戟拥九关,歌钟沸三川。蓬莱象天构,珠翠夸云仙。)
斗鸡金宫(一作城)里,蹴踘瑶台边(一作走马兰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何翕忽4!失路长弃捐。
独有杨执戟5,闭关草《太玄》。
【注释】 1隐隐:形容宫殿高大。 2五凤楼:洛阳的外城门。 3王侯象星月:王侯如星月般多。 4当涂何翕忽: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5杨执戟:杨,应为“扬”。扬雄,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著有《法言》《太玄》等。扬雄《解嘲》序: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一作矜)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1,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注释】 1宛转龙火飞:朱谏注:宛转,言不久也。龙火者,大火心星,东方苍龙之宿也。此星昏而中正,以六月加于地之南方,至七月则下而西流矣,是秋之时也。
其四十八
秦皇按宝剑,赫怒振威神。
逐日巡海右1,驱石2架沧津。
征卒空九寓3,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4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注释】 1海右:海边。 2驱石:《艺文类聚》:《三齐略记》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十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 3九寓:九州。 4农鳸:古代农官。鳸,通扈。
其四十九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其五十
宋国梧台1东,野人得燕石2(一作宋人枉千金,去国买燕石)。
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3。
赵璧无缁磷4,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5?
【注释】 1梧台:战国齐梧宫之台。 2燕石:一说是燕山之石,一说石头似玉。 3赵王璧:《史记》: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4缁磷(zī lín):缁,黑色;磷,薄。比喻坚贞高洁。《论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5珉(mín):像玉的石头。
其五十一
殷后乱天纪1,楚怀亦已昏。
夷羊2满中野,绿葹3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4?女颜空婵娟。
彭城5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注释】 1天纪:国朝纲纪。 2夷羊:神兽。《国语》:商之兴也,梼杌(táo wù)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 3绿葹(shī):恶草。绿,一作菉;葹,苍耳。 4婉娈(wǎn luán):眷恋的样子。 5彭城:城应为“咸”。王逸《楚辞章句》:彭咸,殷贤大夫也,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其五十二
青春流惊湍,朱明1(一作火)骤回薄2。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3(一作委萧藿)。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注释】 1朱明:夏天。 2回薄:朱谏注:回旋而相薄也。薄,近而不远也。言春去夏即来也。 3葵藿:向日葵。
【点评】
萧士赟:美人,况时君也。时不我用,老将至矣,怀才而见弃于世,能不悲夫。
其五十三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1,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2,一旦弑齐君。
【注释】 1赵倚两虎斗:《史记》:相如曰:“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2田成子:田恒,春秋时齐大夫陈成子。《庄子》: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其五十四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皇鸣西海,欲集无珍木1。
鸒斯2得匹(一作所)居(一作栖),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3。
(一本首四句以下云:翩翩众鸟飞,翱翔在珍木。群花亦便娟,荣耀非一族。归来怆途穷,日暮还恸哭。)
【注释】 1珍木:珍贵树木。 2鸒(yù)斯:小鸟,乌鸦的一种。常用来比喻小人。 3穷途方恸哭:《晋书》:(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其五十五
齐瑟弹(一作挥)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女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沉?
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玉(一作素)琴。
其五十六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鸿(一作皇)都。
献君君按剑1,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2。
【注释】 1献君君按剑:《文选》: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2烦纡(yū):烦闷。纡,弯曲。
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
啁啁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其五十八
我行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点评】
《唐诗解》:意谓:此非高唐托梦之地耶!今云无处所,清风徐来,不唯神女绝响,襄王亦杳然矣。我乃知荒淫足以覆国,徒使樵牧悲哀耳。
其五十九
恻侧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路岐有南北,素丝无(一作有)变移。
(一本下添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崄巇。斗酒以下同。)
谷风刺轻薄1,交道方崄巇2。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3竟火灭,萧朱4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5,穷鱼守空(一作枯)池。
嗟嗟失欢客,勤问何所规(一作悲,又作勤问何所规)?
【注释】 1谷风刺轻薄:《诗·谷风》序:《谷风》,剌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 2崄巇(xiǎn xī):人心险恶。 3张陈:张耳、陈余。张耳,汉朝开国功臣,与陈余为刎颈之交,秦末动乱中二人决裂。楚汉战争时,陈余立赵歇,自己代为王,韩信、张耳共同进攻赵,陈余兵败被杀。 4萧朱:萧育、朱博。萧育为西汉晚期官员,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后人。朱博为西汉朝廷官员,二人最初关系较好,后来互生嫌隙。 5荣柯:茂盛的树。柯,树木。
【点评】
萧士赟:此诗讥市道交者。太白罹难之余,友朋之交道,其不能始终如一者,谅亦多矣。徒有一类失欢之客,勤勤问劳,亦何所规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