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轨
- 诸天:从民国道士下山开始
- 野肆茶卿
- 2440字
- 2025-06-28 01:03:51
又等了半个小时。
直到大雪停歇天空放晴,顾离这才站起身,瞥了眼吃饱喝足的同行们,他来到火堆边拾起一块黑炭,然后一步一步走出破庙。
出了庙,便见蔚蓝天空之下,缙云县银装素裹,房舍一片连着一片,街上行人匆匆而行。
缙云县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县,处处充斥着岁月的气息,然最浓厚之处,便是县城以东七公里,位于青山绿水之间的仙都观了。
仙都观,又称赵侯祠、赵侯庙、乌伤侯庙,是华夏大地上最古老的庙宇之一,迄今为止还有诸多道长在里面修行。
顾离前面也有想着去道观求个出路,可惜此去要经过红眼恶犬徘徊的乱葬岗,加上下着大雪,他也只能放弃,老老实实待在城内。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等到天气好转,肯定要想办法去看看……
理了理思绪,顾离下了台阶,朝着城中最繁华的老街走去。
此街位于城中心,发展多年,两侧商铺林立,当铺、钱庄、药铺、杂货铺、饭馆、赌坊遍布,人流量非常大。
那里正好是赚取第一桶金,摆脱饥饿的好地方。
心中默默盘算着,顾离加快了脚步,不一会,他就消失在了拐角处。
破庙内。
乞丐们横七竖八躺在火堆边,一个个眯着眼睛,揉着鼓鼓的肚子,脸上满是幸福之色。
这是他们几个月来,吃过最好,最饱的一顿。
吃饱饭的感觉真好。
舒坦。
“要是能天天这样吃上一顿,那该多好呀!”
冷不丁,有人舔着嘴说了一句话。
“牛老四,这大白天的,怎么就说起梦话来了。”
剩下的人先是一愣,随即调侃起来,牛老四不服气的反怼,一时间庙内吵吵闹闹。
“那些畜生长期吃‘想肉’,凶的狠,连活人都敢追着咬,前些日子就有两个倒霉鬼,在城外遇到它们,被活活咬死吃了肉。我们今天赶上这一回,算是老天爷开眼了。”
“如果你真要是忍不住跑到城外,嘿嘿,那就不知道是谁吃谁了。”
瞧着这后生有些不服气,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乞丐,一边剔着牙,一边嘿嘿笑道。
“三爷说的对,牛老四,别做梦了。”
“做个屁的梦,难道你们就不想天天这样吃一顿?”
“自然想,但我们更想做吃肉的,不想做被吃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行了行了,真要吃饱饭,我倒是有个办法。”剔完牙的三爷抬抬手,制止了喧嚣。
牛老四他们眼前一亮,麻溜爬起身凑到老乞丐边上,追问道:“三爷,您快说说,是什么办法?”
三爷看着周围求知的眼神,神秘一笑道:“这办法就是刚刚出去那小子。”
“三爷是说顾小子,他不就是一个皮包骨么,能让我们吃饱饭?”牛老四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眼神茫然。
其他人也是疑惑看向三爷,等着他解答。
三爷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朝庙外看了看,这才低声说道:“你们别看那顾小子平日脸上脏兮兮的,都是泥,但是经过我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跟你们说啊,这小子其实长得不差,俊的很,要是卖给那些大户人家,能得不少大洋呢。”
“有了大洋,我们自然能吃饱饭。”
听了他的话,牛老四等人当即恍然,没有丝毫迟疑、不忍,全都露出火热之色。
不过其中一个齐腕断了左手的男人,却是眼珠子一转,说道:
“三爷,您说的是个办法,但是我们一靠近那些大户的门前就会被下人拿着棍子赶走,就算叫那些下人传话,人家也不会理会我们这些乞丐。”
说到这,他顿了顿,继续道:“要说馆子里的贩子,我们倒是知道几个,可以通过他们把人卖出去。但这些贩子心黑的很,也有靠山,要是卖了人,对方贪了钱不给,我们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听着他这条理清晰的一番话,三爷暗自点头,这人落魄前家里是做生意的,脑子转的就是快,不是牛老四这些大老粗可比。
心中想着,三爷笑着说道:“张顺说的对,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既然提议,那就有稳妥的门路。”
“老头子我在这缙县呆了八年,也不是白混的。”
“我有个老朋友,认识得有五年了,他就是做这一行买卖的,通过他把人卖出去,绝不会黑我们的钱,大家放心吧。”
闻言,牛老四等人一喜,当即追问道:“三爷,那什么时候动手?”
三爷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说道:“我中午就去找过了,不过我那老朋友下午有事,就约了今晚来看货。放心,最迟后天就能卖出去拿到钱。对了,待会顾小子回来大家先把人绑了。”
“听三爷的。”
“对,听三爷的。”
看着众人连连点头,三爷脸上露出笑容,实则心中郁闷,其实,他十天前就去找老朋友了。
可惜对方不知倒了什么霉,右眼肿成一块,疼的下不了地,买卖自然就做不成了。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老朋友昨天利索了不少,可以下地正常走路了。
今天中午去他家里坐了坐,正好把买卖的事商量妥了。
…………
“烧饼勒!”
“馄饨、好吃的馄饨!”
小贩的吆喝声四起。
扫过雪的街上,行人来往,大半都是蓬头垢面,世道难,活的自然也难,但也有一些穿着体面的,他们进出着茶楼饭馆、赌坊春楼,满面春风。
大街上,就见一个穿着破旧,脸皮黝黑的少年,拿着块木条,找了个块扫开雪的地坐下,将木条靠在墙上。
有路人经过好奇瞥了一眼,就见木条上用炭写了一行大字:藏石于身,找到者赠十块大洋,反之什么都没有。有意挑战者先付一个大子(20文铜板)。注:民国时期,两个大子可以买一碗豆腐、几个炒绿豆球和一块蛋糕。而一块大洋能换100个大子。
看清这一句话,尤其是‘十块大洋’,路人不自觉停下了脚步。
在这个时期,一块大洋就足够一个四口之家用一个月,要是节省点可以用两个月。十块大洋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见有人停下脚步盯着路边的木条直看,旁边路过的行人心中好奇顺着视线看去,一见木条上的字,顿时也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有一有二就有三,没一会,顾离身前便围了十多个人,有穿着体面的,有穿着破旧的,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被这么多人注视,顾离淡定盘坐在地,这份沉稳引得围观之人神色各异。
这时。
一个貌有三十的男人,带着时兴的眼镜,穿的是长袍马褂,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皮笑肉不笑的喊了句:
“你这木条上说的是真的?我看你不像是能拿出十块大洋,不会是骗人的吧。”
顾离眼皮抬也不抬,只从身后拿出一颗拳头大的鹅卵石,砰的一声砸在青石板上,说道:
“我把这块石头藏在身上,只要你能找到,别说十块大洋,二十块我也有,当场就给你。但前提是你得找到?”
看着石板上的白点,男人没说话,只上前弯腰拿起石头掂了掂,又在石板上磕了磕,确定没有问题,这才看向顾离道:“我来试一次。”
顾离站起身笑道:“一个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