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阴谋再起,智慧应对
- 学历过剩?她在家政界封神
- 茂蕤
- 3887字
- 2025-06-03 09:08:28
清晨六点半,苏蘅的生物钟准时将她唤醒。
浅灰色家居服袖口沾着昨晚给小丽辅导功课时蹭的铅笔印,她对着镜子理了理微乱的发梢,转身往厨房走——今天要给小丽做南瓜小米粥配西蓝花蛋饼,小姑娘昨天说在学校学了《小松鼠的早餐》课文,吵着要吃“森林里的绿色早餐”。
厨房门推开时,晨雾般的晨光正漫过纱窗。
苏蘅的手刚搭上冰箱把手,动作突然顿住——冰箱第二层本该码放整齐的有机牛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半盒蔫巴巴的菠菜;最下层冷冻格的肥牛卷歪在角落,原本该放那里的南瓜被塞到了蔬果区,表皮还沾着可疑的水痕。
她弯腰拉开保鲜抽屉,瞳孔微微收缩。
装鸡蛋的格子倒扣着,两枚碎掉的鸡蛋混着蛋清蛋黄粘在保鲜盒底,分明是被人用力掀翻的;西蓝花和胡萝卜的位置彻底调换了,原本要做蛋饼的西蓝花此刻躺在最里面,裹着水珠的胡萝卜却堆在显眼处。
后颈泛起细微的凉意。
苏蘅想起昨夜被窝里那阵汽车鸣笛,想起赵琳工牌摔在茶几上的脆响,想起便签纸上被啤酒渍晕开的威胁——这不是意外。
“苏阿姨早!”小丽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扎着羊角辫的小脑袋探进来,“我今天要帮你打鸡蛋哦!”
苏蘅迅速扯出个笑,弯腰擦掉小姑娘沾着草莓酱的手指:“小丽今天当小军师好不好?
我们玩个’食材大冒险‘游戏——现在冰箱里的食物都迷路了,你帮阿姨看看,用现有的材料能做什么最棒的早餐?“
小姑娘立刻来了精神,踮脚扒着冰箱门研究:“南瓜在这儿!
还有胡萝卜!
妈妈说胡萝卜煮甜粥最好喝了!“她指着冷冻层,”肥牛卷可以煎吗?
不过爸爸说早上吃太腻......“
“小丽的主意太棒了!”苏蘅摸摸她的发顶,指尖在冰箱内壁轻轻一按——那里有她昨晚贴的便签,用荧光笔标着“早餐食材区”,此刻被人撕得只剩一角。
她转身从橱柜取下砂锅,“我们做胡萝卜苹果甜粥,再用剩下的鸡蛋做滑蛋,烤两片面包抹花生酱,好不好?”
“好耶!”小丽蹦跳着去拿碗,瓷碗碰撞的脆响里,苏蘅的手指在手机备忘录快速划动:记录食材变动时间、具体位置、可能的破坏手法。
她想起研究生时跟导师做家庭治疗案例,那些故意制造混乱的来访者,本质都是想用失控感证明“我很重要”——赵琳大概也是如此。
七点十五分,刘太太系着真丝睡袍下楼时,粥香已经漫满客厅。“好香啊。”她凑到砂锅前看,“胡萝卜切得好细,苹果丁也没氧化,苏蘅你怎么做到的?”
“用盐水泡了两分钟。”苏蘅盛粥的手稳得像精密仪器,“冰箱里的食材位置有点乱,临时改了菜单。”
刘先生端着公文包从楼上下来,夹着的文件袋里露出半张图纸:“乱?”他低头尝了口粥,眼睛亮起来,“比昨天的南瓜粥还甜。”
“可能是胡萝卜的糖分高。”苏蘅把滑蛋推到小丽面前,小姑娘立刻用面包蘸着吃,“不过......”她顿了顿,从围裙口袋里拿出手机,调出昨晚拍的冰箱食材摆放图,“刘先生刘太太,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屏幕上,整齐码放的牛奶、南瓜、西蓝花与此刻混乱的冰箱形成鲜明对比。
刘太太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住:“这不是......”
