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女帝
- 我的师妹们各个貌美如花
- 摘个李子
- 1957字
- 2025-06-25 19:51:42
夜很快便过去,晨曦初起,众人跪拜,迎新帝回宫。皇城之中,朝堂之上,这位“二皇子”白泽,在众人的目视下龙袍加身,冕旒轻摇。
她端坐于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目光如炬,威严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众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位新登基的帝王,乃是个女儿身男儿魂,货真价实的女儿家。
大殿之下,群臣跪拜,山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她却内心平静如水,唯有紧握的龙椅扶手泄露了一丝紧张。阳光透过精雕细琢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她脸上,那张清秀的脸庞上,剑眉星目,英气逼人,任谁也想不到,这铁血帝王之心,竟藏于一副柔弱女儿身内。
她轻轻抬手,示意平身,那一刻,仿佛整个天下都握在了她纤纤玉指之间。
随着她轻柔却坚定的手势,群臣缓缓起身,大殿内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她的目光逐一扫过众人,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能洞察人心,让每位大臣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卷起龙袍的一角,轻轻摇曳,她不动声色地整理着衣摆,动作中流露出不属于帝王的细腻与优雅,却更添了几分令人敬畏的神秘。
朝堂下再无半点声响,不再议论纷纷。新帝登基本就是国之大事,下方之人都略显慌张,神情多有紧张。都不知这位新帝会如何,世人只知“二皇子”心思甚密,却根本不知其本就是个女儿身,而知晓此事之人多半销声匿迹了,就连老皇帝也不例外,现在的京都皇城都是“二皇子”的势力。
朝堂之下,一片寂静中,一位老臣的目光偷偷瞥向新帝,眼神复杂。他回想起昔日与“二皇子”共事的点滴,那时便已觉其才智过人,却未曾料到会有今日之变。阳光斜照,映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格外沧桑。他缓缓低下头,心中暗自祈祷,愿这位隐藏身份的帝王,能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就在这时,新帝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人群,与他交汇,那眼神中既有威严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
“轩辕爱卿,为何令郎未曾到场?”
朝堂之下,老臣轩辕震身形微微一颤,感受到那穿透目光中的重量,他缓缓抬头,对上新帝深邃的眼眸。
阳光恰好在这刹那照亮了他的银发,闪烁着淡淡光辉,与殿上金碧辉煌相映成趣。他喉头微动,正欲开口,却见新帝轻轻一笑,那笑容里藏着不易言说的深意,仿佛是对过往默契的认可,又似对未来合作的期许。
“轩辕爱卿,朕记得令郎才华横溢,今日大典,朕甚想听听他的见解,莫非是身体不适,还是路途遥远有所耽搁?”新帝的话语温和而有力,如同春风拂面,却又不容置疑,让轩辕震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犬子多病在老家养病,而老臣也年迈到了该离去的时候了,也是时候归隐山林,与乡田为伴,望陛下恩准。”
新帝闻言,轻轻颔首,目光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惋惜。她缓缓起身,步下龙椅,金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
她走到轩辕震面前,亲手扶起这位老臣,动作轻柔却坚定,仿佛是在传递一种无形的力量。“轩辕爱卿,国之栋梁,朕怎舍得您离去?然您心意已决,朕亦不强留。只愿您归隐后,仍能心系国家,偶尔为朕出谋划策。”
说着,她亲手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轻轻放在轩辕震手中,那玉佩温润如初,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蕴含了千言万语,静默地躺在轩辕震颤抖的手心里。
新帝的指尖轻轻滑过玉佩的边缘,那细腻的触感如同他们之间未言的默契,温暖而深刻。玉佩上雕刻的龙凤呈祥图案栩栩如生,每一笔都似乎在诉说着对国泰民安的祈愿。
轩辕震凝视着手中的玉佩,眼眶微湿,仿佛能从中看到新帝那双深邃眼眸中的信任与期盼,一股暖流自心底升起,让他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感受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温情与重任。
下方百里乘风与李锦柔与上官慕容等几人只是静静的注视着,并未开口出言。
百里乘风目光锐利,眉宇间透露着不凡的气度,他静静地凝视着新帝与轩辕震的互动,眼神中既有审视也有深思。
一旁的李锦柔,身着淡雅宫装,面容温婉,她轻轻绞着手中的帕子,目光在新帝身上流转,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似是对这位新帝的敬畏,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
上官慕容则手执玉扇,轻轻摇曳,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她的眼神在众人间流转,仿佛能洞察一切隐秘,却又不动声色,整个大殿内,暗流涌动,却都被新帝那沉稳的气场所压制。
或许在场的众人中只有轩辕震与这三位看出新帝是位女子,所以才会有些女儿态,而上官慕容更是毫不掩饰。目光在新帝与轩辕震之间流转,眼神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她缓缓站起身,玉扇轻轻一展,扇面上绘制的山水图仿佛随着她的动作活了过来,流淌着淡淡墨香。她缓步走向大殿中央,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仿佛整个大殿的气场都随着她的步伐而微微震颤。
“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还望陛下解惑。”上官慕容的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她的目光直视新帝,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着千言万语,等待着新帝的回应。新帝微微侧头,目光与上官慕容交汇,两人之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默契在流转,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