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卢公,卢公
- 三国:开局刘辩,朕不想见毒酒
- 沧山不见君
- 2029字
- 2025-04-04 17:45:32
卢植不光是中枢重臣,而且自身又是四方大儒,
卢植的突然一拜,让那几位同僚惊忙间也皆纷纷躬身还礼道,
“卢公何出此言,为国家尽忠乃是汉臣本分,
卢公有何良策但说无妨,我等必庶竭驽钝,肝脑涂地下亦在所不惜!”
而即便是听到众人如此说来后,但卢植依旧长揖不起,
紧接在俯首后说出一番让众人大惊失色的言语。
“如今我观董卓其人狼子野心,必不会满足于当下,
董卓这几日应还欲借废立天子之事来扬威于朝堂,
届时其便可在独握朝纲之际,蓄意而缓图谋反,行乱臣贼子之事,终要坏我大汉三百年之天下!”
在座之人都是平日里卢植所熟识的忠纯之士,在听完卢植所说后,皆深以为然,
随后当场之人无不怒而赤面,愤慨间人人都在出声痛骂董卓匹夫简直罪恶盈天,
且待到一人上前扶起卢植后,卢植眼看气氛已成,便对着众人开门见山道,
“之后董卓必广邀群臣商议废立之事,我欲当场手持利刃,趁其不备,手刃其头颅。”
在场之人无不佩服卢植如此年纪仍血勇在身,伍琼在其中当场便回道,
“卢公乃当世大儒,国家日后重担都尚要靠卢公来为天子担着,
卢公岂能行这种舍身而忘死之事,不如交给我这个粗人,即便事有不成,
某愿在此以我头做保,此事必然不会牵扯到卢公身上。”
但卢植闻言却缓缓摇头,神色间只见坚定,
“你之好意,我自然知晓,但此事除我之外,诸君何人都无法替我行之,
且我刚才尚未言罢,我欲求诸君助我之事,乃是在我刺董卓之前,
你们便提前将此事告予董卓,让其提防于我,也好让董贼知你们有投效之意。”
卢植此话再次府内一阵群情愤慨,
“卢公今日我等随你入府,哪个不是心怀死志,愿以死报国!”
“卢公你何故把我们当那袁隗枉为汉臣妄食汉禄之人,又何故出言如此折辱我等?”
卢植见状也不急着出口,而是扫视了一眼周围在场之人,
悲愤之色不似作伪后,方才再次缓缓开口道,
“并非如诸君所想那般,让你等去做谄媚之辈,而是如此大事之下,
董卓必引重兵随身护卫,我今日又听闻其麾下收养了一义子吕布,
其人勇冠三军,若以一夫之武勇怕只是徒添伤亡罢了。”
”那卢公既知如此为何又要以身刺之?”
周围之人此时如坠云雾完全摸不到卢植到底欲要何为,
卢植也不再卖关子,语气凌然道,
“今日诸君可知近日为何我要拜访如此多户重臣之家?为的便是在此危难之间,
我卢植便是要亲眼看看到底衮衮诸公到底孰忠孰奸,
待我身死之后,你们便可以此取信于董卓,再对其谏言欲要安稳这天下,
须以高官厚爵笼络士大夫,让他们外放做官,远离雒阳,
董卓近日之所行,便足以看出其实则外强而中干,惧怕士家久矣,如此一来必将采纳诸君意见,
待到这些骨鲠之臣就任于各州郡时,便可用自家之威望,
尽起地方之兵联合讨董,以此大势来将董卓麾下党羽悉数覆灭。”
卢植话音刚落便从怀中取出一布帛,交与刚刚扶起自己的郑泰,卢植平日最为欣赏这位素有急智的后辈。
郑泰打开书信后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张温,刘岱,韩馥,孔伷等数位京中大臣之名,
但是郑泰此时心中还有疑惑未解,
平日外表看似圆滑实则内心刚毅的郑泰此时难掩哽咽的再次问道,
“卢公那非要如此吗,若我等再详细谋划一番,或有保全卢公性命又能行卢公之策的两全法。”
卢植听完到这位后辈所说之后,罕见没有肃容,反而面带笑意温和开口,
“我卢植自认在朝中也有些威望,倘使我若身死于董卓手上,
那些外封诸公即便是我看走了眼,也会因董卓杀我而怕会成为第二个卢子干而不得不起兵讨贼,
而若再往深处,提些我的私心……那便是我大汉养士四百载,
怎能没有一人仗义死节,我卢子干如今便欲要当这满朝诸公第一人,即便身死后世史书也当留有我名!”
看着卢植这幅慷慨赴死模样,堂下众人还有何话可言?
应只唯有一句:
卢公当为千古!
……
雒阳何进昔日豪宅,
如今已被董卓所占,成了其私下议事的幕府。
董卓面色阴沉的把手中书信交予一旁李儒,这信是段煨临死前派人送来军中,今日方才交至董卓手中。
李儒在看到信后,神色也极为凝重,他想过少帝失踪可能是会去右扶风,
但以其懦弱性格更有可能是被如今尚在逃窜的十常侍段珪趁夜掳走,
如此一来,之前与董卓的谋划大半都已落空,在深思片刻后李儒便主动出言道,
“明公,若少帝真到了右扶风,知道我军在雒阳行径,必会以一檄文,传令天下共伐明公,
届时我军已失大义,再加皇甫嵩兵扼三辅,我等就算欲退回凉州都是难事,
如今当务之急,便是逼迫朝中诸大臣,以少帝失德为由,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以为正统,
如此才能继续以大义之名控朝廷而制天下,威赫当世。”
”那便依文优所言,过会咱就派人让他们明日到府中议事。”
董卓仍是一脸忧色,顿了顿又低声与李儒说道,
“文优咱和你说句心里话,其实这小皇帝投了谁咱都无甚所谓,
唯独投了那皇甫嵩让咱难免有些心慌。”
李儒听到董卓这句话大感诧异,在他眼中董卓素来自信,可从未如此当着他的面对一人如此服软过。
大感疑惑下李儒不由得开口问道,
“明公何出此言?”
听到李儒所问,董卓又叹了口气道,
“咱自幼时从军至今,大大小小战役已经不下百场,向来胜多败少,咱也自认是个帅才,
但直到当年凉州逆贼韩遂带兵包围陈仓,朝廷令咱在皇甫嵩麾下前往讨贼之际你可知发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