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赤子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085字
- 2025-04-18 07:35:05
在王融考虑着如何将琅琊王氏做大做强的同时。
下邳城中。
从长安一路赶来的颍川人钟繇,第一时间去拜访了颍川人陈纪。
府宅里。
陈纪年岁比钟繇大二十岁,算是钟繇的前辈,钟繇自当以晚辈自居。
“末学后进......”
话没说完。
“说这些作甚?”
陈纪也活了一把年纪,须发皆白的他如何不知道钟繇到了下邳之后,作为黄门侍郎,不先去拜见天子,而是寻见了陈纪?
“老夫难道不知道元常来意吗?”
他请钟繇坐下,派人端上茶水。
钟繇带着任务而来,他希望走颍川陈氏的渠道,让颍川钟氏子弟得以在天子所居的下邳出仕。
“繇听闻长文当今在徐州刺史部说得上话。”
目前,陈群就在下邳出仕,钟繇打听到消息,陈群即将担任下邳相。
这应该是徐州人和颍川许昌陈氏之间的利益交换。
同样,作为颍川大族之一的钟氏,也想和徐州人完成一些政治利益交换。
“元常与老夫,皆是颍川子弟,理应戮力同心。”
陈纪说道。
“但老夫一心钻研学问,此事元常可与长文商议决策即可。”
关于这件事情,陈纪让钟繇直接去找陈群就行。
闻言,钟繇起身,恭恭敬敬答谢了陈纪,方才离去。
与钟繇截然相反的是陆康。
陆康抵达下邳后,第一时间请求面见天子刘协。
在刘协面前,陆康细数着袁术和孙策的罪罚。
“请陛下号召天下义士,共伐淮南袁术。”
陆康请求刘协以天子名义,号召四方兵马,同击逆贼袁术及其党羽。
刘协为难道:“卿家受罪,朕心甚痛,但此举事关重大,朕需要在朝会上,与众卿家商议。”
作为天子的刘协,当前根本无法为庐江太守陆康做主。
因为他手中既无兵马,也无钱粮,更无甚权力。
天下共主对于刘协来说,仿佛只剩下了一个标志。
不管是董卓执政时代,亦或者李、郭二将执政时代,还是如今到了徐州。
刘协曾经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
但遗憾的是,连徐州牧刘备也无法做徐州的主。
他听到过一些令他心痛的消息。
有人说徐州不是朝廷的徐州,也不是徐州牧的徐州,更不是徐州百姓的徐州。
而是徐州士人的徐州。
“陛下乃汉室至尊,天下共主,只要陛下开口,天下莫敢不从!”
陆康从小所接受的教育熏陶,就是要敬奉天子、安顿庶民、治理州郡。
在陆康心里,朝廷和天子是最大的。
天子掌控着朝廷,四方贤臣汇聚于朝廷,共同治理大汉各州各郡。
很显然,陆康是旧时代光辉映照下的残留之影,有另一个人跟他十分相似,已经不在人世的陈留世家子弟,蔡邕。
哪怕大汉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祸,甚至李郭二将荼毒关中,残害忠良。
以上种种,都无法改变陆康内心的坚守,他有一套自己的道德准则。
刘协没有说话,他似乎已经接受了被人摆布的现实。
久久之后,刘协才长叹一声。
“朕未壮。”
壮即为变!
“老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陆康带着他的赤子之心,辞别天子,去寻刘备。
“请将军出面,号召徐州公卿,还政于陛下!”
从庐江败逃回来的太守陆康,还没有资格要求徐州籍贯的公卿,把朝廷执政权力还给天子。
唯独徐州牧、镇东将军、汉室贵胄刘备拥有这个出面的资格。
面对陆康的请求,刘备沉默了。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陆康身上,难道陆康不知道如今徐州地界内的局势吗?
用不了几天,就会迎来一场属于徐州士人的高光时刻,就连徐州牧刘备和他的两个兄弟,乃至幕僚简雍、孙乾、糜竺等都将在这场狂欢里分到一杯羹。
“将军为汉室后裔,如果连将军都不愿意出面,那还有人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吗?”
已经七十岁的陆康言辞诚恳。
“陆某不才,愿为将军驱使。”
“吴郡陆氏子弟,亦甘为大汉效力。”
当着刘备的面,陆康说愿意带上陆氏子弟,报效朝廷,匡扶社稷。
刘备错愕。
他被冰雪冻结起来的心,像是被暖阳照射到,竟有了开始融化的趋势。
这天底下,还有像陆康这样真正忠于大汉的存在?
陆康的表态,使得刘备内心活跃了起来。
“容备思虑。”
刘备安抚了陆康,把陆康安顿在下邳城中的一处府宅里。
由于天子刘协到了徐州,在琅琊王氏、下邳陈氏的牵头下,下邳开始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等等。
又修城郭府库、扩大下邳规模。
朝廷大小事宜、赏功罚罪,都听王氏和陈氏携徐州大小世家商量着处置,还有一些颍川陈氏、东郡陈氏子弟参与进来。
刘备亦在其中。
这批群体算是徐州朝廷的原始股了。
王融和陈登向刘备提议,先封冀州的袁绍为大将军、邺侯。
同时请袁绍遣子到徐州朝廷任职,以示敬戴。
“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路。”
士人掌控下的朝堂,永远都绕不开汉末顶级门阀袁氏。
那是一座大山,也是一柄双刃剑。
徐州也需要扯上袁氏的大旗,用来阻挡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袁术,王融和陈登都认为徐州人选择了袁绍,就无需讨好袁术了。
“好。”
刘备同意了,他当初能够成为徐州牧,接管陶谦的班底,除了徐州士人支持外,还有来自袁绍的认可。
没有袁绍的认可,刘备可能都指挥不了徐州地界内的大小官僚。
他举袁谭为茂才,还远远不够偿还袁氏的恩情。
王融又提起了袁忠的事。
袁忠来到徐州之后,从没对刘备、王融等人申请反攻沛国。
而是提出另外一个请求,袁忠要进入朝堂之中。
相比起进入朝堂中枢,袁忠并不把沛相一职放在眼里。
因为他不是穿越客。
只有穿越客才有上帝眼光,才会想着远离朝堂、出任州郡重职,一步一步拥兵自重。
“尚书仆射一职空缺。”
王融表示,可以让袁忠出任新的朝廷尚书仆射。
刘备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这都是在拉拢袁氏为靠山。
接下来,就该安排徐州刺史部人员的封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