“昨天整理冰箱时我拍了参考图。”苏蘅声音平稳,“可能是我没标清楚区域,导致......”她没说“人为”,只垂眸看自己沾着面粉的指尖,“不过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影响早餐时间,我想提议在厨房和玄关装两个监控摄像头。
画面只有我们能看,主要是记录食材管理和小朋友活动,这样万一有什么需要追溯的情况......“
“装!”刘先生打断她,掏出手机拨给物业,“我让王经理半小时内带设备过来。
小苏,你选位置,要高清夜视的。“他转头对妻子笑,”上次张总家保姆偷拿首饰,就是监控拍清楚了。
我们装这个,既是保护你,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刘太太握住苏蘅的手:“是我们考虑不周。
你这么细心,早该想到的。“
小丽举着沾着滑蛋的面包凑过来:“监控能拍我吃早餐吗?
我要给外婆看!“
苏蘅被逗笑,眼角却有些发烫。
她想起笔记本里那张便签——“知识不该被定义,服务同样需要专业”,此刻这句话像颗小太阳,在胸腔里暖得发烫。
上午十点,安装师傅刚收拾好工具离开,苏蘅正蹲在玄关调试监控角度,门铃突然叮咚作响。
透过猫眼,她看见赵琳站在台阶上,手里提着一箱车厘子,发梢精心卷过,脸上挂着比平时甜两倍的笑。
“小苏啊,”她的声音透过门传进来,带着股热络的黏腻,“我路过附近,听说刘太太喜欢吃车厘子,特意买了点......”
苏蘅直起腰,指尖轻轻碰了碰玄关处亮着蓝光的监控探头。
她理了理围裙,深吸一口气,伸手转动了门锁。
下午三点,阳光斜照进客厅,苏蘅正陪小丽在地毯上拼恐龙拼图。
小姑娘捏着一块三角龙尾巴的拼图,鼻尖沾着铅笔灰:“苏阿姨,三角龙的角是不是这样?”
“嗯......”苏蘅的手指刚要指出正确位置,玄关的门铃叮咚响起。
她余光瞥见监控屏幕上的身影,瞳孔微缩——赵琳又站在门口,这次换了件鹅黄色针织衫,手里提着个印着“XX教育”logo的文件袋。
“小丽,帮阿姨拿块湿巾擦擦手好不好?”苏蘅轻轻推了推小姑娘,在她跑向厨房时迅速扫过监控回放:上午十点赵琳离开后,她在小区门口逗留了十七分钟,期间三次低头看手机,像是在等人。
“赵姐。”苏蘅拉开门,笑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温度,“今天怎么又来了?”
“哎哟小苏,我这不是惦记着小丽嘛!”赵琳挤进来,熟稔地脱鞋,鞋跟在玄关大理石上敲出清脆的响,“我之前带过的孩子家长给了套小学奥数题集,特意给小丽带过来——你看,还是最新版的。”她晃了晃文件袋,目光却扫过客厅里摊开的拼图,“小姑娘在玩拼图呢?
我最会教这个了,让赵阿姨陪你玩?“
小丽攥着湿巾跑回来,指尖还滴着水:“苏阿姨说拼图要自己找位置才有趣!”
苏蘅接过湿巾擦手,注意到赵琳的指甲盖泛着不自然的白——那是频繁抠东西留下的痕迹。
她弯腰整理拼图盒,声音温和:“赵姐坐呀,我去给你倒杯茶。
小丽,把赵阿姨带来的题集拿给妈妈看看好不好?
刘太太最会挑教育资料了。“
“好!”小丽蹦跳着接过文件袋,蹬蹬跑上楼。
赵琳的笑容僵了一瞬,很快又堆起来:“小苏就是细心,知道让家长把关。”
“应该的。”苏蘅端着茶回来,故意把茶杯放在赵琳与小丽之间的茶几上,“赵姐之前说带过很多孩子,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比如......“她顿了顿,”有没有孩子会因为太喜欢新玩具,悄悄藏起来?“
赵琳的手指在杯沿绞紧,杯底与玻璃茶几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哪能呢,现在的孩子都精得很......”
“苏阿姨!
