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是本县户籍!本县共一千三百余户!其中本县大户不过十来户,住在城里的大户,大概不足十户!”
下午的时候,县衙的官差送来了本县的户籍。
陈青峰翻了一下,看来这嫌疑人当中就数这十户了。
所谓的大户,基本上就是本地的士绅。
毕竟这年头你要没有点功名在身,可能连家里的财富也保不住。
陈青峰要找的自然不是那种吃个白面膜都能把自己家里吃穷的主。
这年头地主和地主也有区别。
有的良田千亩,使奴唤俾。
有的一大早起来还要自己背着粪篓的下田拾粪。
陈青峰要找的就是这几户。
他看了一下,一共有九户人家。
张,王,李,赵,钱,孙,孔,崔,还有一户,则是复姓西门!
“你跟本官念叨念叨,这几户都是干什么的!”
“张家和王家是经营私塾绸缎庄的,李家是开银铺的,其余的几家则主要以种田收租为生,至于西门家!”
“他们家怎么了?”
“本县蝴蝶巷,最大的青楼就是他们家开的!”
陈青峰没想到,这个西门大官人居然是开妓院的。
一时间不禁莞尔。
不过案子发生了这么久,如果说这些女人是被熟悉的面孔骗走的,那要是这几家的话,县里应该有人能认得出来。
可问题是这些女人跟谁走了,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临清县的娼楼妓馆和别处不一样。
这里毕竟是个县,虽然说在运河沿岸,但是人口并不多,很多青楼的妓女其实并没有归属,暗娼比较多。
有一些属于是半职业的性质,简单的说,从事这一行,起码要跟本地这一行的大佬打个招呼。
一方面,赚钱的时候你得分给人家一部分,另一方面真有事儿闹出了纠纷,人家也能出面帮你撑个腰什么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女人消失之后会由妓院出面报官。
不为别的,是因为这些姑娘平日里也没少帮他们挣钱,人现在没有了,总得要个说法。
“也就是说,这些失踪的姑娘,其实平日里都是在酒楼茶肆这种地方接一些散客,然后被带走过夜的是吗!”
“是!”
“所以这些失踪的女人,那个西门大官人应该知道?”
“对!”
“那好,就把本县的西门大官人请来过堂吧!”
陈青峰一声令下,县令虽然有些为难,但只能差使手下去把人找来。
等到县令走后。
柴无忌凑了过来,然后对陈青峰问道:
“大哥,有把握吗?我觉得,八成就是这个西门大官人!”
“你能不能不要带着有色眼光看人!人家就是干这个的,而且那些女人出事之后,人家也是第一时间报的官,难道说是自己抓自己吗?”
“这个,大哥,我觉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先不要着急,把人叫过来问问再说!还有,你要是闲的没事干,帮我找一张县城的地图来!”
“地图?要地图做什么?”
陈青峰没有解释,就让柴无忌先去找地图了。
然后他翻看着这几家的户籍。
临清县这边商业也算是发达,所以这里的有钱人和其他地方只靠种地的有钱人是不一样的。
他们手上有更多的钱,正因为如此,县城的商业也因此而繁华。
……
这些资料记载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
陈青峰看的直抓狂。
不过就在这时,县令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一个白面书生。
见到陈青峰,对方立刻行了一大礼。
“在下西门荣,见过大人!”
陈青峰看着这个人,虽然说他先入为主,把对方想象成了四大名著里的西门庆。
可实际上当他见到对方的时候,却生出了几分好感。
对方面皮白皙,见到陈青峰之后也是不卑不亢,恭敬有加。
从第一印象上来说,这个人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但青楼的老板会监守自盗吗?
“我听说这些案子都是你报的!”
“是,那些姑娘跟着我吃饭,人就这么没了,总得有个人替他们向官府报案,在下只愿大人能够早日抓到凶手……”
“你是本县的大户!和本县其他大户熟悉吗?”
“只有泛泛之交!”
“这是为何?”
“我西门家操持的是贱业,哪里当得起什么大户!”
“那这临清县谁家能够称得上是首户!”
“那必然是孔家!据说他们家乃是圣人的旁支,本县有什么大事,恐怕县令大人都要和孔家商量!”
“哦!”
陈青峰正和对方说话。
突然间,柴无忌回来了,手上还拿着一张地图。
“大哥地图找来了!”
陈青峰招招手,然后就让柴无忌坐到了一旁。
然后他打开地图。
“县令大人,你还记得那几具尸首发现的地方吗?”
县令当然不记得,于是便找来了捕快很快就在地图上标明了大概的位置。
古代的地图没有比例尺。
不过也能看得出个大概。
急需尸体散布在城池的四面八方。
不过,和这些位置相比。孔家的宅子就位于整个临清县城最中心的地方。
从犯罪手法上来说。
凶手会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犯罪。
因为在心里他会本能的意识到这个地方是安全的。
所以,基本上每一起案件最后抛尸的地点,按理来说,应该和凶手的家距离差不多。
陈青峰看着地图。
只觉得这个案子简直是在给自己送人头。
“孔家都有什么人?”
陈青峰开口问道。不过县令答不上来,那个西门荣却开口说道:
“孔家人丁兴旺,住在本县的大概有四房,其中大房在外地做官,家中只有小辈儿,二房主要负责经营本地的钱庄,还有商铺!”
“三房负责乡下的田租!”
“还有一房呢?”
“还有一房是庶出,不过这一房,两年前在会试中,一举中第,目前在大名府那边,拜访名师,可能是希望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吧!”
没想到最大的和最小的两只是最有出息。
没有出息的子孙只能收收租子,做做买卖。
可惜呀,在这个读书就有一切的时代,出生在书香门第却读不好书活得该有多压抑啊?
陈青峰想到了这里,便随口问了一句。
“这个二房和三房,可有什么有出息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