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联赛第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了。
在训练完之后,陈可期也看到了新的系统提示。
“叮,训练打卡完成,由于暂处NBA级比赛,打卡奖励0.5个抽奖机会。”
哇,意外之喜。
这么开心,当然要发条脸书记录下开心的时刻了。
“男人,就是要流出点液体,人才会舒服。”
再附上一个地址,拉斯维加斯的赛季联赛比赛球馆。
时间来到第二天,教练开始介绍黄蜂队接下来的对手。
在13年之前,虽说这时参赛队伍有22只球队那么多,但夏季联赛每个队伍的比赛并不多,甚至连冠军都没有设置。
黄蜂队夏季联赛只有5场比赛。
7月12日的马刺,7月14日的快船,7月16日的勇士,7月18日的森林狼,7月19日的掘金。
直到13年开始,NBA夏季赛开始才设置了决赛和冠军之后,让比赛更有功利性也更激烈。
这时虽然没有冠军,但夏季联赛MVP还是出现了的。
但这个MVP和陈可期没有一毛钱关系。
就算他表现再好,联盟也不会给他这个大学生运动员颁奖。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不对,是正式比赛的脚步近了。
7月12日,下午一点。
黄蜂与马刺的比赛正式开始。
陈可期在教练带领下,跟着队友走出了球队休息室,来到替补席上老老实实坐下。
陈可期对今天的比赛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因为教练在这之前已经和他沟通过,这场他没有机会上场,所以他准备老老实实当一个观众。
不过教练还是特地将陈可期安排在自己身边。
时不时地对陈可期进行一些沟通和指导,以免冷落了他。
陈可期只能穿着6号球衣坐在场边。
不是为了致敬某詹。
这时的詹姆斯还是23号呢。
而在陈可期作为双能卫,我的控球像3号的保罗,我的得分像3号的艾弗森,加起来就是6号。
再加上华国人幸运数字,六六大顺的六。
当然也可以是老六的六。
凡决赛圈必有老六。
球衣后面写着“陈”的拼音大写。
这还是多亏了大姚。
曾经闭关锁国的米国人可是一整个球队都不知道华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的。
大姚的第一批卖给球迷的球衣写的就是明而不是姚。
坐在场边的陈可期,就算不能上场,也要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感来。
毕竟是系统选中的人生主角,就像爱情公寓的唐悠悠一样,唐氏表演法则,就算演一个尸体,都要抢戏。
陈可期准备展示出自己独到的抢戏技巧。
让观众看到一个会20种擦饮水机手法,15种挥毛巾技术,精通各种击掌动作,可以做到不间断呐喊48分钟的替补席领袖。
而这个时候未来的毛巾哥萨克雷还没有出道,那么陈可期将成为第一代毛巾哥。
黄蜂和马刺的比赛就在陈可期带领替补席的加油声中开始。
马刺夏季联赛的核心球员是二年级生的乔治·希尔。
没错,就是那个后来振臂一呼“雷公助我”,整个联盟就罢赛两天的大人物。
虽然乔治·希尔也只是首轮垫底。
但这时的希尔是马刺的主力轮换,他参加夏季联赛这种水平的比赛,很难找到对手。
这就是马刺的能力。
比赛进展也如预料发展。
这场比赛开始阶段黄蜂队占据着比较大的领先优势,第一节他们领先马刺队6分,半场和第三节结束的时候还领先2分。
但最后时刻马刺队在希尔的带领下开始反扑,并以领先6分结束比赛。
今天希尔出战了31分钟,13投7中,拿下了25分、4板、3助。
即使球队失利,没有获得上场时间的陈可期也不忘与下场的队友拥抱,扮演好一个贴心弟弟的身份。
华夏人的讲义气,意外的能获得黑人的欢心。
职业生涯第一场比赛结束,虽然没有上场,但是陈可期还是有着非常的分享欲。
于是,陈可期在脸书上发布了今天的动态。
“今天上场0分钟,甩毛巾10次,递水10次,为队友鼓掌10次,怒砍三双,我没有自满,我还将继续努力。”
而很快,陈可期就将迎来自己真正的第一次上场比赛。
7月14日。
托马斯·马可中心球馆。
黄蜂对阵快船是今天的压轴大戏。
于晚上7点30开始。
这场比赛陈可期将会作为主力替补上场。
赛前热身结束,随后是球员出场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的压轴是格里芬。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最后的压轴球员,明星高中生,《美联社》评选的NCAA年度最佳球员,今年的状元秀,布雷克·格里芬~~~~”
黄蜂就是这么的惨,每一场夏季联赛基本都是对面在压轴。
谁让他们今年新秀科里森才21顺位,队内选秀最高顺位的朱利安·莱特也才13顺位,而且打了两年并没有表现出全明星潜质。
但莱特和科里森起码享受到了出场仪式。
而一边的陈可期只能在替补席边上站着如喽啰。
闪亮登场,是只有首发球员能享受到的待遇。
陈可期心里馋的淌口水。
我嫉妒首发的帅气气势如虹,像一群人气高居不下的天后。
他暗自下定决心,争取在夏季联赛首发一场,享受下这种万众宠爱的感觉。
对后面比赛的展望,不影响他现在的卑微。
此时的他正坐在替补席上穿戴着各种护具。
男科郝医生教打篮球的时候说了,扣篮前要做好保护措施。
首先,艾弗森同款长护臂要戴起来,还有韦德同款护膝也要戴好。
再穿上三双袜子,保护脚部。
最后在脚踝上缠上胶布,保护脚踝。
饱读国内小说的他深知猥琐发育别浪的重要性,能保护的护具都要戴起来。
不得不说,全副武装也有坏处,热身完穿上保持体温的长袖长裤后感觉有点闷热。
