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汉人都没有优待,为何优待交趾?

朱小宝认真思索了一番,点头道。

“这个提议可以考虑。”

铁铉接着说道。

“解大人还希望给交趾考生出的试题不要太难,简单易懂就行,对规制和书法的要求也不用那么严格。”

他说得头头是道,在他看来,解大绅考虑得很周全。

毕竟交趾百姓才刚接触汉文化,想要他们和大明南北的学子学识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铁铉又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解大人还上书说,凡是考中者,要来京城参加殿试的学子,朝廷应该给他们提供路费,大概需要银子……”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因为他突然发现,朱小宝的脸色不知何时已经变得铁青。

朱小宝冷冷地盯着铁铉,眼中的怒火让铁铉不禁打了个寒颤。

在铁铉的印象里,朱小宝向来都是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从未见过他如此动怒。

铁铉被吓得不轻,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不自然起来。

朱小宝把碗筷重重地放在面前,冷冷地质问铁铉。

“你觉得解大绅说的这些很好?”

铁铉摸不透朱小宝的心思,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是,我觉得还不错。”

“放屁!”

朱小宝厉声喝道。

“你们这是在糊弄我呢?解大绅书生意气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跟他一个想法?”

“什么叫给交趾学子出题简单点?什么叫大明阅卷放宽标准?你们到底在说些什么胡话?”

“朝廷要是给交趾学子降低考试难度、放宽阅卷标准,那咱们大明这么多寒窗苦读的学子怎么办?”

“他们有的人考了几十年都不一定能中进士,难道交趾的人就比咱们大明学子金贵?”

“你让朝廷怎么向中原的学子交代?”

“照这么说,大家都别生在中原了,都跑去交趾算了!还辛辛苦苦备考什么?反正那边科考容易,阅卷还宽松?”

“解大绅提这个建议的时候,有没有动动脑子?”

“科考可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有本事就在考场上见真章!他要是觉得交趾百姓文化水平低,就应该想办法加强教化,而不是琢磨这些歪点子!”

“我家老爷子疼我,说不定我去求求他,他真会去和皇帝说,但然后呢?”

“难道要让皇帝指着我家老爷子的鼻子骂他糊涂吗?”

朱元璋听着朱小宝发火,嘴角不禁微微上扬,觉得自家大孙这模样还挺有意思。

可铁铉却被朱小宝的这番大骂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这时,铁铉才反应过来。

是啊,科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关键所在,是最公平公正的。

要是连科考都失去了公平,天下的学子会如何看待朝廷呢?

朱小宝依旧怒气未消,冷冷地说道。

“朝廷任命的每一个官员,背后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封赏的,要是交趾的书生知道科考这么容易,他们会珍惜这个机会吗?”

“少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让他们体会到做官的艰辛,就算他们做了官,又能为百姓做什么事呢?”

“国家选拔人才,是为了让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官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们为官多年,也参加过那么多次科举,你自己说说,这样公平吗?”

“咱们汉人自己都没有特殊优待,却要优待交趾那些人,合适吗?”

“我是让你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你们现在这是要把交趾人的地位抬得比汉人还高吗?”

朱小宝越说越气,最后大声说道。

“让解大绅好好反省反省!”

“以后要是再跟我说这些没脑子的话,他就别在交趾待了!朝廷有的是能人,不差他一个!”

铁铉赶忙说道。

“郎君您别生气,解大绅也是因为太想让交趾发展得更快,才会办错事,他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提的建议不太妥当……”

朱小宝看着铁铉,质问道。

“你还帮他说话?你在看交趾文书的时候,有没有认真思考过?”

铁铉垂下头来,虽然被骂得很惨,但他心里清楚朱小宝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是考虑欠妥。

于是,他小声说道。

“郎君,我知道错了。”

朱元璋咂了咂嘴,笑着对朱小宝说道。

“行了行了,大孙你也别生气了。”

“铁鼎石说得也没错,解大绅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更何况,不就是因为有你把关嘛,只要你把好关,下面的人就不敢乱来。”

朱小宝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爷子,您就别替他们说话了,这件事很严重!”

“解缙想怎么发展交趾我都支持,要钱要人,我都能给,我也知道他在那边不容易,承担了很多压力,但思想绝对不能出错,这是原则问题。”

“科考的人都要经过三次小考、三次大考,三年才选出一百多名进士,大明的官职来之不易啊!”

“解缙是个天才,考试对他来说可能不难,但天下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可能穷尽一生才能考中进士。”

“您听听解大绅提的这是啥建议,分明就是想走捷径!”

“您不是常说,治国不能走捷径吗?这个道理放在交趾同样适用。”

“咱们大明行事要端正,下面的官员思想也得正,他要是动了这些歪脑筋,说明他在下面学坏了。”

“这可不是小事,我不是故意要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对他自己也没好处!”

朱元璋听了,眼中满是欣赏。

“说得好!说得太对了!”

“咱不多言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他又开心地继续吃起饭来。

铁铉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说道。

“我待会儿就把郎君的话原原本本地带给解大绅。”

朱小宝看着铁铉一脸委屈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忍,说道。

“行了,吃饭吧。”

“你们都是我的得力助手,我不希望以后有人在背后说你们的坏话。”

铁铉听了,心里一阵感动,吸了吸鼻子说道。

“郎君的心意,鼎石明白,鼎石已经知道错了,绝对不会怨恨郎君。”

交趾的治理工作丝毫马虎不得。

朱元璋把交趾交给朱小宝管理,虽然朱小宝人不在交趾,但他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松。

他不仅要把控交趾的整体发展方向,确保交趾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还要为交趾筹集资金,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