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重时间系统

作为小说的诗学因素,叙事所采用的时空构架是所有经典作品不可或缺的艺术基石,《卡拉马佐夫兄弟》亦如此。小说的谋篇布局大体采用了线性时间的结构方式:以介绍卡拉马佐夫家的成员为开端,以日趋激烈的父子冲突导致弑父事件的发生为高潮,以审判德米特里和伊留莎的葬礼为尾声。但在线性时间的大框架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如同一个技巧高明的电影剪辑师,通过若干文学镜头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压缩、拉长或并置来完成对人性的深海航测。这些处理在作家所处的文学时代极具有先锋性,20世纪文学中常见的时空倒置、压缩变形等手段在这部小说中已屡见不鲜。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各种艺术手段构建的叙事时空,显然有别于后世文学家出于“影响的焦虑”而进行的技巧实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采用传统的时间叙事去详加记叙卡拉马佐夫家成员从幼年到成年的经历,而是直接以德米特里要求家庭开会解决他继承母亲遗产问题作为引子,将若干个人物集中在这个时空聚合点上,描写他们彼此之间的意识争斗和随之而来的情节事件。巴赫金就此点明作家是将思想意识的展现放置在时间横断面的空间上,较为清晰地论证了作家观察和叙述的空间化特点,但是巴赫金忽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时间因素,并不因为空间化倾向而消弭不见。事实上,《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时间和空间如此紧密地共存于人物塑造中,即使将创作视线聚焦于一个历史时间的横剖面上,所有人的精神发展和事件演绎也都指向着时间中的未来。这就需要我们关注时间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究竟以什么样态存在于叙事中,以及这种样态所造就的叙事意义。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间艺术特征就在于:以多重时间系统来架构情节布局、呈现各类形象精神意识的发展轨迹。这一时间系统含有三个层次——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人物心理的“瞬间”,尘世时间与彼岸时间。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艺术搭配支撑起小说的叙事框架,是情节运行的艺术载体,成为小说时间艺术的表层;人物心理的“瞬间”是时间艺术的中层,着重展现形象心灵的变化,起到预示情节发展、熔铸作家风格的功能;尘世时间与彼岸时间则分别对应物性现实的短暂有限与灵性理想的无限永恒,是小说时间艺术的核心层,隐含着作家对双重世界的感悟体验。在三个时间层级中,表层与中层都指向核心层,它们均服务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文学探索人性之谜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