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陈善恭助力

“四少爷,有个自称叫单恭的人给您带了一本书!他说是有人给他钱让他带给您的,您不在家,他就把书留下走了!”

李鄂刚一回家,就听见了李宾跟他讲陈善恭的事。

他一听到单恭这个发音,就想到那是陈善恭虚构出的假名,为了让他不至于听到带给他的一本书,就直接扔到了一边不去看了。

“书你放在书房了吗?”

“没有,放到我房间的枕头下边去了。这么重要的书,咱们李家现在这个乱糟糟的情况,我怎么敢放在书房里呢!”

“李叔你谨慎得对啊!确实是不能这样啊!你带我去你房间吧!”

“您前边走!”李宾恭敬地让李鄂走在前边。

这让李鄂有了一瞬间的不适。他的灵魂毕竟来自现代社会,这样过于恭敬的管家让他有些不适应。

而且,他这个不适应还不能够表现出来。

因为,如果李宾感受到了这些一定会多想的。从小带到大的四少爷跟他见外了,李宾首先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要被开了,而是他得罪了少爷。

……

“少爷,书在这里!”

李鄂从李宾手里接过了那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一册,李鄂因为对明代的书接触得太少了,差一点没接住让这本书掉到地上。

“少爷,那个单恭他说,书里边夹的东西有瞬间,您需要按顺序来看那些东西。”

“我知道了!”李鄂点了点头用双手把书拿好,“李叔那我就先回书房了,一会真有必要的话,这本书我再交给您,您再换个地方藏好。”

“好的,四少爷您放心吧!”

“那我走了!”

“您请!”

李鄂在别扭的感情影响之下,尽量开心地笑着离开了李宾这间房子。

李宾也不容易。

李宾的妻子去世有几年了,他的儿子李骁跟着李鄂的哥哥在西北,其实也挺让人担心的。

毕竟大明现在面对蒙军的大队骑兵进攻时,一向是严格禁止明军擅自出城与敌军野战,城池失陷以至于李骁也遇险。

可是,那个危险程度毕竟还是比北京这边要大的。

李鄂一边走着,一边有了把李骁喊回北京的念头。

……

书房里边,这个时候李玉娘与袭烟两个人全都在。

不过,两个人都在抄写着文稿。

这让李鄂有些困惑,他实在想不出两位姑娘现在正在抄写什么,毛笔的书写难度在这,抄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玉娘刚刚写完一页纸,转身放到了地面上等待晾干,看见了李鄂的绿色长袍,欣喜地说:“四哥你回来了啊!”

“我回来了!”

袭烟听到这里,立刻把手里的毛笔放到了书架上,转身礼数周全地向李鄂做了一个万福。

“公子您回来了!”

这让李鄂有些心虚,他笑了笑,拉了一张椅子坐下说:“我回来了!倒是你们二位,这是在抄写什么东西呢啊?”

“《西游记》书稿啊!”李玉娘笑着说,“我跟袭烟商量好了,将来我们的手抄本,等四哥你这新书印出来之后,我们就卖出去换钱。”

“那你们不得卖个八九两的!”

李鄂这已经是把数字往高了说了。

“公子您说得太少了。手抄本最不缺人买,而且越少就越值钱,我认为能卖出二十两到三十两。”

“真的假的?”

李鄂毕竟是一个穿越者,他对正统二年的白银购买力了解有限,可是他对二十两银子,对大明官员来说多么不好赚还是心里边有数的。

二十两三十两买手抄本小说。

“我明白了,北京不缺败家子买这么贵的手抄本小说!”

袭烟一听这话,连连大声点头。

李玉娘说:“四哥,那不一定,你这书写得是不像才子写的,诗词很少,但是故事好看,如果只有一部手抄本肯定有其他人要买。”

李鄂点点头说:“那你们继续吧!我这有其他的事情要忙!”

李鄂说着,翻起了陈善恭送给他的那本书。

“鄂兄见字如面。”

《论语集注》里边夹在最上边的那张纸里,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字。

开篇很是客气,主要内容是陈善恭讲了浙江处州在内,不少地方官吏因为担心可能要出大事,已经想向上边举报了。

之前一次浙江科举省试时,已经有考生写出了私采银矿的事,但是整件事情都被压下来了,考官们为那个考生一起写了一张卷纸。

然后,他们在考试后安排人淹死了那个考生。这是他的老师叶宗留在内不少人认为,现在私采银矿的事必须要告发的直接原因。

另外私采银矿的钱,因为有不少是用到了正经的地方,也就是给官府衙署的运转补亏空的,所以在入账时也就有了痕迹。

叶宗留在陈善恭出发前,除了收集到的证据之外,还让陈善恭死记硬背了不少东西,就是陈善恭收集的明显有问题的账目。

在说明的最后,陈善恭说他现在把账目给了李鄂,希望李鄂能把它交给上边的大人物们,他接下来的证据会在必要的时候交出来。

“依依东望,念兹在兹,唯愿君父垂怜东南下民。”

这是陈善恭这篇自述里,给李鄂印象最深的句子。

李鄂往后边翻账目,果然看出了不小的问题。通过账目来看,处州这边的账目是细水长流,把海量的钱分散到了海量的事情里多记少记。

那些账目单看问题不大,但是整个联系起来,站在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大了去了。

李鄂有了决定,明天进城把这个东西给顺德公主带去,通过顺德公主再给小皇帝朱祁镇他们。

他们也许最后不会解决,但是他们必须要知道,这就是现在大明的一面,也是大明有必要想办法改变,达到富国强兵的重要的原因。

现在这个时候再不改变,将来改变难度更大。他一早就说明过的事情没有任何错误。

李鄂想到这里,把书给合上了。

“四哥,你又想到什么了?”李玉娘的话把李鄂从纷繁的情绪中拉了回来。

“我明天还要做一些事情,你们先离开书房一下,我要写点东西。”

“那好,烟姐姐,我们走吧!”

“走吧!”

袭烟与李玉娘拿起他们抄完干了的手稿,手拉着手离开了书房,随后只有李鄂的书房就安静了下来。

李鄂想了一会,走向了书桌,抽出了一张金英干儿子,那位徐公公带人送来的纸,用李玉娘用过的那只毛笔刷刷地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