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琏二叔,见过宝二叔,见过蓉大哥、见过芹大哥……”
到了贾琏跟前,贾芸一边环揖着,一边习惯性的观察着贾琏、贾蓉、贾宝玉、贾芹等人头顶的清浊二气气团。
他们几个的气团,大小也是就如鸽卵,也不见志,清浊二气之间并没有什么东西,一句话俱为碌碌无为之辈。
当然他们的气团也不尽相同,这主要体现在气团里清浊二气的比例与浊气的色彩上,这其中贾琏、贾蓉、贾宝玉、贾芹头顶的气团还是有些特点的。
贾琏、贾蓉俱是鲜艳粉红的桃瘴气,贾宝玉则是清多浊少,整个气团摇曳晃动,有飘飘欲飞之势,好在有一点浊气压低,没有飘走。
“不合俗流,离经叛道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看来清浊之间是互相有作用的,没有浊气,也就不在人间了,而没有清气可能就是让人变得昏聩……”
贾芸心里正隐隐有所悟,而在这时他突然看到贾芹、贾瑞头顶上一团黑气突然在其浊气部分内生,同时贾芸感觉到了一股阴冷的感觉向他袭来……
“这是什么情况?”
贾芸正心有所感,而这时贾琏已经懒洋洋的笑道:“芸哥儿,听说你最近发达了?”
“二叔说笑了,发达什么,只不过赚几个辛苦钱,琏二叔找侄儿有什么事?”贾芸淡淡的笑道。
只是他说话时他的举止神态已与以前的贾芸是明显的不同了,以前的贾芸见到贾琏那是满脸堆笑,一副阿谀巴结之态,现在却是云淡风轻,从容自若。
贾琏人事上伶俐,明显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而公侯之家的子弟对钱财看的实际上是比较重的!金银与权力每个时代几乎都是人人追求的,但是在他们眼中权利的最终目的还是金银。而他们有更便捷的渠道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权利,因此他们才会更看重金银这个终极目标。
也因此看到贾芸这个样子,在以金银为重的心理之下,贾琏认为贾芸是有了银子,尾巴翘起来了。
这让他心里有些不爽,也因此笑骂道:“我找你能有什么事,只是近来没见你,问一问你。原来是你小子有了银子,就忘了我这个叔叔了。”
贾琏以辈分压人,贾芸也不能反驳,只能笑道:
“二叔说笑了,我赚的银子与二叔相比不过九牛一毛,只是最近委实忙的很。改日我宴请二叔一场。”
而贾芸话音刚落,贾芹却突然笑道:“琏二叔,照我说你领了芸兄弟的心就可以了,这宴就免了吧。芸兄弟这银子赚的可不容易,给人鞍前马后的,不知要陪多少笑脸。二叔你若去了,外人还以为咱贾氏一族以此为荣呢!哈哈,芸兄弟,我说的对不对?”
贾芹阴阳怪气,含影射沙说贾芸的这桩生意丢了贾氏一族的脸。
之所以会如此却是因为嫉妒!本来大伙儿一块儿穷的好好的,偏偏你却脱颖而出了,让他心里怎么平静。
而贾宝玉毕竟灵透,闻言好奇的问道:“芸哥儿,你做的什么?”
“原来他那股黑气是这个缘故!我的感觉也是正确的。只是不知道贾瑞会出什么幺蛾子?”
贾芸自然能听出贾芹话里的弦外之音,前世的经历又让他懂得人必须自重,否则别人看你什么都不是,因此一边思忖着,一边先对贾宝玉敷衍道:“回宝二叔,侄儿只不过做些红事上的生意,为红事提供轿子、执事、骡马等事物……”
贾芸说的这些贾宝玉虽然没有见过,但也听出是服务于人的行当,在他眼里是下乘的,他又是清高的,因此闻言轻轻皱了皱犹如刀裁的英眉,说道:“芸哥儿,你何必做这个,在人跟前低三下四的。找个好好儿的事做不可以吗?”
“果然是不通世物!”
贾芸闻言,心里叹息了一声。既然不通世物,贾芸也没了与他争辩的心思,而是看着贾芹正沾沾自喜的脸,说道:“我不认为这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儿,给人援手,助人成事,人还以礼,怎么可以说是粗鄙事呢。而且人纵为粗鄙事又有何妨,孔夫子就曾经说过吾少且贱,固能鄙事,看来鄙事也不一定对人无益,芹大哥,我说的对不对?”
因为合理,说话之间贾芸全身上下自然散发着一股凛然之气,贾芹见此,气息不由一弱。
但是若是承认了贾芸的话,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在这个场合,贾芹自然是不愿意的,因此随即他便“嘿嘿”着,胡搅蛮缠的岔开了话题:“哟,芸兄弟,你这说话一套一套的,出口成章,莫不是要考秀才,哈哈哈……”
秀才只是功名起点,但贾氏一族子弟多纨绔,学业上个个都不上心,贾珠以后,更是江河日下,族中子弟多年来居然没有一个过院试的,以前的贾芸也考了两次,却是名落孙山,与贾琏、贾蓉、贾蔷、贾瑞等一样,连个县试都没有过。
因此贾芹这话不仅是转移话题,而且是暗中讽刺贾芸,让他别在他跟前掉书戴子、装蒜——都是自家兄弟,谁有几斤几两,谁不清楚谁的。
但是不论如何,贾芹的气息已经是弱了,将军之剑,不斩苍蝇,贾芸也懒得再与他争辩了,微微一笑道:“事在人为。”
不过这句话里却是包含着骨气与韧性,却正是贾氏一族子弟所缺少的东西,闻言贾琏、贾宝玉、贾蓉等不由的诧异的瞧了贾芸一眼,感觉贾芸志气可嘉!
不过随即他们就释然了,认为这不过是贾芸与贾芹斗嘴的气话。贾琏在场面上最是灵泛,感觉贾芸与贾芹要闹僵,当即喝道:“你们两个吵什么,没大没小了是不,也不看看场合。”
贾琏此时也不过十六岁,此时说这话时一副老气横秋之色。
“来了,来了,老祖宗、大老爷他们来了。”而在这时,贾菱、贾菖、贾芷等纷乱了起来。
闻声,贾芸往门口看去,只见白石甬道上,贾母为首,贾敬、贾赦、贾政、贾珍分列左右,后面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紧跟着,后面则是一群丫鬟、仆妇,正浩浩荡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