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贼寇来袭(求收藏,追读!)

论及东汉政治生态,地方豪族始终是不可回避的核心议题。

这一政治格局的形成,可追溯至光武帝刘秀的顶层设计。

东汉开国之初确立的“皇权不下郡县“制度,本质上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双轨治理体系:

中央士族子弟垄断朝堂要职,地方豪族世代把控州郡权柄,而平民阶层则被制度性排斥在上升通道之外。

这种阶层固化机制催生出独特的政治代谢系统。

地方豪族通过数代资源积累逐步蜕变为士族集团,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地方治理范畴,成为维系国家运转的关键支柱。

尽管历史经验昭示世家大族对中央集权的侵蚀性,但在东汉特殊政体下,士族集团与皇权实则构成了类似“共生体“的关系。

正如武学中的护体真气,士族集团恰是支撑东汉政权的内功根基。

吊诡之处在于,无论是刘姓皇族还是累世公卿,皆未能充分认知这种共生关系的重要性。

当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彻底瓦解士族根基,失去内力支撑的王朝便如武功尽废的武者,顷刻间土崩瓦解。

这种互为表里的依存与毁灭,

恰如汉朝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过此时此刻,东汉政权还依旧,得益于“内功”的加持。

卢植迅速集结了一支近万人的兵马。

尽管士卒们的素质各有高低,但当他们在营地整齐列队而出,那股浩荡的气势依然震撼人心

这日城外校场黄尘蔽日,卢植领着刘和在城外军营中操练,刘和自是虚心跟随。

卢植讲解安营扎寨、行伍规划的细节时,刘和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他深知这些知识将来必定能派上用场。

毕竟这些皆是以往在经学典籍中难觅的实务真传。

刘和可不想像历史上的刘备那样,因布营疏漏,导致自己一生心血被人一把火烧尽。

刘和始终相信天道酬勤。

卢植余光扫过专注记录的弟子,眼底泛起欣慰。

他时刻留意着刘和的笔记,一旦发现刘和跟不上节奏,便刻意放慢讲解节奏,每至关键处便驻足等候竹简上的墨迹干涸,待整营巡视完毕又抽查笔记要点。

他耐心纠正刘和的错误观念,同时也不吝啬对刘和正确回答的赞赏。

受到老师的鼓励,刘和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他在这种氛围中迅速成长。

然而,正当刘和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中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宁静。

斥候紧急来报,天柱山的贼寇正大规模向舒县集结,人数众多,难以计数。

收到军情的卢植即刻召集众将入营帐议事。

经过卢植连日的严格操练,原本纪律松散的队伍已变得军纪严明。

无论是出于权势的敬畏,还是对卢植的仰慕,军营在短时间内的确已被他牢牢掌控。

不过半刻,十余位披甲军官鱼贯入帐。

他们步入营帐后,纷纷向坐在主位的卢植抱拳行礼:“末将,拜见府君!”

卢植摆手免去虚礼,待诸将落座便直陈军情。

不料话音未落,帐中竟起骚动。

这些军官其实皆是庐江本地豪族子弟,显然尚未从先前扫荡贼寇的败绩中恢复士气,初闻贼寇动向便已露怯色。

然而,当看到卢植面色愈发凝重时,营帐内的嘈杂声逐渐平息。

此时周都尉适时起身呵斥:“尔等食君之禄,闻战则惧成何体统!“

声若洪钟,满帐噤若寒蝉。

刘和站在卢植身后,默默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对于众军官的表现,他早有预料。

毕竟,有些人虽然身居高位,但骨子里却软弱无能,连带着手下原本刚硬的士兵也变得怯懦起来。

不过,刘和对这位周都尉倒是印象深刻。

此人名叫周和,是周异的大哥。

或许很多人对周异并不熟悉,但提及他的儿子周瑜,想必无人不知。

周家是庐江的望族,周和是一位年约三十、面色微红、细眉大眼的中年男子。

他年纪轻轻便能成为秩比二千石的都尉,虽然有家族背景的助力,但自身能力亦不容小觑。

他在庐江地区颇具分量。

据刘和所知,周异此刻仍在洛阳担任郎官(尚书台属官),尚未外放为洛阳令。

作为家族下一代的老大,周和主要在地方上建功立业,而让年纪较小的周异走中央路线。

周家势力庞大,绝非简单之辈。

至于周瑜,想必此时也已诞生。

然而,让刘和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周都尉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当初卢植带着自己前往周家求助时,原本以为会费一番口舌。

没想到周和二话不说,直接从坞堡中拨出部曲,还主动游说周围的豪族。

如此雷厉风行的作派,与寻常世族子弟大相径庭,倒显出几分兵家气魄。

周和见帐中恢复肃静,转身向主位的卢植躬身行礼。

在这营帐之中,卢植身为自己的长官,自己先前代为呵斥诸将,终究不合礼数。

卢植与刘和对周和这种知进退的行为都颇为赞赏。

卢植微微颔首示意无碍,周和这才重新落座。

卢植端坐主位,目光扫过帐下诸将:“诸君久居庐江,不少人还与贼寇有过交锋,今贼寇主动来犯,如何破敌,可有良策?”

既然太守开口询问,诸将自然纷纷议论起来,只是这次的声音没有先前那般嘈杂。

一番讨论后,贼曹陆勉率先出列,拱手道:

“回府君,我等新军初建,未经操演,贼寇突然来袭,末将以为,不如暂避锋芒,以待时机。”

刘和在一旁打量着这位陆家的贼曹,见其身形文弱,与周和的健壮形成鲜明对比,年纪约莫四十上下。

陆勉话音刚落,大帐内便响起了一片附和声。

周和却沉默不语,卢植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卢植突然抬手止住议论:“周都尉以为如何?”

陆勉见卢植并未直接采纳自己的意见,反而询问周和,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不悦。

庐江郡内,周陆两家恩怨纠葛,明争暗斗多年,他心中对周家人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尤其是刚才还被周和呵斥,更是让他心怀不满,所以才抢着发言,想要挫一挫周和的锐气。

然而,他毕竟只是个六百石贼曹。

而且家族早已告知了卢植的背景,他自然是不敢在卢植面前放肆的。

尽管心中不悦,他还是抱拳行礼,默默地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