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拳打妖蟒,攫取妖意

日子一天天流走,光景沉稳地过着。

姜仁每日按时赴笼前静立,观那妖蟒呼吸起伏、瞳光闪烁,不声不响地摹演蛇形拳。

妖蟒之“形”,早已烂熟于心。

如今所求,是那藏在寒鳞之下、冷意之中的“根骨”与“神力”。

武道修行,并非一朝一夕,气感悟意,俱需时日积累。

纵是如此,月余光景,筋骨间也已有异变之兆。

身子每拉伸一次,骨节便轻轻作响,韧带如弓弦,弹性十足,骨骼隐隐透出几分“活”意。

内壮修为,亦随之稳步推移。

并非爆发式突破,而如深海之潮,缓缓潜行,不起波澜,却从未停歇。

姜仁不急也不躁,宁可慢些,也要步步扎根。

每日练拳之余,便以蜕变中的身躯,去揣摩拳中更深一层的“意”。

筋骨每变一分,拳意也随之细微起伏,更贴近妖蟒的凶戾幽潜。

偶尔一念贯通,便顺势追打,任由气血翻涌,浑身濡汗。

精血稍损,便即服下一粒丹药。

借“深潜者之噬”将药力吞吐炼化,渗入骨肉,令这副身躯一日强似一日。

等到夜色沉沉,才返回地底静室,揭开那头盔一角,轻吸一缕神花幽息。

不过片刻,周身气血自散而归,心神也随之沉静澄明,不见一丝残滓。

闲时无事,姜仁也往医庐跑了几趟。

一则取丹药,二则翻阅些残卷古籍。

孙老本就是药痴,藏书浩如烟海,药经、手札、海图、蛮语草录……林林总总,不下数百册。

只可惜翻得眼花,也没觅着半句关于那神花的记载,只得暂时作罢。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转眼又是月余。

姜仁此刻的身子,较之初至武馆那时,几乎已换了一副皮囊。

筋骨坚韧,内劲凝实,气血流转间,举手投足便有风啸之声,不用发力,自带煞气。

然那妖蟒之“意”,却仍是朦胧难辨,徒有其形,不见其神。

至于那传说中的“神力”,更是半点动静都无。

殊不知,旁人见他此时身法拳意,只怕连“天赋异禀”都不够形容。

换作旁人,苦练个三五年,也未必及得上这般气象。

便是徐永盛瞧着,也忍不住心头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异彩,知他已有了几分火候。

又是一日,那扇厚重铁门如常开启。

徐永盛立在门外,神色平常,语气却带了三分点拨:

“习武练拳,非闭门造车,光凭观摩,就想领悟其意,实在难于登天。”

姜仁一怔,神色一肃,当即抱拳躬身,声如洪钟:

“弟子愚钝,敢请教习指点迷津!”

徐永盛也不多话,轻抚胡须,沉声道:

“往账房走一趟,缴纹银百两,就说是请教习独训,至于寻人之事,我自会处置。”

话说完,也不等姜仁回应,自顾自地转身离去,直往后院教习房舍行去。

姜仁自是不会耽搁,转身回静室取了银子,一路小跑赶去武馆账房。

上回出海引航,得了三百两。

加上近两月俸禄,除去学资与静室租金,手头还剩三百有余。

至于寄放在孙老那儿的灵草,却是从未细算过,只按期取药,孙老给什么就吃什么。

缴完银两,姜仁复返蟒舍外。

徐永盛早已候在门前,身侧还立着两位陌生教习,气息内敛、身形沉稳,一看便知是强人。

见姜仁回来,徐永盛向那两人微一点头,旋即伸手,将那扇厚铁门推得尽开。

一时间,寒意扑面,如入冰窟。

哪怕姜仁在此驻足已两月有余,仍是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三位教习却仿若无感,脚步一移,稳稳入内,各自占住一角,将那青鳞巨蟒围在中央。

