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人类的绝世武功一直是公开的

庄国栋絮絮叨叨的跟陆航聊了许多。

他对于轨道伙伴组织如今科技进展缓慢、登月营地遥遥无期的形势,感到一种前途未卜的忧虑。

陆航一直认真的听着,他很能理解对方的心情。

大夏挤在美利加、苏里安两个超级霸主的太空竞赛中,于夹缝里生存。

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打破更多的科技壁垒,解锁登月的科技树。

每晚一天登陆月球,两个大流氓就多搬运一天月球的物资。

“而一切科技的进步,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

“自齐奥尔科夫斯基以来,人类学会了用微积分构建出火箭的飞行轨迹,用概率学去规避数以亿计的太空碎片,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去描述液氧煤油的燃烧。”

“还学会用卡尔曼滤波实现卫星毫秒级的导航偏差,用黎曼几何规划出引力弹弓轨道,用数论加密无线电信号……”

庄国栋用一种充满神圣的语气描述着,

“一个精通数学的航天工程师,在大夏最需要登月的时候,胜过十个陈景闰!”

“可以说,数学既是发射架上冰冷的约束条件,也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中炽热的燃料释放。”

“陆航,那么我问你,你觉得数学最大的魅力,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拓扑学这些奥妙无穷的公式吗?”

听到庄教授严肃认真的提问,陆航下意识坐直了身板,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他说:“假如数学公式是一把锋芒毕露的剑刃,那么数学思想则是隐藏在背后的剑鞘。我认为数学背后的思想,要比理论公式更重要。”

庄国栋会心一笑,点了点头道:“有点意思,继续讲。”

陆航见状,便大胆的直抒己见,

“就像牛顿的三大定律,作为经典力学的基础,早在17世纪就提出来了。”

“而直到20世纪,齐奥尔科夫斯基才根据这些公式,天马行空的提出了火箭的想法。”

“也是人类首次意识到,利用三个牛顿定律的微分方程,就能将百吨、千吨的庞然大物送入太空!”

“整整三个世纪,这堆数学公式就活生生的摆在人类面前,却只有齐奥尔科夫斯基悟出了火箭的真理,这是值得每个科学家深思的问题……”

庄国栋赞道:“说的没错。”

“同样地,黎曼猜想在一串ζ函数的零点分布中,无意中预言了素数狂野的秩序。”

“爱因斯坦推导出了举世震惊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但这串公式的背后,关于‘时空弯曲’的想象才是光锥之外的真正奇迹。”

“所以我认为一个科学家的思想,远比理论公式更重要,更具魅力!”

“函数和公式只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而人的思想,才是决定火焰能烧多高的关键……”

听到这里,庄国栋不禁畅怀大笑,“很久没遇到这么对胃口的学生了,你小子是一块璞玉!”

他端起搪瓷缸子灌了口茶水,讲道:

“这也是我想告诉给你的,不要以为掌握了轨道力学、微积分和解析几何,就能当一名合格的航天工程师了。”

“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去超越数学,观察它们、掌控它们,寻找到还没有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寻找尚不存在的运算。”

“具备这种思维的工程师,才有资格带领人类离开地面、遨游太空,绕着地球公转、绕着太阳公转,甚至有望在一百年后……冲出太阳系!”

办公桌前,一老一少的谈话声,以及时而爆发的爽朗笑声,听得隔壁办公室的朱阅、周茉,以及角落的蒋松都艳羡不已。

办公楼五层空了好几间屋子,于是庄国栋就把隔壁的一间也从后勤要了过来,给研究生弟子们当课题室。

周茉探头探脑的扒着门听了会儿,然后嘟着嘴巴回来,

“庄老师平日里见我们总板着张脸,怎么一到陆学弟,就变成和蔼可亲的小老头了?”

朱阅似乎并不意外,说了一句,“恐怕因为陆学弟酷肖一位故人啊。无论谈吐、天赋、见识,都已经神似七八分,难怪庄老师会这么器重他的。”

蒋松充满好奇的支楞起耳朵。

果不其然,周茉缠着朱阅追问起来,“到底是谁呀,朱师兄你就别卖关子啦……”

见状,朱阅只好透露出一桩鲜为人知的秘辛:

“你们都知道庄老师有个极其出息的弟子,也就是咱们的二师兄、现在的丠斗工程总师刘徽吧?”

周茉激动的点头,“当然知道!”

“难道你们不好奇,大师兄去哪儿了吗?”

见周茉一脸茫然,朱阅便如实道出了真相,

“你们的大师兄叫罗阳,他是庄老师收的第一位研究生弟子,二人年龄相差仅有6岁,与其说是师徒,倒不如说更像是知己。”

“庄老师拥有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可以将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问题,形象的表达出来,并指出其中的漏洞。”

“而罗阳是一位数学天赋极高的学生,能通过推导一行又一行复杂的公式,来对庄老师的理论构建框架,使其最终成立。”

“可以说罗阳就是庄老师的左膀右臂,他能为老师解决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并将老师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周茉若有所思的说:“庄老师负责动脑思考方向、大师兄负责动手补全框架?”

朱阅微微颔首,头颅微扬,眼前似乎在重现那些过往云烟:

“当庄老师第一次见到罗阳时,就为他的天赋感到震惊,罗阳总是能直切要害的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

“并且罗阳很善于将描述火箭运动状态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可以说帮庄老师厘清了不少复杂问题的思路。”

“对庄老师而言,遇到罗阳这样的学生,就像伯牙遇到了钟子期。大师兄头脑敏捷、博闻强记、做事麻利,总是能又快又准的拿出计算稿或实验结果。”

“在他协助下,庄老师偶尔灵光一闪的航空航天领域的理论,几乎一夜间就能通过数值积分转化成实际的方程式!”

“因此在那两年,庄老师的论文产出格外高,因为他想到的每个好点子,背后都会有个叫罗阳的学生帮忙完善。”

“此后20年间,庄老师带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天才冠盖如云,可从来没有哪个学生能比得过罗阳,他是个真正千载难逢的天才!”

周茉听完,有些崇拜与敬慕的握紧了拳头。

可紧接着,一个现实的问题朝她打来,她惴惴不安的打听道:“后来大师兄去哪儿了呢?”

“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