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哺雏
- 诸天大医:从大明太医开始
- 落羽听音
- 2571字
- 2025-04-12 19:24:08
这一日的早朝,群臣发现,金銮殿上的洪武大帝格外精神抖擞。
朱元璋一改往日疲倦阴翳的神色,他今日就连听政之时,嘴角边都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影。
下朝之后,他第一时间来到坤宁宫,吴桐在此已经等候多时。
昨晚一夜没睡的不止吴桐一人,马皇后默默守着酣睡的朱元璋,也是整夜都没有合眼。
可她毕竟是年过半百的身子了,比不得吴桐这样的现代年轻人,如此漫漫长夜熬下来,自然有些吃不消。
朱元璋去上朝后,吴桐立即叫来宫人,让他们服侍马皇后歇息,自己则为马皇后诊脉,结果发现马皇后果然身体有些抱恙。
当朱元璋来到坤宁宫时,正瞧见吴桐开了一副方子递给王德成,让老太监赶紧去按方抓药。
“按吴院判说的做,快点!”朱元璋抬脚踢了一下王德成的屁股,此时此刻,他对吴桐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马皇后躺在床上,看着神采飞扬的朱元璋,脸上不免也流露出了笑意。
“启禀陛下。”吴桐搁下墨笔,起身说道:“皇后娘娘彻夜未眠,加之早春天寒露重,有些微染上风寒,细心调理则可,不成大碍。”
“吴院判妙手,咱信得过!”朱元璋用力拍了拍吴桐的胳膊,笑着说道。
君臣二人走出殿外,踏着满地水渍未干的金砖,缓缓步于廊下。
一场春雨过后,天色正晴,庭外花枝舒展身姿,纷纷止不住的漫进小窗墙沿。
朱元璋望着满园春色,一句“四月花竞巧”脱口而出。
他看向身后的吴桐,眼底不由浮现起一丝欣赏。
“先前,咱觉得你年纪轻轻,必不可能有什么大本事。”朱元璋背着手说:“直到昨晚,你让咱睡了那么好的一觉,咱才发觉看走了眼。”
说罢,他停下脚步,侧过头问道:“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吴桐笑着拱手作答:“唐代白居易在《貘屏赞》中,称其‘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
“食梦貘擅吞世间凶魇,昨夜臣以颂钵之音引导,使神兽离屏入梦,再加之殿外蓝裴二将的浩然正气,自可驱散噩梦。”
听罢这番话,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老皇帝转而垂下头去,眼底悄然闪过一丝落寞的神情。
“归根结底,是咱造下的杀孽太重了。”他摇摇头,低沉的语调中不无叹息:“可是治国难啊,单说胡惟庸那桩案子,若不以儆效尤重典严办,怎么能令群臣震慑啊。”
吴桐抬眼看着庭外春光,缓缓开口:“陛下,您梦中的那些婴灵厉鬼,并非是胡党亡魂——换言之,症结不在此处。”
“嗯?”
老皇帝闻言一怔,眉宇间满是不可思议:“咱杀胡惟庸党羽三万,你却说那些索命亡魂不是他们?”
吴桐并没有作答,他望着庭外空荡荡的晴空,叹了口气。
“昨日臣入宫时,见皇城四处皆有宫人,在梁宇间捣毁鸟巢。”吴桐徐徐说道:“而后听王公公说,是陛下您嫌鸟雀啼鸣,扰得心烦意乱,故此下令掏掉宫中全部鸟窝。”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困惑的神情。
“这和咱的噩梦……有什么关系吗?”他不解问道。
“幼鸟尚未全羽,或烫死于烙铁,或摔死在地上。”
吴桐眼含悲悯,他直视着朱元璋,一字一句说道:“当亲鸟返归,发现巢穴倾覆,儿女横死,便久久徘徊不肯离去,最终悲怆啼血,绝食身亡。”
说罢,他从身侧药箱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只干瘪的燕子尸体。
“陛下请看,这是臣昨日拾到的母燕,听太监们说,它已盘旋三日不曾离巢了。”吴桐托着燕子,递到朱元璋眼前:“它至死还守护着早已摔死的幼雏,臣解剖之后,发现它把自己活活饿成了具空壳。”
一时间,噩梦里的回忆铺天盖地浮现脑海,朱元璋愕然盯着眼前母燕的尸体——此刻的他终于明白,梦里那些索命的婴灵和冤魂到底是从何而来!
