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田间小农
- 长生,从种田开始肝熟练度
- 侧脸像胡歌
- 2020字
- 2025-05-11 13:21:29
六月末,百灵坊市外围的种植区。
酷暑难耐,一名五官端正的青年走在地坎上,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时不时擦擦额头的汗珠。
“没想到修仙者也不抗热。”
杨焕轻叹一声,望了望前方金色稻田,只觉有些命苦。
这是杨焕在某个工作日睡过头,意外穿越来修仙界的第一天。
他穿到了一个同名同姓,同是牛马命的小修士身上。
甚至杨焕觉得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命更苦。
十二岁那年便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给药灵宗,从此开始了遥遥无期的种田生活。
每天为了活下去而用尽全力,每日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修行时间,完全没有空闲。
睡醒就得干活,干完活就差不多该睡觉了。
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原主终于在昨天服毒自杀,为自己长达八年的充实生活划上了句号。
杨焕在完全吸收这具身体的记忆之后也表示理解。
毕竟。
这具身体是杂五灵根的资质,想提升境界何其困难,正常情况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修行了将就十载,如今不过炼气二重,即便是在此地的灵农之中也是中下游资质。
多想无益,杨焕望了望隔壁别人家的灵田,心中有些羡慕。
隔壁灵田是一个炼气六重的灵农,人家的稻谷不光两个月前就成熟,早早收完。
甚至如今田中都已经开始培育下个季度的灵稻。
“要是嗝屁的是隔壁张大海就好了,这样还能过几天好日子。”
杨焕轻轻摇了摇头,撸起袖子开始割稻。
还有三天便是本季度上交灵米的最后期限,一共两亩灵田,前身是一颗没有收。
而三天后若是无法上交宗门规定的斤头,轻者刑罚,重则发配荒山徭役。
那时才是真的吃不饱,穿不暖,日子最后一分盼头都不见。
前身给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这也是杨焕刚穿越来便要卖命的原因。
……
“唰唰唰……”
杨焕精通的抓住一把又一把灵稻,割下扎捆放到一旁。
前进途中,他都小心的避开稻根。
收割一次后的灵稻只要留着根,就能再次生长。
不过只能利用两次,灵稻在第两次结出灵米后便是会慢慢干枯。
倒是不如韭菜顽强。
……
日光稍缓,大约半个时辰过去,杨焕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向自己手中那把光秃秃的灵稻。
【成功收获一株灵稻,修为境界加10%】
【当前境界:炼气二重(27%)】
……
杨焕满是汗水的脸上有着喜色,金手指来了!
他松开手中的灵稻,发现这些小字是显示在其中一株灵稻之上。
“收获灵稻小概率获得修为?”
杨焕若有所思,手上的动作加快了几分,金手指的出现给了他许多干劲。
很快,又是十分钟过去,一株收完的灵稻上出现类似的小字。
【成功收获一株灵稻,灵雨术熟练度+10】
【灵雨术:小成(41/100)】
“竟还能得到法术熟练度,挺全面。“
杨焕内心赞叹,拿起腰间的干葫芦,喝了一口水。
深吸一口气,有成熟灵米的淡香味入鼻,顿时神清气爽。
“一鼓作气,弄!”杨焕内心自我鼓舞一句,心甘情愿的开始埋头苦干。
恍惚间,杨焕手中的镰刀挥出残影,飞速收割着一株又一株的灵稻。
此刻的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能一口气耕五里地,这小小的两亩地他已经不放在眼里。
灵雨术,宗门传的术法,能勾动天地间的灵气强行降下灵雨。
这门法术是培育灵稻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法术。
因此熟练灵雨术对于杨焕来说很重要,是他的下半年任务达标的根本所在。
张大海以及大部分灵农,之所以进程比他快了许多,最主要原因便是灵雨术的差距。
别人施展一次灵雨术,召唤来的灵雨或是范围大,雨点大,浓度高,又或是时间久。
而他施展灵雨术不光施法慢,效果也不好。
像是小型局部降毛毛阵雨,范围小,雨点小,时间短。
总之优点是一样没有,还巧妙的结合了所有缺点。
可谓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一种天才。
……
夕阳西下,余晖将大地染红,天边也已经挂上一片片火烧云。
天地一色,很是唯美。
忙碌了大半天的杨焕将最后一把灵稻割下,灵雨术得到提升。
【成功收获一株灵稻,灵雨术熟练度+10】
【灵雨术:精通(1/300)】
灵雨术突破小成,达到了熟练程度,很完美的收尾。
在整个收割两亩稻田的过程,金手指一共触发了九次。
其中灵雨术占了六次,修为加成就出现了一次,还剩下两次加的其他小术法。
这种实实在在的反馈感,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很快,杨焕已经将灵米打出装好,灵稻会随着生长自然褪去稻壳,能省去很多的事情。
杨焕心情愉悦,将四袋灵米陆续放到推车上,哼着小曲回到自己的破小院。
四袋大米约四百斤左右,除去上缴的三百多斤还能余下七十斤左右,这足够他撑到下半年收获了。
药灵宗是个正道大宗,因此对他们还算宽容。
两亩灵田正常产量为五百到八百斤灵米,一般上交后除去口粮还有余粮可卖取灵石。
但前身因为法术不精,导致灵稻营养落后许多,这才没有余粮卖钱。
甚至每年都是如此,加上这七十斤大米,杨焕如今的全部身家也就有七十几斤大米。
前身没有存下一点遗产。
面对一穷二白的开局,杨焕其实心中更多的是庆幸。
没有金手指,他估计也很难活。
……
坊市东门口,杨焕走向一座稍显大气的府邸大门。
府邸名为百灵府。
里面住着宗门派来驻守此处坊市的外门弟子,同时也有管理他们这些灵农的人。
杨焕正是来向管事上交本季度的灵米。
“南田的二十六号小农见过尺管事,这是上半年的灵米,麻烦您过目了。”
药灵府南门看守处,一张红木桌后,一名略显富态的中年男子无聊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