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屬奉詩》一首 南朝齊 王寂

題解:王寂,字子玄,琅琊臨沂人,好文章,讀《范滂傳》,未嘗不嘆悒。王融被殺後,賓客多歸之。建武(494—498)初,欲獻《中興頌》,兄曰:“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静,將恐貽譏。”寂乃止。位秘書郎,卒時年僅二十一。到太傅,即到溉。竟陵王,即蕭子良。此詩乃作者与第五兄王揖、到溉和蕭子良僚屬等的奉和詩,讚美大齊賢才齊集,以到溉和竟陵王爲代表的君子輔佐國家,君臣和諧。最後寫唱和之場景,時當深秋,詩酒流連,詩人自陳心迹,希望能得貴人提拔以濟世用。此篇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齊詩》卷五。

蘭馥春林,松貞秋坂。[1]匪霜匪風,寧高寧遠。[2]玉華彼川,琛先兹巘[3]。至德綢繆,嘉英繾綣。[4](其一)

西周擇才,東京得士。明明大齊,顯允君子[5]。芳華早照,徽聲夙美[6]。如彼招摇,不功而峙[7](其二)

天遥漢遠,日華月麗[8]。彦無沉隱,賢豈幽滯。[9]如蘭斯芬,如花斯蒂[10]。臣實有恭,皇亦有憓[11](其三)

周旦綿邈,漢光遥緬。[12]左右匡弼,朝夕臺鉉。[13]嘉王副兹[14],聲邁前典。誰奉神軒[15],匪德無踐。(其四)

寒林汎月[16],霜峰淡烟。濁樽湛淡,清調連綿。[17]顧尋出處,中襟閔然。[18]曷爲贊仰,敢獻微篇。[19](其五)

【注釋】

[1]蘭馥:蘭香。坂:山坡,斜坡。

[2]匪:同“非”,表否定。寧:豈,難道。

[3]巘,讀音yǎn,大山上的小山。

[4]綢繆:情意殷切。李陵《與蘇武詩》:“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繾綣,讀音qiǎn quǎn,感情深厚,難舍難分。《詩·大雅·民勞》:“無縱詭隨,以謹繾綣。”

[5]顯允:英明信誠。《詩·小雅·采芑》:“顯允方叔,伐鼓淵淵。”

[6]徽聲:美好的聲譽。

[7]招摇:山名。《山海經·南山經》:“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摇之山。”峙:直立,聳立。

[8]日華:太陽的光華。謝朓《和徐都曹》:“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

[9]彦:有才學的人,賢士。《爾雅》:“美士爲彦。”幽滯:隱淪而不用於世。《後漢書·董卓傳》:“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10]蒂,讀音dì,花果等草本植物生長出來的地方,花葉或瓜果與枝莖連接的部分。

[11]憓,讀音huì,同“惠”,恩惠,給人好處。

[12]周旦:姬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發之弟,輔佐武王,製禮作樂。《尚書·大傳》稱他:“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成王。”綿邈,讀音mián miǎo,亦作“緜邈”,遼遠,長久。左思《吴都賦》:“島嶼綿邈,洲渚馮隆。”劉逵注:“綿邈,廣遠貌。”漢光: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東漢開國皇帝,開創“光武中興”。遥緬:遥遠。

[13]匡弼:糾正補救,匡正輔佐,一般指臣下對君王的輔佐。蔡邕《琅琊王傅蔡朗碑》:“驕盈僣差,或蹈憲理,非弘直碩儒,莫能匡弼。”鉉,讀音xuàn,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晋書·韓伯傳》:“王湛門資臺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

[14]嘉王:指竟陵王。副:相稱,符合。

[15]軒:古代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

[16]寒林:秋冬的林木。陸機《嘆逝賦》:“步寒林以凄惻,翫春翹而有思。”汎:漂浮的樣子。

[17]濁樽:濁酒,未濾的酒,較混,相對清酒而言。湛淡:湛澹,清澈。張載《蒙汜池賦》:“麗華池之湛淡,開重壤以停源。”清調:古代絲竹樂的合奏形式,源於漢樂府。連綿:連緜,接連不斷。

[18]出處:出仕及退隱。中襟:心中;胸懷。陶淵明《閒情賦》:“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閔然:憂傷貌。

[19]贊仰:稱讚敬仰。微篇:謙詞,指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