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为伊解难

第36章 为伊解难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李元妃怒目圆睁,胸口剧烈起伏,周围尽是她盛怒之下砸坏的杯盏、花瓶,碎片散落一地,折射出冷冽的光。

今日,杨国忠的夫人裴柔前来拜见,带来的消息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痛了李元妃的心。

她得知,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李牧竟已回到李家,而这一切背后的主谋,竟是杨玉环。

李元妃心中清楚,裴柔此番前来告知此事,无非是想借她之手,对付杨玉环,让她当这个出头鸟。

但即便洞悉了裴柔的心思,李元妃对杨玉环的恨意却丝毫未减,反而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得更加旺盛。

“杨玉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背后搅弄这些阴谋诡计,当真以为我李元妃好欺负不成!”

李元妃咬牙切齿地低语,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她在宫廷中摸爬滚打多年,见惯了各种明争暗斗,岂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在李元妃眼中,杨玉环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竟敢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对她在意的弟弟下手,这无疑是对她权威的公然挑衅。

“哼,既然你如此不知死活,那本宫就好好治治你,让你知道在这长安城,究竟谁才是能掌控局势的人!”

李元妃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她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飞速盘算着该如何对付杨玉环,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她的决心与狠辣。

丫鬟们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地收拾着满地的狼藉。

破碎的瓷器被一片片捡起,华丽的绸缎被抚平褶皱,她们的动作又快又轻,仿佛稍重一点就会再次点燃李元妃的怒火。

好不容易将残局收拾妥当,外头突然传来一阵高亢的高喊:

“皇上驾到!”

李元妃原本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脸,瞬间如同换了一副面具。

只见她嘴角迅速勾起一抹温婉的笑容,眼中的狠厉与愤怒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柔顺与欢喜。

她莲步轻移,身姿婀娜地朝着殿门快步迎去。

“皇上,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让人通传一声,臣妾都没来得及好好准备。”

李元妃娇嗔着,声音如同黄莺出谷,清脆悦耳。她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眉眼间满是对李隆基的亲昵与依赖。

李隆基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他伸手轻轻扶起李元妃,说道:

“爱妃不必多礼,朕今日处理完政务,便想着来看看你,不想打扰到爱妃了。”

李元妃依偎在李隆基身旁,柔声道:“皇上能来看臣妾,是臣妾的福气,怎会是打扰呢。”

说着,她眼神示意丫鬟们上茶,又与李隆基一同在榻上坐下,开始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起来,仿佛刚才那盛怒的模样从未出现过。

暮霭四合,夜色似浓稠的墨砚,倾泼而下,缓缓淹没了世间万物。

杨府内,杨玉环独坐于铜镜前,屋内烛火摇曳,将她的身影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她望着镜中略显憔悴的自己,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

明日,她便要入宫面见李元妃,这场会面,她心知肚明,必定是一场恶战。

李元妃来者不善,背后又有李侍郎家族势力以及帝王恩宠加持,而自己虽有些手段,但要应对如此强劲的对手,着实棘手。

她轻轻转动手中的珠钗,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飞速运转,思索着应对之策。

是先发制人,主动表明立场?还是以退为进,佯装无辜?可无论哪种方法,似乎都难以保证全身而退。

她深知,一旦应对不当,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整个杨家也可能因此遭受牵连。

窗外,微风拂过,吹动窗棂发出“嘎吱”声响,仿佛也在为她的处境发出无奈的叹息。

与此同时,林肆忠在将军府中得知了杨玉环即将入宫面见李元妃的消息。他剑眉紧蹙,深知此次入宫对杨玉环而言,犹如羊入虎口,危险重重。

身为将军,他虽手握重兵,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但宫廷之内,规矩森严,他绝不可贸然入宫。

即便心急如焚,也只能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苦思对策。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的姑姑——林贵妃。林贵妃久居宫中,深谙宫廷权谋之道,且在后宫颇具威望。

虽说平日里,他因不喜宫廷的繁文缛节和复杂争斗,甚少与姑姑接触,但此刻,为了杨玉环,他决定放下心中芥蒂,向姑姑求助。

他深知,以姑姑的为人和对他的疼爱,这点小忙,林贵妃想必会出手相助。事不宜迟,林肆忠立刻修书一封,将杨玉环的处境详细说明,并恳请姑姑在宫中照拂一二。

写好信后,他选派了一名最为得力、轻功极佳的心腹侍卫,命其务必以最快速度将信送入宫中,交到林贵妃手中。

侍卫领命而去,林肆忠站在书房窗前,望着那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姑姑能及时收到信件,并施以援手,让杨玉环能平安度过此次危机。

林贵妃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身旁宫女正轻轻为她捶腿。

当贴身女官将林肆忠的书信呈到她面前时,她微微挑眉,露出几分诧异。展开书信,刚看了几行,便忍不住嫣然一笑。

“也不知道那个杨玉环有什么魅力,让这小子竟然给自己写信,想来这还是第一次。”

林贵妃轻声呢喃,眼中满是玩味。

信上的字迹略显潦草,行文间毫无往日的沉稳,可见林肆忠当时下笔是何等心急如焚。

林贵妃细细读完书信,知晓了杨玉环即将面临的困境。她轻轻放下书信,手指在榻边有节奏地敲击着,心中暗自思忖。

林肆忠自幼性格坚毅,极少求于人,此次为了杨玉环,竟这般焦急,可见这女子在他心中的分量。

“罢了,既然这小子开了口,本宫便帮他这一回。”

林贵妃轻抿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她唤来女官,在其耳边低语几句,女官连连点头,而后匆匆离去。

林贵妃重新靠回榻上,目光望向窗外的宫墙,心中默默想着,这杨玉环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能让向来清冷自持的侄子如此上心。

她倒是有些好奇,想要看看,这女子能否在李元妃的刁难下,巧妙应对,顺利过关。

第二日,晨曦微露,长安城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杨玉环便已起身,精心地梳妆打扮。

她挑选了一件淡粉色的宫装,裙摆绣着细腻的流云花纹,行走间仿若云卷云舒。发丝轻挽,斜插一支白玉簪,简约而不失典雅。

一切收拾妥当,她步出杨府,门外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夫见她出来,恭敬地掀起车帘。

杨玉环微微颔首,轻提裙摆,踏入车内。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车内,杨玉环闭目养神,心中却在不断梳理着应对李元妃的策略。

她深知,今日入宫,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关乎着自己和杨家的命运。马车一路前行,离皇宫越来越近,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也愈发急促。

当马车缓缓驶入宫门,那朱红色的高大宫门在她眼前缓缓打开,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仿佛预示着今日这场会面必将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