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梁朝举重冠军的野望

窗外的晨光斜斜照在林如海官袍的云雁补子上,那线绣的羽毛显得熠熠生辉。

贾敏抬眸,目光在黛玉脸上转了转,见她气色尚好,眼底才稍稍舒展。她伸手轻轻拂过女儿的鬓角,温声道:“玉儿今日瞧着精神些了。”语气轻柔,却隐隐含着几分心疼。

林如海见状,原本欲言又止,终是敛了神色,只微微颔首。案几下,贾敏的指尖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口。

李洛很享受这样的气氛,更感谢贾敏对他的关心,即便他前世比贾敏也小不了几岁,可这份纯粹的母爱,依旧让他心里暖洋洋的。

但他终究不能止步于此。

这南直隶的官场,抛开那些位在金陵城里养老的老臣,林如海便是个举足轻重的棋手,更是条过江的猛龙。

而作为离这个权力中心最近的的两个人之一,李洛岂能错失良机?只能默默跟贾敏说了声抱歉。

“我也是想为爹爹分忧,玉儿这两日读了不少书,或许还能出出主意呢。”李洛丝毫不在意的学着黛玉说话,他甚至还眨了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李洛既已与黛玉通上气,索性放开了些。反正睡一觉过去本人就回来了,哪有暴露一说呢,更何况在这古代,又有谁能猜到这么离谱的真相呢?

再说了我李黛玉只是一个弱小无助,身染沉疴的十岁小女子,说错几句话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是吧?

更何况,相比于在南山村,这扬州城不是更加海阔天空吗?不这样怎么能进步,不这样怎么能掌握命运?

林如海是四品的御史李洛就敢在扬州高喊‘家父林如海’,他要是入了阁,李洛就敢拉着林妹妹当大梁举重冠军。

林如海捋了捋胡子,刚想开口,贾敏看到‘女儿’这样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你爹正如何对付那些盐商呢。”

贾敏柳眉倒竖,杀气腾腾的说。“要我说,就该先抓几个为首的,杀一儆百。看他们还敢不敢骑到老爷头上作威作福!”

李洛听得心头一凛,这嗓音里透着的杀伐之气,当真不愧是将门虎女。这般煞气,倒比神京贾府那两房养尊处优的爷们强多了。

林如海难得板起面孔,沉声道:“与你说过多少次,莫要总说这些没轻没重的话。”

林如海声音忽又压低了几分,只让三人能听到:“整饬盐务是假,掌控盐商是真。历朝历代,哪朝的盐务不曾糜烂?二圣......“话到嘴边却突然收住,只余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贾敏被说得一怔,随即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好大的官威啊,林大人。”手里绞着帕子,眼却悄悄往丈夫脸上瞟。

李洛在一旁听得真切,这哪里是训斥,分明是给李洛塞狗粮。自家这位母亲就差没把“老爷好生威风“写在脸上了。

李洛见状,忙轻咳一声,细声细气地插话道:“女儿前些日子读《春秋左氏传》,见那晋城濮破楚颇有章法。爹爹何不效法一二?”

林如海闻言一怔,目光在女儿脸上细细打量。玉儿虽自幼聪慧,可何时对治国之道这般上心了?

望着他的目光,李洛也有点心虚,他确实读过,也就二十年前吧。

林如海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了两下,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他略作沉吟,终是开口道:“哦?那依玉儿之见,该当如何?”语气虽淡,却已不着痕迹地坐直了身子—既是不忍拂了女儿好意,也存了几分考校的心思

李洛眸光微敛,心中已然定计。此番既要为他和黛玉在这林府中挣得几分话语权,亦是为自己谋个出路。

他暗自思量,按前世记忆,贾敏怕是没几年光景了。后世对她的死因众说纷纭,也有猜测是中毒而死,李洛觉得决计是跟扬州这些人脱不了干系的。

“楚军来攻,晋文公退避三舍,此为示敌以弱,爹爹孤身赴任,并无根基,何不先示敌以弱。”说着他的眼眸不禁亮了几分,挥斥方遒这种事着实让他有些兴奋。

“更何况您一个四品大员,素有清名,他们自然是不疑有他。”如非必要李洛也不想引经据典,可是一个闺中女子,那么多的想法从哪来呢?

林如海没有作声,只是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李洛,眼神中带着几分鼓励和期待。

李洛也多了几分信心,声音又高昂了几分“二便是这晋军假装溃败,曳枝扬尘,爹爹也可效仿,未必不可更进一步,编造些他们的把柄,诱使他们犯错。”

其实这官场如战场,哪有那么多机巧,不外乎是个让自己少犯错,让敌人多犯错罢了。

林如海轻抿了口茶“应当还有第三策?且说来吧。”

李洛一时忘形站了起来,又赶紧扶着桌角稳住身形,强压住想要比划的冲动:“这第三策嘛...”

他压低声音,“就像先轸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一样。那些盐商表面团结,私下必有嫌隙。他们能给的好处,爹爹也能给;他们给不了的...“他狡黠一笑,“爹爹未必就不能给。说到底,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林如海听完这番谋划,眼中惊讶之色愈浓。这些计策虽不算惊世骇俗,但能从女儿口中道出,着实令他意外。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让他不禁惊叹“玉儿已得书中三味了。“随即却又轻叹一声:“若你是个男儿身......”

李洛在心底暗笑,老林啊老林,再过几年你就知道,这不就多了个“儿子”嘛。

父女二人相视一笑,眼中皆是心照不宣,活脱脱像两只狐狸。这般情状,叫一旁的贾敏看得气闷,将手中筷子往碗重重一放:“好哇,你们父女俩倒是聪明得紧,独我这个外人,笨得很呢!”

李洛与林如海瞧着贾敏这样,连忙赔笑讨饶。一个夹菜,一个盛汤,好话说了一箩筐。贾敏这才转嗔为喜,三人说说笑笑间,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