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名
- 不会炼丹的我成了大汉丹圣
- 在下庸才
- 2001字
- 2025-03-31 17:53:10
秦盛走出【清云酒肆】推着车向大河坊市走去。
看来不是云仙宗在背后推波助澜啊,那会是谁呢?
是的,秦盛已经感觉到事情的不简单,他不过是没来两天,又不是没来两月。
这消息都传成这样了,肯定事情不简单的。
他当即就怀疑起了宋凝玉,以为是这女人想要借这事想宣传宣传她们云仙宗。
但经过刚才对王奇的套话,很显然不是云仙宗放出来的消息,这个舆论风向完全不对。
那到底会是谁呢?不过也不是一定是坏事,至少对他的名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
秦盛推车走到了大河坊市口,原本那些对他爱答不理的护卫,见了他竟然当即恭敬的对他一拱手道:
“秦大师好。”
“你们好。”
秦盛对他们点点头,推着车就进去了,刚进来旁边的摆摊的修士们纷纷对他热情的打起招呼来;
“哎,秦大师!”
“来了,秦大师,我可是很仰慕你的,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秦盛脚步不停,边走他们挥手说道;
“大家好。”
突破热情的修士们的层层“封锁”,秦盛总算是来到了个僻静的地方,像往常一样把车往摊位里一推,拿出张凳子正准备坐下。
一大帮人从远处乌洋洋的向这边走来,离老远就向秦盛这边喊道:
“秦大师!”
“真的是秦大师,我一听到秦大师来出摊马上就赶过来了。”
“秦大师的丹药有限,我们走快点,不然等会就没了。”
那一大帮人来到秦盛的摊位前,有好几个人当即抓着一大把灵石对秦盛说道:
“秦大师,我要五瓶精力丸。”
“秦大师,我要十瓶养灵丹。”
“秦大师,秦大师,我两种都要十瓶。”
这便是秦盛说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的原因。
对于炼丹师来说这名气可是好东西,名气大了卖的丹药的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对,我的丹药也应该涨价了,毕竟这可是秦大师!我这位炼丹大师亲手炼制的丹药啊。
至少是让秦盛制定的高端路线向前迈了一大步。
“大家别急,都去排队,数量有限,一个人只能买一瓶。”
虽然有购买限制,没过一会秦盛的丹药还是被一扫而空,剩下还有一大半的人没买到丹药,失望离开。
这次秦盛并没有直接涨价,还是一枚灵石一瓶,但不是因为他不想赚钱了,想做一位良心商家。
而是他知道就算是涨价,像种养灵丹精力丸基础丹药他又能涨多少呢?在保持一个不让人怀疑的出产丹药的数量下又能多赚多少呢?
其实是没多少的,毕竟他现在的客户群体还是那批底层修士。
可是那样的话这么大的名气不是浪费了?毕竟既不能涨价,也不能增加销售数量,这赚的钱还不是一样吗?
按道理来上来说是这样,但是市场是不讲道理的。
一个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
简单来说就是秦盛的丹药就算是不涨价,也会有人“帮”他涨价。
这个人就是“黄牛”。
在秦盛前世这招玩的最好的就是某运动鞋品牌,理论上它们的某些运动鞋是不贵的,官网上就标着价格也算合理,但是你去市场上一看,它们的鞋子的价格就直线飙升,翻了几十上百倍都有可能。
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不就是饥饿营销吗?这有啥好稀奇的。
答案并不是在这里,这里要知道的是这家在资本主义下诞生下的公司,为什么会放着成几十上百倍的利润不赚,反而让给“黄牛”来赚这个钱呢?
要知道路过资本家门口的狗都得被吸两口血,你还想让它帮你赚钱?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事实上它们真的没赚吗?当市场上的价格达到高点时,市面上总是会突然“跑”出一批来路不明货又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整个市场就是它的一个鱼塘,在这鱼塘里正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
有的鱼被吃掉,有的鱼吃的饱饱,但这都不是塘主会关心的,只要它觉得时机成熟,轰的一声,它就能把整个塘炸掉,捕获最肥美的鱼肉。
当然有的鱼比较聪明,在塘主炸塘前吃饱的游走了,但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吃饱了养的一身“肥肉”到最后这肉还是不是自己的可真说不准。
而秦盛想的正是当塘主,既然底层修仙者没钱不好在他们身上赚钱,那我赚有钱的修仙者的钱不就行了?
所以秦盛不涨价,但每天的出货量又这么少,市场上又供不应求,自然就会有人会想钻空子,开始囤积他的丹药再高价售卖。
而这些人就像是秦盛的存钱罐一样,只要他想,在市面上一放货,就能一个个的把它们砸开。
当然也没想的那么简单,想要这方法成功,自然是有前置的条件。
第一是东西要真的好,这点秦盛搓出来的丹药的药效都控制在,比市面上的丹药要强,自然是没问题。
第二就是这样东西它不好模仿,这点秦盛搓出来的丹药不仅药效上更好,口感味道上同样有差异,别人能模仿到的能只有他丹药上印的龙首标了,但是一尝就会露馅。
第三就是要有故事,好的产品不一定深入人心,但好的故事一定能。看看刚才秦盛去吃饭就知道,那帮人都给他吹成啥就知道了“三岁便会炼丹,五岁跨入练气,十岁丹道造诣就已经登峰造极,十六岁就打遍同辈无敌手。”“品行高洁,视灵石如粪土,还心系底层修仙者。”等等,这故事性都拉满了。
第四就是货要足,毕竟是砸盘子,货量必需要大,秦盛的丹药只是不敢一次性拿出来太多罢了,但是在“黑市”他就无所顾忌了,被砸死的“黄牛”也只以为是“大黄牛”出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