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全院大会

众人离开,贾家又变得空荡起来,张明远看着贾东旭的遗像,心道这个表哥长的真不赖,难怪秦淮茹当初能够相中他。

贾东旭明天下葬,下葬过后需要办酒席,到时亲朋好友也会送上帛金。

张家三兄弟商量过,每家出两块钱帛金。

不要认为两块钱很少,这个年代,农村娶媳妇的彩礼才五块,一瓶茅台才三块不到。

两块钱若是买杂粮面,能买几十大斤。

张家兄弟都是农村人,家里能有什么钱,这两块对于张家来说算是重礼了。

易中海送完厂领导,又转身回到贾家。

他看了看自己徒弟遗像,眼神有些暗淡。

“贾家嫂子!

东旭已经走了三天,把他放在医院,也不是个事。

还是早点把他火化,让他入土为安才是。

另外你是不是拿点钱,让傻柱买点菜。

大家这几天忙前忙后,事后总要请大家吃一顿简单的席面。”

贾张氏听到要她拿钱,眼神立马警惕起来。

条件反射的捂住刚刚放钱的口袋说道:“一大爷!

你是东旭师傅,他的身后事你可不能不管。

东旭刚走,留下我们几个孤儿寡母,淮茹还怀着孩子,暂时没发接替东旭上班。

我们娘几个就指望这些抚慰金过活呢,哪有多余的钱办席。

我看要不你召开全院大会,让大家给我家捐点钱,这样我家就有钱请大家吃饭了。”

张明远听到自己二姑的话,真是醉了,邻居帮了几天忙,还要给您家捐钱。

然后你拿着人家捐的钱,请人家吃饭。

这算盘打的,真是乓乓响。

另外人家吃你的饭,还要给帛金,这里外里一算,贾家是不仅没亏,还狠狠赚上一笔。

这是发死人财啊,而且这死的人还是自己儿子,他这二姑,绝非善类。

易中海听到贾张氏的话,眉头直皱,他心里斟酌一番,方才出声道:“贾家嫂子!

东旭刚走,你家情况困难,我心里明白。

但今天厂领导给你家发放抚慰金,不少人都看到了。

现在让大家捐款,我看这事有些不妥。”

“不妥!有什么不妥。

我家这么困难,给我家捐点钱怎么了?

老易,东旭虽然走了,但棒梗是个孝顺孩子,你放心,以后棒梗肯定给你养老。

棒梗,你给我过来,赶快给易爷爷磕头,让他为我们家做主。”

贾张氏说话间便招呼棒梗,棒梗听见自己奶奶叫他,连忙小跑过来。

棒梗今年六岁,披着孝衣,长的白白净净,肉嘟嘟的,很是招人喜欢。

看到棒梗过来,贾张氏连忙继续说道:“快跪下。

给你易爷爷磕头。”

棒梗很听话,立马跪在易中海面前磕了个头,叫了声易爷爷。

秦淮茹三个孩子,长的都挺不错。

贾东旭小白脸一枚,秦淮茹也是盘正条顺,模样清秀,他们的孩子长的自然不会太差。

另外要说这贾张氏,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乡的俏丫头。

要不是长的漂亮,也不会轮到她嫁到城里。

他们老张家上下几代,模样都挺周正。

张明远自不必说,同样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他妹妹明芳和明雪虽然小,但长的也水灵。

弟弟明志与棒梗同年,也是妥妥小正太一枚。

贾张氏现在虽然胖了,但若仔细看其五官,还是很耐看的。

易中海听到养老二字,眼睛顿时亮了,又看到跪在自己脚下的棒梗,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他身为轧钢厂八级钳工,在厂里受工人尊敬,更受领导器重。

其工资每个月近百块,生活条件真的不差。

唯一的遗憾,就是人近半百还没个一儿半女,收贾东旭为徒,本想着让其为自己养老。

现在贾东旭出了意外,他心里也有些戚戚然,但更多的还是为自己养老担忧。

此刻!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棒梗,他心里希望的小火苗,又熊熊燃起。

只见他立马脸上堆笑,弯腰将棒梗扶起道:“好孩子!好孩子!

快点起来,以后有爷爷在,就绝不让你在院子里吃亏。

我马上召集大家,晚上开全院大会。”

听到要开全院大会,张明远心里有些小激动,感觉必定今晚有热闹看。

贾家住的这套四合院,一共有前中后三套院子。

前院住着四户人家,一般受三大爷闫埠贵监管。

中院住着六户人家,受二大爷刘中海监管。

后院住着五户人家,受一大爷易中海监管。

新世界后,敌特还是很猖獗。

国家为了监察敌特,对京都每个院子都设置监管大爷这个职位。

这职位街道办授予,由每个院子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监管大爷的主要职责是传递消息,并不是监管院里的人。

后来随着时间发展,院子有什么纠纷,都会找监管大爷决断。

这让院里的大爷的地位,与日俱增。

太阳西斜,院子里住户陆续下班和放学,小院也逐渐热闹起来。

孩童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每家每户都忙着生火做饭。

这个年代都习惯趁亮吃饭,农村大多数都没通电,夜里照明只能靠煤油灯。

节俭惯的农民们,那舍得点灯吃饭。

若无要事,一般趁着天还没黑就把饭吃了,天黑便洗洗睡了。

这个时代的农民为何那么喜欢生娃,实在是天黑以后,实在没啥事干啊。

至于京都的通电情况,要比农村好很多。

通电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

一般厂区职工宿舍,电费都是单位代缴,电费每家每户均摊。

这个时代电费也不贵,每度电才三分钱,在这个家里没有大功率电器的时代,一度电很是耐用。

贾家住的四合院,就属于红星轧钢厂,并不是杂居的院子。

这院子里住的,都是红星轧钢厂的员工。

唯一的例外,就是后院的聋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是孤寡老人,由街道办安排住在这里。

众人吃过晚饭,傻柱的易中海授意,开始几个院子乱窜,挨家挨户叫人。

由于中院空地比较大,全院大会一般都在中院开。

傻柱家,贾家和刘海中家都在中院,只见傻柱从家里搬出两条长凳,一大爷易中海和三大爷闫埠贵端坐其上。

二大爷刘海中慢慢悠悠从家里走出,手里端着茶瓷缸,一步三晃悠,官味十足。

“老易!

今晚开会要说啥,是不是贾家明天办席的事。

明天记账的活,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闫埠贵出声试探着,小眼睛滴溜乱转。

这闫埠贵又名闫老抠,爱占小便宜。

粪车经过他家门口,都要尝尝咸淡,是个不肯吃亏的主。

要给贾家捐款这事,易中海并没有提前跟他打招呼,因此他还在还被蒙在鼓里。

张明远搬出一条小马扎,坐在贾家门口,怀里抱着小当,静静的等着好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