“那两个保护咱的鬼将……”
“陛下。”吴桐抬眸说道:“他们容貌早已不复昔日,可即便阴阳殊途,他们仍是您的臣子啊。”
恰在此时,远处洪武门方向传来黄钟轰鸣,朱元璋如遭雷击般,霎时间呆立原地。
“伯仁和时泽……真的是他们!”
这位铁血帝王一时不禁红了眼眶,他竭力不想让自己在臣子面前失态,但最后还是克制不住。
老皇帝抬起手,捂住脸颊泣不成声。
厮杀声穿越二十余载光阴——当年应天城下,元军布下天罗地网,常遇春战场请命,率领死士先登破敌,为渡水困难的后续部队开辟出冲锋道路。
这一战被朱元璋誉为“王业之基”,战后,那莽汉身插十二支羽箭仍在大笑:“上位!咱还能再砍三百回合!”
而在另一场堪称问鼎天下的鄱阳湖水战中,花云被陈友谅生擒,他宁死不降,大骂不止,最终被恼羞成怒的陈友谅下令乱箭射死。
直至最后,哪怕只剩奄奄一息,这位烈丈夫仍在高喊:“宁颅碎,不降贼!”
往事血泪斑斑,故人陆续凋零,铺成他脚下的登天大道。
“二位将军虽已不在,但忠魂永驻天地之间。”吴桐轻轻扶起恸哭的老皇帝,说道:“他们不忍陛下您夜夜为梦魇所困,才入梦而来,抵挡冤魂。”
“终归是咱造下的恶业……累了他们……”
朱元璋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的,在吴桐的搀扶下,步履踉跄着坐到亭中石凳上。
惦念二位将军之余,几声鸟鸣传来,不禁让他的思绪飘向青空。
几只春归的燕雀飞来,钻进了旁边宫殿的檐下,衔泥筑巢。
新生与宽恕,是人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此情此景倒映眼中,他在心中暗自感慨,鸟雀对子女的深厚之情,竟如此感人至深。
而回想起自己对待儿女的方式,他立时感到一阵愧怍。
“斯人已逝,如今该告慰二位将军的忠魂和死去生灵了。”
吴桐拾袍下拜:“臣建议,请陛下开设往生道场,为亡灵超度。”
朱元璋点点头,他看向身侧的王德成,老太监赶忙躬身上前。
他抹了把脸,恢复了往日的神态:“传旨,即日起斋戒百日,西六宫停用荤腥——”
“就依吴太医所说,开设往生道场,咱要亲自登台祭祀,告慰亡灵。”
满庭春色,沁人心脾。
看着洪武大帝再度舒展的眉眼,吴桐知道,这头凶悍老龙的心结,已经悄然释怀了。
这场风波,至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时,朱元璋转向吴桐,他微笑着,拍了拍青年的肩头。
“皇后娘娘说得没错,你确实是位难得的心医。”朱元璋的语调中,居然带上了几分罕见的温柔:“说吧,想要点什么?咱要重重的封赏你。”
吴桐听罢立即下拜,他合手说道:“臣有三请,请陛下恩准!”
“讲来。”
“其一,昨日银作监和御用监动用了大量人手,只为加紧制作锦屏和颂钵,出了不少力,故臣奏请陛下,对他们进行犒赏。”
“准。”
“其二,站殿将军蓝朔楼裴二郎,二人忠勇精诚,堪比叔宝敬德,请陛下看在他们不眠不休辛劳戍卫的份上,不要因为先前梦魇之事,而降罪责罚他们。”
“这个也准,话说,天子的承诺可是很难得的,你就没点自己想要的吗?”
“臣……”吴桐抬起头,他迟疑了一下,说道:“臣奏请圣上,请允许臣带怀庆公主出游一天,毕竟臣……已经答应过公主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