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长期霸占全村话题榜榜首的男人
- 1990:我只想带儿女走正道
- 二蛇
- 2281字
- 2025-04-06 09:00:02
“天啊,没想到这泥虫粥这么鲜美,真的太好喝了。”
“确实是又鲜又甜,阿标饭店的夜宵是越搞越好了。”
“这酒喝多了,吃上一碗滚烫的泥虫粥,感觉肚子一下子就舒服多了。”
“……”
时间来到凌晨,阿标饭店前面的空地上,黑压压的坐了十多桌食客,其中有些食客已经吃吃喝喝两三个小时了,也有一些食客是看完电影后过来的。
今天夜宵推出了泥虫粥,这新鲜玩意在场的食客绝大多数都没听说过,但随着第一个尝鲜的食客点了泥虫粥,等泥虫粥端上来后,那诱人的色泽就勾起了不少食客的食欲。
待尝鲜的食客真正吃上泥虫粥后,直接就被这鲜甜可口的泥虫粥给征服了,那享受的小表情打动了不少食客,当即便有食客跟风点了一煲泥虫粥。
不到一个小时,泥虫粥的名声就在诸多食客中传开了。
接近零点的这一波食客,十有八九都是看完电影才过来吃夜宵的。
等邓允贵把这一波食客所点的田螺和泥虫粥都搞定后,官德标就过来对他说道:“三舅,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是你们那耶邓氏的端午节,你赶紧带着邓表妹回家休息,明天白天就留在家过节,晚上再来上班就可以了。”
端午节原本是农历五月初五,但双旺那耶邓氏比较特殊,这近百年来端午节过的都是五月初四。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传说是因为当年的那耶邓氏要走贼(就是得到山贼要来抢劫的消息,提前收拾东西跑出去躲藏一段时间的意思),便提前一天把端午节给过了,然后再跑路。
于是,从那一年开始,以后那耶邓氏都是农历五月初四就过端午节,最终形成了风俗。
“行,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邓允贵也不客气,反正明天也不是圩日,白天饭店不会有太多生意,有厨艺不比他差的外甥女婿在,完全应付得过来,他明天可以安心的留在家里过节了。
等邓允贵父女回家后,大概凌晨一点多的时候,食客们就陆续结账离开了。
陈小兰和官德武便开始收拾碗筷和桌椅,陈大嫂则负责扫地和丢垃圾,至于陈小莲这个老板娘,早就陪孩子们回去睡觉了。
官德标没有帮忙打扫卫生,而是拿出账单开始统计今晚的营业额。
几分钟后,营业额便统计出来了,足足卖了264元,再加上白天卖了279元,今天的营业额竟然高达543元,不是圩日营业额也这么高简直是不可思议。
当然,官德标心里也明白,今天的营业额算是特例,想要稳住这个营业额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按照现在这个赚钱速度,他买摩托车的钱,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了。
“二哥,我先回去了。”
帮忙收拾好桌椅后,官德武便过来跟自家二哥打招呼道。
官德标道:“三舅今晚回家睡,你如果不想跑的话,可以睡他的房间。”
官德武摇头道:“习惯在家睡了,我还是回去吧,反正也就十几分钟的事。”
官德标叮嘱道:“那你路上小心点。”
“知道了,那我走了!”
“嗯!”
等官德武骑车离开,收拾好碗筷和打扫好卫生的陈小兰和陈大嫂也相继回房睡觉了。
官德标锁好门,也回房睡觉。
……
次日上午。
深水田村。
明天是端午节,村里有人提前包了粽子,但大部分人都选择在今天包粽子,这样明天节日就能吃上最新鲜的粽子了。
粽子的制作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尤其是双旺乡这边的粽子制作非常的复杂。
首先是提前割簕古叶,这玩意就是粽叶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粽叶,有些地方用芦苇叶,有些地方用荷叶,有些地方用芭蕉叶等等,反正都有各自的特色。
把割回来的簕古叶削去刺,再焯水晾干备用。
然后还要去砍竹子,这是用来绑粽子的,在后世有些人图方便,直接买绳子来绑粽子,但现在这个年代都是用竹条来绑粽子的,甚至后世大部分人也都是用竹条绑粽子,这样才够正宗。
这竹条跟簕古叶一样,都是要提前焯水备用,而且焯水的时间还挺长,这样的竹条随便怎么拧都不会断。
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等到包粽子的那一天,糯米还要提前浸泡,还有猪肉也得提前腌制好,如果不嫌麻烦的话,还要去摘一些新鲜的假蒌叶洗净备用,这玩意跟猪肉包在一起,会有一股特殊的香味,非常的好吃。
等把粽子包好后,还要煮上至少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别看只是一条小小的粽子,真正制作起来那是很麻烦的。
此时,官家老宅的门口还挺热闹的,好几位中老年妇女正忙着腌制猪肉,其中就有官母以及官大嫂。
当然了,由于已经分家的原因,婆媳俩虽然凑在一起干活,但猪肉也是各腌制各的,没有掺和在一起。
大家一边腌制猪肉,一边闲聊着,话题都集中在官母的二儿子官德标身上。
这其实也正常,最近官德标在村里一直霸占着话题榜榜首的位置,没人能够撼动其分毫。
毕竟,官德标突然戒赌去双旺开了一家饭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劲爆的话题了。
结果饭店开业没多久,又推出了炒田螺这种在村里没人要的东西做夜宵,且生意还非常的火爆,紧接着官德标又花8500多块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
这一个接一个的劲爆消息,直接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全村人的热议对象。
所以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向官母打听官德标的事,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官母全程都在笑,她不像官父只偏心大儿子,她对所有儿子都一视同仁,如今二儿子这么有出息,她自然是高兴不已。
而官大嫂在旁边听到这些老嫂子们不断的夸赞老二,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丝丝的嫉妒之心,她做梦都想自家的生活能够压过老二家,可惜自从分家以来,这老二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他们夫妻俩哪怕是再努力,生活条件也赶不上老二家。
不仅赶不上,双方的差距还越来越大了,真是不甘心啊!
就在官大嫂默默的想着心事的时候,忽然村口方向传来了一阵喇叭声,随后传来了一道轰鸣声,这轰鸣声越来越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出现在众人面前。
等看清楚骑车的人后,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
因为骑摩托车的竟然不是官德标,而是他的老婆陈小莲。
这女人骑摩托车搁在后世那是基操,勿六,皆坐,但在这个摩托车都极为罕见的年代,女人骑摩托车给人带来的震撼显然比男人骑摩托车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