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连猪圈都不如

姜晚愣在原地,顾言的话像一块烧红的炭,烫得她心口发疼。

她垂下眼睛,不敢直视他灼热的目光。

“顾知青,你别开玩笑了。“姜晚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今天的事,谢谢你。但那只是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顾言眉头紧锁,上前一步,“姜晚,看着我。你觉得我是那种随便拿姑娘名声开玩笑的人吗?“

姜晚抬起头,对上顾言那双清澈坚定的眼睛,心跳顿时乱了节奏。

她慌忙别过脸去:“不是...我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怕连累他?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还是只是不敢相信幸福会来得这么突然?

顾言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轻轻叹了口气:“姜晚,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

“可我在乎!“姜晚突然提高了声音,“顾言,你是城里来的知青,不懂我们农村的事。那些闲话能杀人!“

顾言怔住了。

他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城里,自由恋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

“那你想怎么办?“他放柔了声音,“总不能还回那个家吧?“

姜晚摇摇头:“村东头有我爷奶留下的老房子,虽然破旧,但收拾收拾还能住人。“

“那老房子?“顾言眉头皱得更紧,“我路过看过,屋顶都塌了一半,怎么住人?“

“总比没有强。“姜晚固执地说,“我现在就去收拾。“

顾言看着她倔强的侧脸,知道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她。

他沉吟片刻:“这样吧,天色不早了,今晚你先去知青点住一晚,明天我帮你一起收拾老屋。“

姜晚刚要拒绝,顾言已经抢先道:“别急着说不。天快黑了,你一个人去那破房子太危险。就当...就当是朋友之间的帮忙,行吗?“

朋友。

这个词让姜晚心里既温暖又酸涩。

点了点头:“那...就一晚。“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知青点,刻意保持着距离。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始终没有交叠在一起。

知青点是一排低矮的砖房,门前种着几棵杨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

其实其他知青都去县里开会了,院子里静悄悄的。

顾言打开最边上那间屋子的门:“这是空着的宿舍,平时用来放农具的。有点乱,但床铺是干净的。“

姜晚站在门口,有些局促:“我...我就坐一会儿,天黑了就走。“

“姜晚。“顾言无奈地看着她,“这里没人,你不用这么拘谨,明天一早,我帮你去修缮老房子。“

姜晚咬着嘴唇不说话。

顾言叹了口气,从柜子里拿出一套干净的被褥:“你先休息,我去弄点吃的。“

“不用了!“姜晚连忙说,“我不饿。“

话音刚落,她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

姜晚顿时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顾言忍俊不禁:“看来你的肚子比你会说实话。“

他笑笑,“等着,很快回来。“

姜晚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她小心翼翼地坐在床沿,打量着这间简陋的屋子。

墙上贴着几张报纸,角落里堆着几把锄头,一张木桌上放着几本书和一盏煤油灯。

她好奇地凑近看了看那些书,《机械的奥秘》...都是她不懂的。

姜晚的指尖轻轻抚过书脊,仿佛触摸到了顾言的另一面。

没过多久,顾言端着两个两碗面回来了。

一进门就看见姜晚站在桌前,专注地看着他的书。

“对机械感兴趣?“他放下面问道。

姜晚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我...我就是随便看看。“

顾言把面递过去:“趁热吃吧。“

面条很简单,几根青菜添了色,上面还卧着一个荷包蛋。

姜晚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像样的饭菜了,她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吃太快会显得没教养。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顾言笑道,把自己碗里的鸡蛋也夹给她,“多吃点,你太瘦了。“

姜晚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这样被人关心的感觉,她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吃完饭,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姜晚起身告辞:“谢谢你,顾知青。我该走了。“

“这么晚了,你去哪儿?“顾言拦住她,“不是说好在这里住一晚吗?“

姜晚摇摇头:“被人看见不好。村东头不远,我...“

顾言无奈,但也无可奈何。

她说得对,万一别人误会,她又被人说三道四的。

“我送你。“顾言不容拒绝地说,“至少让我送你到门口。“

两人踏着月光,沿着田间小路慢慢走着。

夜风微凉,带着稻谷的清香。

姜晚抱着母亲留下的医药箱,心里既忐忑又踏实。

“到了。“姜晚在一座低矮的土坯房前停下,“就是这里。“

顾言借着月光打量这座老屋——墙壁斑驳,屋顶的茅草已经稀疏,木门歪斜地挂在门框上,发出吱呀的声响。

这哪里是能住人的地方?

