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朝廷陷入两难之中。
不杀马。
一千匹战马消耗很大,百分百会拖垮朝廷的后勤。
尤其朝廷本就没有后勤,完全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当下所用的粮草,还是河内郡提供,而河内已经榨不出油水。
要等到今年秋收,新粮下来之后,才能持续为洛阳供血。
可偏偏天子捣鼓出马具,这时候再去杀马,未免就太过可惜。
再杀就不仅仅是马,而是扼杀一支未来的骑兵。
毕竟杀掉容易,未来再想弄来战马,或许就会千难万难。
杀,损失骑兵;不杀,后勤扛不住。
两相比较之下,显然后者更严重...
朝廷与大军是七月初一抵达洛阳,而等到粮食成熟,至少是九月份的事情。
若再算上百姓收割、官府收缴、晾晒、加工、运输...期间会耽搁大量时间。
秋粮理论上九月成熟,但想煮熟吃进嘴里,恐怕就是十月的事情。
但不管是哪一种,朝廷是肯定撑不到。
一旦断粮,要出大事!
六千大军嗷嗷待哺,现在才初步归心朝廷,而断粮会让他们的忠诚归零!
甚至出现大军哗变,洛阳会再次失去秩序、陷入混乱。
刘协此前所作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所有成果都会化为乌有。
这种结果显然不能承受,刘协也好、朝廷也罢,都经不起这样的重创。
相较于损失一支骑兵,这个结果朝廷更加无法接受。
正常而言,两害相权取其轻。
肯定是选择杀马,来换取后勤的稳定、朝廷的稳定。
但这种话到嘴边,却是谁也说不出口...
毕竟是一支骑兵啊!
所有人,都倾向于找出第三个选择。
既能保全骑兵,也能保全朝廷,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陛下。”
沉默半晌后,董承开口打破沉默,道:
“不如...让周边诸侯运粮勤王?”
这确实是个办法,反正不管朝廷遇到什么麻烦,都能让地方上来勤王。
需要武力帮助,就让诸侯带兵勤王。
需要粮草后勤,就让诸侯带粮勤王。
刘协闻言下意识蹙眉,心中极其抵触外臣入京。
还没等天子拒绝,国丈伏完便开口代劳,没好气道:
“就只会指望那些诸侯,尽是一群狼子野心之辈!”
“陛下刚刚处理干净,你又要给朝廷招灾吗?”
伏完之言尽管难听,但也确实是事实。
从董卓、李傕、郭汜...再到刚被处理干净的诸将。
一个个例子都在证明,外臣率兵入京,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国丈这是什么话?”董承回怼道:“粮食总不可能凭空出现。”
“要么自己种,要么找别人借!”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方式弄来粮食?”
伏完的话没毛病,董承的话更没毛病。
临时种肯定不行,别说时间来不及,眼下也不是播种的季节。
对朝廷而言,就只剩下借粮这一条路。
“陛下刚刚下旨,不许曹操前来勤王。”杨修小意道:
“倘若朝令夕改,又让曹操来勤王,恐有损陛下与朝廷的颜面。”
刚刚天子还下令,派遣斥候去兖州查看情况,生怕曹操会来洛阳。
以杨修的聪明劲,很容易就能察觉到,天子非常抵触兖州牧曹操。
故而此刻以‘颜面’为由头,帮天子否掉董承的提议。
“德祖言之有理。”钟繇立马附和,“这般行径落在外臣眼中,恐笑我朝中连饭都吃不起呢。”
钟繇作为天子第一位心腹,最清楚刘协对曹操非常抵触。
“这好办。”董承也不争执,当即转换思路道:
“既然曹操不行,那就换一位诸侯,我觉得可以找袁本初。”
“嗤~”伏完嗤笑道:“自取其辱!”
“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伏完痛骂道:
“袁本初这个狗贼,他连陛下都不认,你还指望他给你粮食?”
董承本来气不过伏完,下意识就要回怼。
但听到这句话,瞬间偃旗息鼓,不敢在敏感之事上多言。
当初袁绍有‘另起炉灶’的心思,打算拥立刘虞登基为帝。
便睁着眼说瞎话,大言不惭表示刘协不是先帝血脉,得位不正云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请问国丈有何高见?”
董承也聪明了,既然对方一直反对,索性把皮球踢给伏完。
等伏完提出什么想法,他再跳出来拆台便是,谁不会呢?
“够了。”杨彪皱眉道:“你们两个别再较劲。”
“一个国舅、一个国丈,在陛下面前互相拆台,成何体统?”
此言一出,二人只好作罢,没有再争吵的意思。
当今朝中,也只有杨彪的资历,能够把二人同时压服。
“行了。”刘协沉声开口道:“莫要指望其他诸侯,这不是几个人、几顿饭的事情。”
“整个朝廷、六千大军、一千战马,并提供数月粮草后勤。”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刘协十分清醒,继续道:“没人会慷慨解囊。”
“相较于奉养朝廷,想必各地诸侯更愿意,用这些粮草为自身招兵买马。”
这么多钱粮,拿去招兵买马不香吗?
何必白白送给朝廷呢?
凭什么要给朝廷粮草?
怎么不去找其他诸侯?
可想而知,不管朝廷给谁下旨,各方诸侯心中一定都会这么想。
指望诸侯白给朝廷粮草,未免有些天真。
倘若哪位诸侯真的愿意给,带着粮草来洛阳勤王,必然有更大的图谋...
无论如何,诸侯勤王送粮这条路肯定行不通。
“为何要待在洛阳坐以待毙呢?”董昭冷不丁开口。
“董公有什么想法?”刘协连忙询问。
“咱们完全可以出去找粮食吃!”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既然粮食到不了洛阳,那朝廷就离开洛阳去找粮食。
董昭的反向思维又提供一条出路。
“陛下。”董昭拱手道:“洛阳周边不仅有河内郡,还有河东弘农二郡。”
“且两郡还没有诸侯盘踞,朝廷完全可以带着大军过去就食。”
“怕是不行啊...”杨彪惆怅摇头。
“为何?”董昭奇怪道:“还请太尉示下。”
“董公有所不知。”杨修帮着解释道:
“朝廷从长安东归洛阳,路上途径河东、弘农两郡,两郡早被扫荡一空...”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在张杨赶来勤王前,朝廷与诸将没有食物来源,全靠路上自行觅食。
白波军带着朝廷在前边跑,李郭二贼的西凉军在后边追。
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这两拨人把河东、弘农两个郡先后洗劫两遍,估计比河内郡还惨。
“那就换个其他地方...”董昭说着顿住。
周边地区能去的地方没粮,例如河内、河东、弘农...
“陛下,臣有一个地方!”
钟繇突然开口,吸引众人的注意力,纷纷一脸期待看向他。
“什么地方?”刘协急忙追问。
“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