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起疑探虚实

第13章 起疑探虚实

“那就好那就好!”

杨玄琰如释重负,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杨玉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爹只是担心你,如今这世道复杂,人心难测。林将军身份特殊,与咱们家门第悬殊,爹怕你万一……唉,总之,你能明白就好。”

杨玉环微微点头,乖巧地说道:

“爹,女儿明白您的苦心。您放心吧,女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然而,她心中却在暗自思索林肆忠的种种举动,虽嘴上对父亲这般说,可林肆忠那一次次及时的援手,又怎会毫无缘由?只是此刻,她也无暇细想,杨国忠带来的危机才是她当下最需应对的难题。

林肆忠离开杨府后,神色凝重,深知杨国忠不会轻易罢手,杨玉环的处境依旧危机四伏。他立刻招来自己的心腹,低声吩咐道:

“从现在起,你们几个轮流盯着杨府,务必时刻关注杨姑娘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杨国忠那边有什么动作,或是杨府出现紧急情况,立马回来通知我,一刻都不许耽搁!”

心腹们齐声应道:

“是,将军!”

旋即迅速领命而去,各自奔赴安排好的监视地点。林肆忠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担忧。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定要护杨玉环周全,绝不让杨国忠的阴谋得逞。

与此同时,杨国忠端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神色悠然。然而,当探子来报林肆忠竟去了杨府,他的动作猛地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狐疑。

“林肆忠与杨玄琰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干系,怎么会突然拜访杨玄琰?”

杨国忠喃喃自语,心中顿感事有蹊跷。林肆忠身为大将军,手握兵权,向来与杨玄琰这样的普通官员鲜有往来。此次突然到访,绝非偶然。

杨国忠不禁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他心想,难道林肆忠也掺和进了杨玉环的事情?若真是如此,事情可就愈发棘手了。他冷冷吩咐:

“去查,给我仔细查林肆忠去杨府的一举一动,他与杨玄琰、杨玉环都说了什么,一个字都不许漏!”

探子领命匆匆而去,杨国忠望着门口,眼神阴沉,心中暗暗盘算着应对之策。

没过多久,前去探查的探子匆匆返回,踏入杨国忠所在的书房,毕恭毕敬地禀报道:

“大人,已查明。林肆忠此次前往杨府,确实是为了军中小事。听闻是军中粮草调配的文书需杨玄琰过目,故而亲自到访。”

杨国忠眉头紧皱,满脸狐疑

“粮草调配文书?竟需他这大将军亲自跑一趟?杨玄琰不过是个小官,何德何能让林肆忠如此兴师动众?你可探听得真切?”

探子赶忙低头,惶恐说道:

“大人,小的再三打听,消息千真万确。林肆忠与杨玄琰交谈不过片刻,便匆匆离去,未提及其他事宜。”

杨国忠缓缓踱步,摩挲着下巴思忖。虽探子如此回报,可他依旧觉得此事透着怪异。林肆忠向来行事果决,若仅是普通的粮草文书,大可差人送来,何必亲自前往杨府。难道这背后另有隐情,是林肆忠故意放出的烟雾弹?想到这,杨国忠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继续盯着,一有动静,立刻来报!”

他绝不相信,林肆忠与杨府的往来,仅仅如此简单。

杨国忠在书房内,焦急地来回踱步,他眉头紧锁,嘴里不住地嘟囔着:

“林肆忠到底在搞什么鬼?和杨府究竟有什么勾当?”

就在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裴柔莲步轻移,端着一盏冒着袅袅热气的茶走进来。她身着华服,身姿婀娜,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轻声说道:

“夫君稍安勿躁!瞧您急成这样,先喝口茶,缓缓神。”

裴柔将茶盏轻轻放在桌上,莲指微抬,示意杨国忠过来。

“夫君,您这般着急,于事无补。依妾身看,林肆忠突然拜访杨府,说不定真如探子所言,只是偶然。即便其中另有隐情,咱们不妨从长计议,切不可自乱阵脚。”

她的声音温柔舒缓,试图安抚杨国忠那颗烦躁不安的心。

杨国忠狠狠瞪了裴柔一眼,不屑地啐道:

“妇人之仁!你懂什么!林肆忠此举必定暗藏玄机,若不尽快弄清楚,我这计划如何推进?万一他与杨府勾结起来,坏了我的大事,你担待得起?”

说罢,他继续烦躁地踱步,双手背在身后,紧紧握拳,骨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裴柔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身躯一颤,眼中闪过一丝委屈,但她很快镇定下来,依旧轻声劝道:

“夫君,妾身知晓您的宏图大计。只是如今毫无头绪,急躁也无用。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再多派些人手去探查,说不定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她深知杨国忠此刻正在气头上,只能好言相劝,以免他因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断。

裴柔柔弱的声音瞬间吹散了杨国忠心头的几分躁怒。他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嘴角微微上扬,走上前亲昵地搂住裴柔的腰肢,脸上露出一丝歉意,说道:

“夫人,刚才是为夫太着急了,一时失了分寸,你别往心里去。今天晚上为夫好好陪你。”

裴柔听到这话,脸上顿时泛起一片娇羞的红晕。她微微低下头,声音软糯得轻唤一声:

“夫君...”

那声音带着几分嗔怪,又含着无尽的柔情蜜意,仿佛能将这书房内残留的紧张与烦闷都化作绕指柔。

杨国忠看着裴柔这娇羞模样,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忍不住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笑道:

“有夫人这般善解人意,实乃为夫之幸。待此事了结,定不负夫人。”

说罢,两人相拥而立,气氛变得旖旎而温馨,与方才杨国忠独自踱步时的焦虑烦躁判若两个场景。

夜幕深沉,烛火摇曳,昏黄的光在雕花的铜镜上跳跃。杨玉环坐在铜镜前,对着镜中的自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气息里满是无奈与惆怅。

“小姐,你这是怎么了?”夏桃原本正整理着一旁的衣物,听到这声叹息,赶忙走上前来,脸上写满了担忧。

杨玉环微微侧头,看着夏桃,眼中满是困惑与不甘,问道:

“夏桃,你说为何女子不嫁人,就会遭到别人的唾弃呢?”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铜镜边缘轻轻划动。

夏桃微微低下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小姐,这世间的规矩向来如此,大家都觉得女子到了年纪就该嫁人,相夫教子,似乎这才是女子该走的路。旁人的眼光,也总是盯着这些。”

夏桃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咬了咬嘴唇,眼神里透着对这既定规则的无奈。

杨玉环微微皱眉,眼神坚定地望向铜镜,仿佛在与镜中的自己对话

“可我不想就这样,顺着他们给我安排的路走。我想有自己的选择,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仅仅因为我是女子,就不能有不一样的人生吗?”

她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夏桃看着自家小姐,心中满是心疼与敬佩

“小姐,我知道你和别的姑娘不一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这世道艰难,要打破这些规矩,怕是不容易。但不管怎样,奴婢都会一直陪着小姐,支持小姐的决定。”

夏桃说着,目光坚定地看着杨玉环,眼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

杨玉环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夏桃,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

“如若我告诉你我也想像武后那般呢?”说完,她紧紧盯着夏桃,观察着她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