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比武嘉宾
- 晋: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装傻呢
- 黑啤男爵
- 2075字
- 2025-04-08 09:08:15
“目前,洛阳的兵力主要分为四股。”
“第一股势力,是北军五营,分别是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也就是骑兵部队、重甲步兵、胡人骑兵、弓弩手与水军、精锐弓兵。”
“这五营专司京城防务,不参与对外征伐和野战,平时驻扎在城外,皆由北军中候统管。这是卫将军杨珧的部下。毫无疑问,北军五营是杨骏的势力范围。”
“第二股势力,则是宫廷禁卫‘虎贲’、‘羽林’二军。虎贲就是重甲卫士,宿卫宫门及重要殿宇;羽林则是轻骑兵,机动巡逻宫苑,兼皇帝仪仗。二军说白了只在宫城中驻守或者巡逻,由中护军统管。而当今的中护军,便是杨骏之弟,杨济。”
“第三股势力,则是是中央野战军,驻防洛阳外围,战时为征伐主力,用以镇压民变、出征平叛。由中领军张劭统领,张劭此人,乃是杨骏的外甥。”
“如此一来,杨骏就控制了京城禁卫的四分之三。但是,有一股势力,却不在杨骏的掌控之中。”司马衷笑道。
“这便是第四股势力——负责皇帝近身安保、宫门值守及仪仗的禁军,我们就叫它‘殿中军’。由左、右卫将军管辖,下置殿中将军、殿中中郎。”
“朕提到的孟观、李肇二将,便是这可以指挥‘殿中军’的殿中中郎!杨骏权欲熏心,却百密一疏!‘殿中军’常驻在皇宫中,比起驻扎在城外的北军五营、中央野战军,调动起来,不知道要方便多少!”
司马衷的语调显得既有些痛心,又有些兴奋。
“微臣明白了!如果贾皇后想要拉拢禁军,孟观、李肇二人便是她唯一的突破口。”经过司马衷的点拨,嵇绍的视野也豁然开朗起来。
“不仅如此。孟观、李肇二人被拉拢的概率,可以说是极大的。”司马衷接着说。
“杨骏此人,目空一切。为人又心计不足,绝非贾南风的对手。他平日里对‘殿中军’多有冷遇,如果贾南风对孟观、李肇二人投出橄榄枝,这二人倒戈几乎是必然的!”
嵇绍惊讶于陛下竟然对京师的禁卫布局如此熟悉,简直如数家珍!
这样的帝王,真的不是军事奇才吗?!
同时,嵇绍还对贾南风的这一拉拢举动,感到深深的担忧。
“……这可如何是好?”嵇绍又惊又忧。
虽然杨骏目前专权,但他是朝中元老,又是辅政大臣,无论如何也不敢对皇室宗亲下什么死手。
即便是他的政敌汝南王司马亮,也只是威逼了几句,就将他赶出京城而已。
但是贾后的手段,大家素来是知道的。此女年轻时就多次杀害宫中的下人,还掷刀导致宫女堕胎,为此,武帝差点将她废黜。
足可见贾南风的阴毒。
如此之人,如今居然隐约有了拉拢禁军、造反的可能性。如果真让她得逞,恐怕大晋就要改姓“贾”了!
作为长期把持天子的后宫正主,且又膝下无子,贾南风肯定不会安安心心辅佐陛下和非亲生的太子,很有可能会给大晋朝带来一番腥风血雨……
“嵇卿,朕希望你在董猛拉拢孟观、李肇之前,抢先一步,将他们争取到朕的麾下!”
嵇绍没有马上应允,而是思考了一下,紧接着说道:
“陛下,如果臣能这么顺利地争取到孟、李二人的支持,那自是最好。但是,微臣觉得,目前在天下人的眼里,陛下依然还是‘愚钝不慧’的形象,如果微臣要出面拉拢,又该如何向孟、李二人解释呢?”
“恐怕他们不会觉得,微臣是代表天子来拉拢他们。即便微臣这么说了,他们也只会认为这是借口,会认为背后一定是朝堂的某股势力在支持。要么是杨骏,要么是贾后。”
“以陛下的身份,恐怕孟、李二人多半会认为是皇后在背后操控。”嵇绍讪笑道,“要是再和董猛撞到一起,陛下您很快就会被贾后怀疑了。”
“故微臣认为,像孟、李二人这样的低级将领,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陛下的真相,他们只需要听从更高级将领的命令即可。这样,也能防止他们泄密。”
“至于如何拉拢他们,微臣提议,臣先试探文鸯将军的意思,如果文鸯将军支持陛下,那么就由文鸯将军出面以他个人名义和军中的声望,收编孟、李二人的禁军。这样,更为稳妥。”
“嗯……如此甚好!嵇卿不愧是朕看中的人才。如此行动,既思虑周全,又没有破绽。”司马衷真心夸奖道,“龙章凤姿,名士之后,当真名不虚传!”
嵇绍这人,的确有两把刷子。思考问题,能从大局着想,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命令。
“嵇卿,汝颇有宰相之姿啊!”司马衷颇为得意,笑曰。
“陛下又在开微臣的玩笑了。”嵇绍着实吓了一跳,心中一紧。
陛下竟然对自己这么看好?
虽然心里很激动,但他还是平静地开脱了这次褒奖,毕竟他的处事哲学一向是崇尚淡雅。
“微臣还有一事情启奏。”
“臣今天上朝时,听闻坊间议论,两位名门之后,颇有才学和志向,五更天便‘闻鸡起舞’。臣特为陛下举荐此二人!”
哦?
闻鸡起舞?
那这说的一定是刘琨和祖逖了!
“我怎么把他俩给忘了!”司马衷一拍脑袋。
委托嵇绍收服的将领,之所以第一个就选择了文鸯,有一个很大原因便是——文鸯在杨骏被灭时,竟然也被一同诬陷谋反,昔日名震天下的文鸯就这样魂消身死。
司马衷觉得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由于时间紧迫,于是,文鸯马上就被提上了收服的日程。
但是刘琨和祖逖的登场时间,就要晚得多了,要等到八王之乱中后期了。
因此司马衷一时没想起他们,就一直忽略了。
司马衷掰掰手指算道,“刘琨和祖逖今年约摸二十岁上下,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纪呀!”
“陛下也知这二人?”嵇绍一阵惊讶,他只知道陛下对京师格局和有才能的名士大拿了如指掌,却不知,他对地方小吏也如此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