妈妈说题集很好!“小丽举着文件袋从楼梯上探出脑袋,”妈妈让我谢谢赵阿姨!“
“应该的应该的。”赵琳猛地站起来,发梢扫过苏蘅的手背,“那我就不打扰了,小苏你忙......”她转身时,口袋里掉出颗水果糖,草莓味的甜香在空气里炸开。
小丽立刻蹲下去捡:“糖!”
“别吃陌生人的糖。”苏蘅抢先一步捡起,糖纸边缘印着“儿童龋齿警告”的小字,“赵姐,这糖是给小丽的?”
赵琳的脸涨得通红:“我......我自己吃的!
早上没吃早饭......“
“那更不能给小朋友了。”苏蘅把糖纸展开,里面的糖果已经有些化了,“刘太太对小丽的饮食很讲究,甜度过高的零食要饭后半小时才能吃。”她笑着把糖纸扔进垃圾桶,“赵姐下次来,我给你煮红枣粥,养胃。”
赵琳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强撑着笑:“不用不用,我先走了!”她抓起外套,玄关的监控探头在她头顶闪了闪红光。
门刚关上,苏蘅就蹲下来平视小丽:“小丽,赵阿姨给你的东西,要先给苏阿姨或者爸爸妈妈看,好不好?”
“为什么呀?”小丽歪着脑袋,“赵阿姨看起来很好呀。”
“因为苏阿姨学过,有时候大人也会不小心犯错。”苏蘅想起儿童发展心理学里的“陌生人焦虑”阶段,轻轻握住小姑娘的手,“就像上次你把蜡笔塞到冰箱里,虽然是想帮阿姨,但是会融化对不对?
大人也会有想帮忙却用错方法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帮他们哦。“
小丽重重点头,马尾辫甩起来:“我知道了!下次我先问苏阿姨!”
苏蘅看了眼时间,拿起手机给刘先生发消息。
半小时后,刘先生提着一盒积木进门,刘太太跟着从楼上下来,手里还拿着那本奥数题集:“小苏,你说的家庭合作游戏,现在开始?”
“对!”苏蘅把积木倒在地毯上,“我们要搭一座‘幸福城堡’,需要爸爸找底座,妈妈选窗户,小丽贴装饰——只有一起完成,城堡才会亮灯哦!”
刘先生蹲下来翻找最大的积木块,指尖不小心碰了刘太太的手背,两人同时顿了顿。
刘太太笑着把一块刻着“家”字的积木递过去:“这个当屋顶吧?”
“好。”刘先生的耳尖有点红,接过积木时碰到了她的指尖。
小丽举着星星贴纸爬到爸爸腿上:“爸爸,贴这里!”
苏蘅退到厨房门口,看着三人头挨头搭积木的身影。
刘太太的发梢扫过刘先生的肩膀,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是她昨天观察家庭互动时发现的:两人总因育儿分工争吵,却在共同完成任务时最默契。
晚上九点,苏蘅坐在书桌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15:02赵琳到访,携带可疑糖块;15:10诱导小丽单独接触未经验证物品;15:18异常举止(频繁看楼梯、攥紧文件袋)。
她合上本子,敲开了主卧的门。
“刘先生刘太太,今天的事我整理了份记录。”苏蘅把笔记本摊开,“赵琳两次来访时间间隔短,且携带非教育类物品,结合上午冰箱被移动的情况,我建议:第一,访客需提前报备并登记;第二,与小丽明确‘接受物品需家长确认’的规则;第三......”
刘先生打断她,指节轻轻叩了叩笔记本:“小苏,你昨天装监控,今天防诱导,比我们当父母的想得还周全。”他转头看妻子,“你说的对,专业的事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刘太太握住苏蘅的手:“我们明天就和物业说,家政人员来访必须登记。
小丽那边,我今晚就和她读《小熊的安全守则》绘本。“
苏蘅离开时,听见主卧里传来低低的对话声。
“你今天搭积木时,手是不是抖了?”
“哪有......”
“明明有。”刘太太的笑声像春天的风,“不过......我也挺开心的。”
月光透过纱窗洒在走廊,苏蘅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
明天要调整家庭互动表,增加夫妻合作任务——她听见刘太太刚才说,刘先生下周要推掉两个应酬,陪小丽去动物园。
有些改变,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