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吕氏的教导,咱们先不争不抢

这么一想,詹徽和傅友文的眼眶突然泛红,鼻子一酸,几乎要忍不住流出泪水。

“陛下!这真是神物啊!”

“祝贺陛下!”

朱元璋平静地回应道。

“这还得归功于咱大孙。”

嘶!

又是朱小宝吗?

为何每件事都与长孙殿下有关?

这种珍奇之物,竟也是他发现的?

“臣斗胆一问,可否还有其他神器?”

朱元璋答道。

“有,但类似的神奇之物,都存在于海外。”

詹徽与傅友文略显惊讶。

近来,他们也偶尔听到《西游记》的故事,听说海外有种人参果,食用后能长生不老。

当然,这确实有些夸张。

但这长生不老,是否象征着拯救众生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也合乎情理。

而且《西游记》是朱小宝编造的,保不齐许多事物,都有其真实依据呢?

这么说来,海外可能还有更多宝物?

两人欲言又止。

朱元璋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想法。

“自古以来,海外传言颇多,秦汉时期就有许多船只远航,大明并非首例,而出海探索,展示国力,也实有好处,你们认为呢?”

詹徽和傅友文也表示赞同。

“的确!”

见状,朱元璋又道。

“只是这件事,恐怕还会遇到一些阻碍,明日朝会再详细讨论吧!”

“这土豆的种植方法也很简单,挖沟种植即可,你户部找个屯田卫所,搭建个暖棚,调节好温度,先尝试种植一些,若成功了,再向各个州府推广!”

傅友文急忙行礼道。

“微臣遵命!”

这可是个成名的好机会啊!

傅友文显得有些兴奋。

朱元璋接着说道。

“关于江南修路的资金,你们户部要尽快计算清楚,咱想知道,除去成本后,究竟还能剩下多少。”

沉思片刻后,朱元璋又补充道。

“辽东女真人希望开展茶马贸易,这件事,你去找课税司商量出一个方案来。”

“另外,北疆可以修建长城,利用北元的残余力量作为劳动力,这封奏疏上已经写有咱的批注,詹徽你拿去仔细研究一番,尽快和相关部门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詹徽连忙点头。

“微臣遵命!”

朱元璋摆了摆手。

“都退下吧。”

天色渐晚,寒风凛冽。

朱元璋起身,打算前往朱小宝的府邸,恰巧黄狗儿轻声询问。

“陛下现在就前往东宫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这才记起早上答应了东宫那边,晚上要去用膳。

“哦,走吧,你随咱一同前往东宫。”

东宫。

吕氏已经准备了几道家常小菜,恭敬地摆放在八仙桌上。

菜色都是家常便饭,半只土鸡,一盘豆腐,还有一盘青菜。

“你就陪你皇爷爷吃点菜,喝点酒,不要争抢,也不要抱怨你大哥,更不要责怪你皇爷爷,保持一颗平常心,尽你的孝道就行。”

朱允炆有些困惑。

“娘,您也想开了吗?”

江夏侯周德兴的死,让她多日来心神不宁,几乎没怎么进食。

朱允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吕氏摇了摇头,笑着答道。

“你娘闲暇时将唐史读了一遍。”

朱允炆神情疑惑的看着吕氏。

吕氏接着说道。

“你想想,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只大儿子李承乾和四儿子李泰尤为出色,在贞观初期,储君之位定是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抉择。”

“可最终呢?”

“却是那个并不引人注目的晋王李治,意外地成为了皇帝。”

“所以啊,孩子,不到最后,我们都还有机会!”

“不要对你皇爷爷耍任何心眼,也不要诽谤你的大哥,而且,你还要当着你皇爷爷的面,时常称赞你大哥。”

“只要你保持心态平和,做好自己的本分,未来的结局,谁又能预料呢?”

“你大哥现在的确很得宠,你皇爷爷也经常去找他,甚至在他那里处理政务,但这种宠爱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呢?”

“越是天天见面,越是宠爱,他一旦犯错,便会让你皇爷爷心寒,时间一长,你皇爷爷难道不会想起你的好?”

“你就默默地对你皇爷爷尽孝,不争不夺,静观其变。”

“只要你大哥稍有差池,你皇爷爷自然会想起你的好,人老了都会这样,所以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声音!”

朱允炆听着吕氏的分析,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但很快又暗淡了下来。

“母亲,我读了那么多书,连唐史都能倒背如流,但读的却都是死书。”

“而母亲却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我实在是羞愧难当!”

吕氏轻抚朱允炆的头。

“你这傻孩子,和母亲计较那么多干嘛?”

“母亲作为一个女人,最终的依靠不还是你?”

“我们是至亲,比任何人都要亲近,你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为你为谁?你和我还用得着客气?”

朱允炆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孩子,我们去外面等你皇爷爷吧!”

“你看,你偶尔送去一碗面,什么都不说,你皇爷爷不也主动来了?”

“所以啊,有时不争不夺,反而能成为最有效的竞争策略。”

朱允炆点了点头。

朱元璋手负背后,步履至东宫。

久违的造访,竟让他感到些许生疏。

朱标已故多时,朱元璋担心触景生情。

刚至东宫门前,他便见朱允炆与吕氏已在院门前等候。

“孙儿拜见皇爷爷。”

“儿媳拜见皇爷。”

朱元璋颔首,毕竟血浓于水,他从不与家人计较。

“这么冷的天,在外面等什么呢?”

朱允炆急忙解释道。

“爷爷,这院子里全是石板路,孙儿担心您会摔倒。”

朱元璋一愣,忽然感到朱允炆似乎变得懂事了,久违的微笑浮现在脸上。

“想来,咱们似是很久没有一起用餐了。”

朱允炆很是自然地扶住了朱元璋。

“不如将允熥弟弟也请来,我们一家人聚一聚如何?”

朱元璋略感惊讶地看向朱允炆,微笑地回应道。

“好啊,派人去请吧。”

不久,朱允熥也抵达了正厅。

“孙儿……孙儿拜见皇爷爷。”

朱允熥显得有些局促,与这位鲜少见面的爷爷共餐,他感到很是不自在。

紧张地行礼后,便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最末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