屋中巨蟒一声嘶鸣,身躯轻轻一抖,鳞甲泛光。

看似躁动,却也未真暴起,像是见惯了这般场面。

徐永盛在屋内站定,淡声唤道:

“进来吧。”

姜仁心头一紧,深吸一口气,举步而入。

脚刚一落地,那股寒意骤然凝重,无形气机瞬间压下。

一种被天敌盯上的错觉,令他从背脊冷到指尖,每一寸肌肤都隐隐发麻。

寒意未退,耳边又传来一声低语:

“无须客气,用你毕生所学,出拳便是。”

姜仁闻言,浑身一僵,面上愕然。

出手?我?对这条蟒?

一念至此,如拨云见日,彻底明白“教习独训”是何光景。

怪不得要价不菲,还特地请来两位教习压阵。

原来是怕自个儿,被那妖蟒一口吞了。

如此看来,那银子倒也不算贵。

姜仁心绪微定,双足扎根地面,轻吐一口气,缓缓探出一拳。

只听“唰”地一声,那蟒尾如鞭,一记不带感情的横扫,直接将他掀飞出去。

再来一拳,结果如出一辙。

那妖蟒仍是兴致缺缺,尾巴一晃,略显敷衍。

姜仁却不气馁,反倒在这无功尝试中,捕捉到一缕若有若无的气脉牵引。

拳意未动,身形已轻。

手中拳势,在一息之间悄然绵化,一寸寸缓转柔绕。

竟似深海之下,某种古怪触须,游离间带着莫名引力。

便在这时,原本意态阑珊的妖蟒,眼中竖瞳骤然一缩。

冷意如潮,瞬息弥漫四壁。

连立于角落的三位教习,神色间都多出几分凝重,身上气息暗暗浮动。

姜仁心有所感,趁势再出一拳。

这一拳未及全力,身形却诡异扭转。

竟自蟒尾缝隙间掠出,拳势如钻,正正点在妖蟒鳞甲之下。

轻轻一触,如针落水波。

那妖蟒身躯一震,竖瞳猛然收缩,鳞片寒光四射,气机如潮汹涌翻涌,陡然暴起!

眼见那庞然之物猛然抽身,蓄势欲扑,场面一触即发。

“孽畜。”

徐永盛冷喝一声,身形挡在姜仁之前,周身气势轰然铺开,如钧天之鼓,沉而不鸣。

另两名教习亦同步踏出,三股气机如三座山岳,轰然压落。

那妖蟒一扑未成,身形微滞,竖瞳之中露出一丝迟疑。

终究还是没踏出那一步,只缩回成一团,低低嘶鸣。

屋内归于死寂,只余姜仁立于场中,额头冷汗淋漓,眼神却比方才更亮了几分。

那不是因外物所惊,也非单靠目力所见。

而是一拳落下后,从妖蟒身上传回的阴寒戾意,竟似与心神微微呼应。

并非被寒气侵体。

反是他自己,自那一拳接触之中,攫取来了一丝寒戾精魄。

正是“攫灵之盘”的功劳。

那东西不入气海,却潜藏意识深处,如寒星入夜,幽幽不灭。

姜仁心头微动,顾不得旁人,只身站定,双臂一展,蛇形拳悄然铺开。

拳架未变,步法仍旧。

可其中寒韵已生,如幽泉流转,丝丝缕缕,贯入拳意之间。

角落里,两名教习原本神色平淡,此刻却不由得对视一眼,眼中皆有一丝极轻的异色掠过。

一套拳打完,屋中沉寂依旧,只剩拳后余息如潮。

那两名教习已先行离去。

姜仁收势,整了整气息,朝徐永盛拱手一礼:

“有劳教习提点。”

“不错,总算是开了些窍。”

徐永盛虽夸了一声,面上神色却平淡依旧。

“妖意初悟,还嫩得很,须得打实沉住。”

说着转身向外行去,口中淡淡吩咐道:

“明日此时,到练武场寻我,替你安排个对手,好好磨一磨。”

“是!”

姜仁连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