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点孤儿院的新成员

成化十三年正月初六,大明京师迎来了成化十三年的第一场雪。

瑞雪兆丰年!

会出现这种吉兆,自然是首辅商阁老睿智,太子朱佑樘贤明宽厚,当然还有成化爷,额,成化爷……成化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少京师的达官显贵、官员士子、名士清流们是这么看的。

于是乎,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功颂德的文章,如同雪片一样飞向了文渊阁,飞向了紫禁城,飞向了大明真正的中枢。

至于“妖狐夜出”是怎么回事,妖人李子龙是谁,他是怎么进入宫城的,又在宫城干了什么,他们并不在意。

说到底,那是皇帝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在意,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在意,至少不在意的人之中不包含成化爷。

成化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个叫做汪直的小宦官被任用,一个叫做西缉事厂的新官署在灵济宫前旧灰厂被设立。

只不过,这些东西和王铮没什么关系,正月初六这天一大清早,王铮就离开了家门,此时此刻正顶着风雪在京师南城的街面上疾驰。

王铮的目的地——城南唯一一家在正月里开门的,经营白事用品的店铺。

王家有丧事。

更准确的说法,王铮在这一世的父母刚刚离世。

没错,王铮也是来自21世纪的穿越大军中的一员。

前一世,孤儿出身,大学毕业,三年沉沦,三年沉淀,就在经历过龙场悟道,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王铮确诊了渐冻症,最终历经了三年病痛折磨,留下了人死了,钱没花完的遗憾离世。

王铮这一世的父亲名为王猛,山东登州人,备倭兵出身,后入京营,曾跟随左都御史韩雍镇压大藤峡瑶民叛乱,并立下战功。

事实上,王铮的这一世的母亲汪氏就是当年被俘的瑶民后代。

后来,王猛在征战中腿部落下残疾,便在韩雍的照顾之下从禁军转入驻京的锦衣亲军。

论生活质量,明代远不如后世,但这一世父母的关爱却让上一世孤儿出身的王铮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让王铮极为珍视。

然而,万世牛马皆有报,百代人生世世哀。

半年之前,身为小旗的王猛受命带一队锦衣卫前往福建公干,这一去就是半年,正月初三才返回了京师。

交下了差事,王猛归家,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

然而,这团圆仅仅持续了三天,正月初六这天早上,父母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早起,于是王铮推开父母的房门。

下一刻,撕心裂肺的嚎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正月,清晨,哭声,住在王家隔壁的李寡妇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受过王家恩情的李寡妇立刻起身来到王家,然后她看到的是已经凉透的炉子、两具冰冷的尸体,以及晕厥的王铮。

大过年的,没有人愿意一大清早就出门,顺天府的差役也是如此,奈何死的是锦衣卫。

人倒是来了,但两个差役东瞅瞅,西看看,这摸摸,那翻翻,留下一句“中了碳毒!”之后就离开了。

前一天,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后一天,父母双亡,天人永隔,如果王铮真的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恐怕早就疯了。

饶是两世为人,王铮的精神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整整一个时辰之后才彻底回过神来。

随后,王铮强打精神,在李寡妇等街坊的建议下为父母料理后事。

先是去锦衣卫衙门报丧,接着通知父亲在京师仅有几个在军中的朋友,再接着就是置办寿衣寿材、灵案灵幡、蜡烛黄纸什么的,至于家中,则只能拜托李寡妇帮忙。

“掌柜的,”轻轻抽泣了一下,王铮开口道,“……白事的蜡烛来三天的,黄纸来二十刀,……线香……元宝……,还有恐怕得麻烦掌柜派个伙计,帮我把东西送过去。”

双眼通红,神色木然,面带凄惨之色,看到眼前这个半大孩子的样子,掌柜自然能猜到发生了什么,看向王铮的目光中也带上了一丝怜悯。

只不过,用略带怜悯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同时,掌柜眼角的余光不自觉的瞥向了自家后院的位置,似乎那里有什么让他格外揪心的东西。

虽然受到重创,但是王铮的本能还在,掌柜这种细微的变化并没有逃过王铮的目光,只不过眼下王铮尚又哪有心情去打听别人的事情。

留下地址,约定时间,戴好毡帽,披好蓑衣,王铮准备离开,就在迈步的一瞬间,一高一矮两名挎着腰刀的锦衣卫就从王铮的眼前划过。

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家伙,还朝着王铮和店铺这边扫了一眼,低声骂了一句晦气。

王铮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些家伙。

只不过,不喜欢又能如何,王猛已经没了,无依无靠的自己又怎么能招惹的起锦衣卫。

拢了拢衣服,压了压毡帽,紧了紧蓑衣,王铮低下头,准备从旁边直接绕过去。

就在这时候,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字眼就随着风传入了王铮的耳中。

“王猛……”

听到父亲的名字,王铮一怔,接着降低了速度,缩了缩身子,将脑袋彻底隐藏在了毡帽之下。

“这死鬼,死就死了,还要去祭拜,真他娘的晦气!”

“谁说不是呢,尤其是这大雪天……李头啊,莫要为了那个死鬼坏了心情,前面就是顺丰楼了,不如小的做东,去吃吃酒,暖暖身子?”

“……这一趟从福建回来,听说王猛带回来了不少银钱……。”

“哦?”

“李头,听跟王猛一起回来的人说,带回来的银钱足有好几万两,去掉孝敬给指挥使、千户们的,到王猛手里的也决计不下三千两!”

“啧~啧~啧~,不愧是杨家,靠着祖上的荫蔽,海上的买卖做的是风生水起!狗曰的王猛,真他娘的好运气啊,。”

“李头,王猛夫妻这一死,家里好像就剩下了一个半大小子……”

“这~这~这~不大好吧,都是同僚……”

“……王家那宅子是王猛那死鬼早年置办的,也是大几百两啊……”

“……听说王猛那婆娘……看起来也是……,可惜了,要不然……”

在一阵戏谑的淫笑之中,两个锦衣卫迈步进入了酒楼,留下了王铮孤零零的站立在风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