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证券法》修订草案,并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订力度之大,不仅体现在修订后的《证券法》226个条文中,只有57个条文是从2014年《证券法》中平移过来,其余169个条文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而且体现在修订后的《证券法》全面废除了核准制,引入和规定了注册制,力度之大远远超过资本市场的预期,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指明了方向。

《证券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后,中国法制出版社刘晓霞编辑即与我联系,希望编写一本指导资本市场从业人员全面理解《证券法》并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教程。自硕士阶段开始近20年致力于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研究,我对《证券法》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欣然接受了刘晓霞编辑的邀请,但同时也提出本书的编写要“慢一拍”。新法出台,赶着热点出书,是出版的常规操作,为什么要“慢一拍”?一方面,等待证券法律法规体系的全面修订。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体系以《证券法》为龙头,还包括国务院相关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相关部委的部门规章、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这些法律法规的数量之众多、内容之庞杂、修改之频繁,不是在资本市场浸润已久的“老司机”往往会在适用时误入歧途。作为龙头的《证券法》发生了力度如此之大的修订,就意味着整个证券法律法规体系要随之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和修订,“慢一拍”的目的就是要等到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完成全面的修订,这样才能完整展示资本市场真正指导实务的“行动中的法”。另一方面,“行动中的法”不仅包括法律条文,还包括司法审判中形成的裁判规则,《证券法》修订后很多裁判规则也会随之改变,“慢一拍”的目的还在于等待《证券法》修订后若干个“第一案”的出现,这样才能体现裁判规则的变化。

感谢刘晓霞编辑的理解和耐心,同意了我“慢一拍”的编写思路,得到出版社首肯后我即组织编写小组,拟定了编写计划,推动编写进行。在编写过程中,如愿等到了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全面修订的初步完成和“康某药业案”“五某建设案”等多个对资本市场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案。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全面修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慢一拍”就意味着出版不能是遥遥无期,所以选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作为完成本书的时间节点。本书名为《证券法适用精解与案例评释》,即是对以上编写思路的体现,具体来说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是条文求“新”。因为“慢一拍”,我们等到了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发行、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并购、证券公司监管等资本市场重大制度的修订,我们还等到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横空出世,我们适用的条文不仅最新,而且最全。同时,为了减少本书篇幅和全面适用,我们把本书涉及的法条全文以电子增补的形式赠送读者,便于检索。

二是适用求“精”。与其他《证券法》条文释义书仅仅只将每一证券法条文的关联法条索引出来不同,本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对如何适用这些条文进行了精辟分析,一方面解释这些法条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对具体如何适用作出解读。

三是案例求“准”。本书针对司法审判实践中主要适用的《证券法》法条准确选取了相关的典型案例,并结合法律条文来准确评释其中蕴含的裁判规则,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证券法。全书共选取了54个典型案例,主要选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包括大某联谊案、光某证券案、康某药业案、五某建设案等,基本涵盖了司法裁判主要适用的法律条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书由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汪灏博士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并任主编,上海金融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审判团队负责人周荃博士、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干瑜静董事长任副主编,初稿各章分工如下:汪灏(第一章);周荃(第二章);干瑜静(第十四章);余水莲(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三章);李盼(第六章、第九章);张翔(第五章、第八章);吴荆斯(第二章、第七章、第十二章);焦祎晨(第四章),初稿完成后周荃、干瑜静协助汪灏审读统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上海金融法院等单位为案例选取提供了大力协助。本书也是2021年度西华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的阶段性成果,西华大学2020级、2021级法律硕士在《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商法学》等课程中,使用了本书选取的相关案例,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并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本书的设计和写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对所有给予本书帮助支持的单位和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主编邮箱:632659143@qq.com。

汪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