“姜晚,这不行。“他坚决地说,“太危险了。“

姜晚却已经推开门走了进去:“我小时候常来这里玩,很熟悉。没事的。“

屋内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墙角结满了蜘蛛网,一张破木桌缺了条腿,斜靠在墙边。

最可怕的是屋顶的大洞,月光直直地照进来,像一只窥探的眼睛。

“绝对不行!“顾言一把拉住姜晚的手腕,“今晚你必须跟我回知青点!“

姜晚挣开他的手:“顾言,这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

“家?“顾言环顾四周,“这连猪圈都不如!“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月光下,姜晚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顾言急忙道歉。

“你说得对。“姜晚轻声说,“这确实连猪圈都不如。但它是我的选择。“

顾言哑口无言。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城乡之间的鸿沟。

在他眼里无法忍受的环境,对姜晚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至少让我帮你收拾一下。“他最终握了握拳头,妥协道。

姜晚摇摇头:“已经很晚了,你回去吧。被人看见...“

“又是怕被人看见!“顾言突然火了,“姜晚,你就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吗?“

姜晚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顾言,你可以不在乎,因为你是城里人,迟早要回去。但我呢?我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顾言头上。

他这才明白姜晚的顾虑有多深,她不仅要考虑现在,还要考虑未来。

在这个封闭的小山村,一个女人的名声几乎决定了她的一生。

“我明白了。“顾言深吸一口气,“但答应我,如果遇到危险,立刻来找我,好吗?“

姜晚点点头:“嗯。“

顾言不放心地又看了看漏风的屋顶和摇摇欲坠的墙壁,突然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姜晚肩上:“晚上冷,别着凉了。“

姜晚想拒绝,但外套上残留的体温让她舍不得脱下来。

她低声道了谢,看着顾言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这一夜,姜晚蜷缩在墙角,听着屋顶茅草的沙沙声和老鼠窸窸窣窣的动静,怎么也睡不着。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心里乱糟糟的。

殊不知顾言就一直在屋外守着。

顾言的话在她脑海中回荡:“你就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吗?“

她当然在意。

在这个村子里,流言蜚语能毁掉一个人。

她见过太多例子。

那个因为被传偷汉子而投河的刘寡妇,那个因为被说手脚不干净而找不到媳妇的李家小子...

天蒙蒙亮时,姜晚就起来了。

她找了一把破扫帚,开始打扫屋子。

灰尘呛得她直咳嗽,但她没有停下。

这是她的新生活,再苦再难也要自己扛。

太阳完全升起时,姜晚已经清理出一小块干净的地方。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正准备继续干活,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

“姜晚?你在里面吗?“是顾言的声音。

姜晚赶紧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整理了一下头发才去开门。

顾言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小伙。

“这是...“姜晚疑惑地看着他们。

“我请了半天假,带人来帮你修房子。“顾言笑着说,指了指身后的两人,“这是小王和小李,都是知青点的。“

姜晚又惊又喜,但随即又担心起来:“这...这太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小王爽朗地说,“顾哥说了,你是他...呃...“

他看了顾言一眼,识相地改口,“你是他朋友嘛!“

小李已经撸起袖子开始检查屋顶:“这屋顶得重新铺茅草,不然下雨就麻烦了。“

顾言把布包递给姜晚:“给你带的早饭,趁热吃。“

姜晚接过布包,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馒头和一个煮鸡蛋。

她的眼眶又红了,赶紧低下头:“谢谢...“

接下来的半天,三个男人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

顾言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些木板和茅草,小王和小李负责修补屋顶,他则修理门窗。

姜晚也没闲着,一边打扫一边给他们打下手。

傍晚时分,房子已经焕然一新。

屋顶的漏洞补好了,门窗也不再吱呀作响,地上铺了干净的稻草,角落里还搭了一张简易的床。

“这下总算能住人了。“顾言擦了擦汗,满意地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姜晚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真的太谢谢你们了...我...“

“别说客气话。“顾言打断她,“对了,我还带了点东西给你。“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盐、火柴、蜡烛,还有一些常用药。“

又拿出一个小铁锅,“这个旧了点,但还能用。“

姜晚看着这些东西,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对她来说却如同珍宝。

“顾言...“她哽咽着说,“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顾言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泪水:“还不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都说了是他的人了,他不对她好对谁好。

小王和小李憋笑,识趣地退到屋外,把空间留给他们。

“可是...“姜晚还想说什么,顾言却轻轻按住她的唇。

“没有可是。“他认真地说,“我知道你有顾虑,我们可以慢慢来。但请你相信,我是真心的,昨天说过的话,都是作数的。“

姜晚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茫然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

小王匆匆跑进来:“村长往这边来了!“

顾言和姜晚对视一眼,都走了出了。

果然,没过多久,村长洪亮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姜晚,我就不在两天,你咋个就闹出那么大的事来。“

话音落,见门口整整齐齐站着三个知青,村长都懵了。

“呀?你们几个知青娃娃咋个也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