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如枯蘖巧藏机

他瞪圆了眼睛,声音陡然拔高,“姐夫,你莫不是存心来消遣我?就这细胳膊细腿的,能用八斗弓?”

张有德也不答话,目光在院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角落的大水缸上。李洛会意,大步走过去,双臂一较劲就把水缸扛了起来,又稳稳放回原处。

王宪“嗖“地窜到李洛身边,像看什么稀罕物似的上下打量:“好家伙!姐夫你这是从哪淘来的小子?这力气...”

说着又扭头瞅了瞅张有德,“八斗的眼下真没有,倒是有张一石多的...”话没说完就转身进了屋,不多时捧出张柘木长弓来。

李洛接过来试了试手,弓弦“嗡”的一声就被拉出三个满月。王宪在一旁看得直嘬牙花子:“啧啧,人比人气死人呐...”

王宪看完李洛试弓,又慢悠悠地躺回摇椅上,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张有德见状,皱眉对李洛叮嘱道:“记住了,弓不可空放,伤弦。”就带着李洛告辞了。

回程路上,李洛不住摩挲着弓背粗糙的木纹,越看越欢喜。

虽说这弓做工算不得精细,但柘木胎子扎实,牛筋弦绷得紧紧的,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哪个男人不爱呢。

张有德瞥见他这副模样,哼了一声道:“这弓算我替你借的,待你猎到东西可得还债。不指望你猎熊打虎,但皮子总要还几张,肉也得有个几十斤。”

老张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别看这弓不起眼,可没个三两年却做不出来。”

“这几日你先随我学射,待练熟了便同我进山。”张有德说完,目光投向远处苍翠的山林。

李洛爽快地应了下来,但转念又想起交换身体的事,不禁眉头微皱。这事确实得好好安排——既要让黛玉也担起责任,又得尽量避免她用自己的身体进山打猎。

他暗自嘀咕:那丫头弱不禁风的,要是进山撞见毒蛇猛兽,还不得吓得魂飞魄散?

这般想着,他不自觉地揉了揉太阳穴。时间安排倒不算难事,他琢磨着让黛玉带着方圆教几个孩子认字。

除了他和方圆,剩下那三个孩子基本就是胎教肄业的水平,科举仕途是想都别想了。

至于方圆,估计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了,李洛自己更没把握能在科举这条路上拼过那些寒窗苦读的卷王——更何况这穷乡僻壤的,连个像样的教书先生都寻不着。

李洛想到此处,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若只是自己一人,在这世道里勉强糊口倒也不难。

可如今要带着这几个半大孩子在这世道里过活,实在是千难万难。

万幸现在有黛玉这个后援,她作为林家独女,倒是让李洛能稍稍“好高骛远”一番。凭着林如海的关系,混个官身应该不难——别看穿越小说里主角们个个呼风唤雨,实际上在古代,哪怕只是个九品巡检,在寻常百姓眼里已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这些日子,李洛已经大约摸清了朝中局势。按他所知的,新皇登基后怕是要对支持太上皇的老勋贵们下手了。

只要保住了前途光明的林如海,自己在这棵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更何况...既然来都来了,那些个红楼金钗,神京城里的繁华,他怎能不见识一番呢?

想到这里,李洛不禁摸着下巴暗自盘算:这回可真是承了林妹妹天大的情。若实在无以为报...说不得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

张有德见他又愁又喜的,一巴掌重重拍在他背上:“小子,你就是心思太重!“粗糙的手指点了点他手中的长弓“看看你手里的东西,把这玩意儿练明白了才是正事!”

李洛伸展了下有点痛的后背,抬眼时老张已经大步流星走出老远。他忽然咧嘴一笑——是啊,想那么多作甚?横竖不过是个“干”字!

管他什么皇亲贵胄,真要把自己逼急了,就是龙椅上那两位,李洛都敢干他尼昂的一箭。无论什么世道,总归逃不过一个理:人被杀,就会死。

————————————

天光微亮,李洛一睁眼就摸向枕边,这已成了他在林府醒来的习惯动作。

李洛展开信纸,黛玉那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爹爹昨日给我寻了个先生,说是姑苏来的贾雨村,做过知府的,还是什么丙辰科进士。”隔着信李洛都能感受到林妹妹的怨念,这姑娘真是野了。

“我最不耐烦做这些无益的事,便央求爹爹改成隔日授课。横竖你爱读书,这'美差'就让与你了。若真要谢我,快把《白蛇》后续写来才是正经!”信纸边角还画着个撇嘴的小像。

李洛读罢信笺,不由轻笑出声。这丫头嘴上说是‘大发慈悲’,实则分明是自己不耐管束。

他不由得眼前浮现出黛玉执笔写信时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这才对嘛!就该是这样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玉儿“,眼角眉梢都透着喜色,比那寄人篱下、终日以泪洗面的“颦儿”不知强了多少倍。

不过她想摸鱼?别做梦了!他早跟方圆打过招呼,今儿个就带着那几个孩子开始认字。

也别说缺纸笔?沙地上划拉、木炭写写,横竖又不是考状元。“我倒要瞧瞧...”他摩挲着下巴暗笑,“等林妹妹教起那几个,还怎么笑得出来。”众所周知,教小孩子学习?

我在林府学习,你在南山教书,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李洛匆匆起床,仓促用了早饭就候在书房。林如海天不亮就去衙门应卯了,说是有公务。

他刚在书房坐了没多久,便听见门外传来恭敬的请见声:“晚生贾化,求见林小姐。”

赶忙示意雪雁引客入内,心下却暗自诧异:这贾雨村好歹是进士出身,又做过一府之尊,如今竟能对着个小姑娘自称“晚生”,这老小子脸皮够厚的。

不多时,一位青衫磊落、长须飘飘的中年文士翩然而入。但见此人眉目疏朗,举止从容,一派儒雅风范,一点也看不出半分副趋炎附势的嘴脸。李洛不禁暗叹:好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