NBA的大运动量热身都是在赛前,热身后没有上场的替补们,就会穿长裤长袖来保持身体的热量。
陈可期在替补席坐好后没多久,哔的一声,裁判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子。
随后将球抛向空中。
在球飞向最高点,下落了不过5厘米之时,一只大白臂就将球拍向了己方后场。
这就是08年状元秀格里芬。
白色的皮肤下,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嗨人。
他如火箭般起跳,在跳球对决中轻松获胜。
比赛正式开始。
而陈可期这会儿正在替补席上观察场上对阵的双方。
(/ω·\*)
某王者神枪手百里登场前都说要,暗中观察。
黄蜂队这边是主力控卫科里森,得分后卫索顿,小前锋莱特。
科里森是一个得分组织兼备的球员,不然球队之前也不会选他作为保罗的替身。
可惜他和保罗差距最大的一环就是防守。
同为183的身高,本就是防守上的漏洞,而作为虔诚信徒的他又无法像保罗一样,通过一些脏但不伤人的小动作来弥补防守上的漏洞。
得分后卫索顿,典型的小钢炮。
三分准,但是神经刀,不稳定。防守上比防守漏洞也没好多少。
小前锋莱特,防守强悍。
作为曾经的麦当劳级高中生,拥有极为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臂展,速度也快,可以让他从一号位防到四号位。
但是进攻偏弱,有一手不错的面框突破,可投篮很不稳定。
剩下两个路人内线球员。
主力中锋,厄尔·巴隆。05年非选秀球员。
每年都在NBA和其他联赛的中间挣扎,但在06年热火混了个总冠军戒指。
大前锋,安东尼·托利弗,07年落选秀。
一个每年都在找工作,但总能找到工作的,三分投射型内线。
而快船那边,除了戈登,格里芬,和乔丹都是路人。
快船得分后卫,诶里克戈登,曾经的麦当劳级高中生,二年级新秀。
圆脸登大家都认识,能投能突,进攻效率很不错,但传球一般。
号称神之子。
他在6岁时,参演了由“飞人”迈克尔·乔丹主演的电影《空中大灌篮》,扮演神的儿子。
快船大前锋布雷克格里芬。
号称白魔兽实际是黑人,身体素质极为爆炸。
趣闻是后来,贾斯汀·比伯被布雷克·格里芬暴打,起因是贾斯汀欺负咖啡店员。
爆炸的身体天赋下,却有一颗组织的心,有着不错的控球和传球。
缺点就是臂展短,但在低烈度的比赛里也受不到影响。
快船中锋,德安德烈乔丹。
这时的小乔丹,除了拥有完美的中锋体型和顶级的运动能力之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糟糕。
基本没有射程,只有扣篮和篮下二次进攻。,罚球命中率甚至不足40%。
其他两个路人不多介绍。反正NBA也没上几分钟。
由于快船内线的强势,格里芬和小乔丹的双塔组合在黄蜂队禁区横行霸道。
黄蜂的内线根本挡不住他们的进攻,而内线的失守,让黄蜂的防守更加收缩,圆脸登在外线也得到了更多的空间,让他的得分变得轻松。
而黄蜂在防守端被压制的情况下,进攻端的手感也不算太好。
第一节很快结束,快船20:14,领先进入第二节。
第二节比赛开始,黄蜂队的手感回暖。
科里森和索顿接替得分,总算维持了场上的局面,没有让比分再次被拉大。
第二节过去5分钟。
黄蜂主教练叫到了陈可期的名字,让他提前热身。
男科郝医生教你打篮球提到,一个好的赛前热身,能让你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得到更好的愉悦。
热身差不多了后,陈可期脱下了身上的长袖和长裤,来到边线处等候死球后上场。
没多久,戈登扛着索顿直接杀向内线,一个抛投假动作晃起索顿后,转身一个中距离跳投命中。
进球后,死球时间到来,换人开始生效,陈可期被换上场。
科里森下场休息,陈可期替补上场担任控球后卫。
全神贯注的他没发现路过科里森身边时,科里森主动朝他击掌而他并没察觉。
这让科里森有几分尴尬,但是看到陈可期站在场上坚定的眼神也放下了心。
虔诚的信徒科里森还担心陈可期会紧张。
毕竟上万的观众,既是关注也是压力。
陈可期并不知道刚刚有个人想鼓励他一下,他此刻的关注点在比分上。
黄蜂30比36落后6分。
这时,第二节已经过去了7分钟,还是剩下3分钟的时间。
落后六分,六号上场,莫名有点合理。
陈可期上场时,场边还响起一阵轻微的嘘声。
米国对亚裔的不友好,总是无处不在。
而一边的球探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这人谁啊?”
“不知道啊,之前没见过啊。”
“让我来看下球员资料,我去,这是一个亚裔大学生球员,这个人高中竟然没有篮球比赛史!!
他是怎么来到夏季联赛的,黄蜂队教练糊涂啊!!”
球探们面面相觑。
陈可期也就是没听到他们说话,不然高低给他们来一句。
懂不懂什么叫千场白银一朝顿悟,世界冠军探囊取物啊?
莱特见状,走过来拍了拍陈可期的手臂:“别因为观众瞎折腾的人不得劲,我们稀罕你。”
莱特说完就拿起球走到底线准备发球。
作为控卫登场的一个好处就是一开始就可以接到球。
这对新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不然一个没证明自己的球员很容易连球都接不到。
要知道不是谁能力越强,谁就一定会有指挥权的。
有时看的是谁的名气大,谁就有指挥权。
就像某手游,国标就是在指挥权上领先省标。
不过陈可期就没有这种烦恼,一开始指挥权就牢牢握在手里。
陈可期底线接发球后,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感受赛场的硝烟。
此刻,大幕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