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的开始,开历史之先

秦吏上一次听说范蠡的名字,还是在学习成语的时候。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范蠡的资助下,成功复国,并成功击败吴国,写下了赫赫有名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要说秦吏对范蠡的印象,也就是一个富商,多的倒是不了解。

但是他从宋彬的眼睛里,能看到不一样的色彩,那是一种向往。

“听说过。”

秦吏轻飘飘的回答。

“听说过便好,我家世代经商,家里传承的就是范蠡当年传下的经商经。”

“然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当我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商人。”

宋彬的眼里带着一丝落寞,秦吏却不知道如何安慰他。

毕竟经历过后世的种种,他只想说老祖宗把商排在最后是对的。

商人不仁,逐利为本。

秦吏不知道这时候的商人是不是也如此,但是对于这个职业的人,他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宋彬只是黯然神伤了一会,就重新恢复了神采,他挥下了小厮,关上门。

整个屋子瞬间被阴暗笼罩,只有从窗边渗透进来的阳光,斑斑点点的洒落在地上。

秦吏坐在原地,并没有因为宋彬的举动而慌张,他不知道宋彬想要做什么,但是想来不至于是在针对他,毕竟他才和宋彬第一次见面。

宋彬做完这一切,眼里闪着光,看向秦吏。

“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秦吏。”

“秦吏,秦吏,看来秦兄也是有大抱负之人,莫不是想帮秦国整顿吏治?”

秦吏缓了一下,才意识到宋彬在说什么,不过他这名字乃是父母所取,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也还难讲。

他只是抿了口茶,看着宋彬。

他是来换钱的,并不想和宋彬浪费很多时间。

宋彬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讪讪的笑着。

“秦兄,世间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为何不能有一家流派,专门商人服务,传授人们经商技巧。”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能经商,就没有穷人了,商人的地位也能提高。”

“我打算建立一个这样的学派,就叫世家,寓有经世治民之意,如何?”

世家.......

秦吏一阵沉默,他不确定世家是不是从宋彬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还好宋彬没有叫姿家,寓有颇有家资之意,不然他很难保证宋彬的脸会不会撞到自己手上。

虽然宋彬说了一堆不切实际的话,不过秦吏能看出宋彬的本心不坏,至少有经世治民的心思。

只是想让世间没有穷人,光靠宋彬的想法,估计是不太会实现了。

“你既然想到,去做便是,和我说是何意?”

“果然不行吗...”

宋彬有些失落。

“我想拉你和我一起做这件事,但是好像没有说动你。”

“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别人说这种事,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秦公子,你有什么建议吗?”

看着尬笑的宋彬,秦吏沉默了。

他一直都很羡慕那些目标明确,并且能够为之努力的人,世间正是有着这样的人,才会不停的在进步,就像秦国历代先贤一样。

思虑良久后,他拍了拍宋彬的肩膀。

“其实,很多时候人是不太需要别人的建议的,事情的结果,只有做了才知道。”

宋彬的眼睛闪过一丝光,整个人恢复神气,他刚想说些什么,但是被秦吏打断了。

“时间差不多了,给我五吊钱,剩下的送到武安君府。”

宋彬呆呆的拿出五吊钱,交付到了秦吏手里。

直到秦吏推开门走出去,刺眼的阳光洒下,宋彬才终于反应过来。

“秦公子,如果我的学派能够建立,我会把你名字记上去的。”

他没看到秦吏有任何反应,那抹身影迎着阳光消失在了他的视野里,而他脑子里还在盘旋着秦吏最后的话。

原来是武安君府的人,怪不得.....

........

真麻烦,浪费了那么长时间。

秦吏怀里揣着五吊钱,在自己怀里叮当作响。

他原本就想换个钱,没想到竟然还能惹上这事,至于最后宋彬说的话,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想建立一个新的学派,何其艰难。

就算有钱有人,也不一定能得到认可,说不定还会因为一些原因遭到抵制。

对于宋彬的想法,秦吏只能送给他四个字,道阻且长。

找人问了一下路,秦吏才找到马市。

放眼望去,路边全是简陋的马棚,有些连马棚也没有,原地立着一根桩子,把马拴在旁边。

虽然场地经过打扫,看起来很干净,但是还是有一股牲畜的臭味。

秦吏不由得皱了皱鼻子。

还没等他走进马市,一群马贩已经把他围了起来。

“客官,要看看马吗,我这马可好了,膘肥体壮。”

“客官,我的马比他的更好,更壮,能日行千里。”

“客官,还是我家的马好,不仅性情温顺,而且长得十分英俊,配上客官您这样的美男子,走在街上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小娘子。”

众人的声音吵嚷着,竟然让秦吏有种梦回菜市场的感觉。

不过听着众人的吵闹,他只觉得心烦,随手指了一个看着顺眼的马贩,其余人则是漏出羡慕的眼神,识趣的散了。

耳根一下清净,秦吏轻松了不少。

他这时才有心思打量自己选择的马贩,看起来比其他人瘦弱,但是眉目温良,倒是像一个好人。

见秦吏看着自己,马贩微微一笑。

“客官,这边请。”

沿着街边的马贩身边走过,秦吏对整个马市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整个马市分为三个部分,最外边的是负责拉人的马贩,或者称为跑腿也行,一般是真正的马贩雇的人,稍近一些则是零散的马户,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

至于核心部分,则是规整的马棚,里面的环境比外面好不少,就连马身上也是油光锃亮。

“哎呦,这份公子看着就不一般,公子想要一匹什么样的马?”

早就等候着的马贩,一看到秦吏就立马迎了上来,至于之前的小厮,则是打了个招呼告退。

“你这里,有力气大的马吗?”

“有啊,公子要承重多少的?”

秦吏估算了一下霸王戟,以及自己的重量,万一以后还要穿盔甲,可能还要更重些,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4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