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龙但有问 道士必有答

对于小龙来说,他也充满了种种期待,谁能想到,这世间真还有人对龙之一族保存有记载,不管记载多寡,不管是真是假,至少也能从中窥探一二。

那个安玄道长,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龙毕竟来到世上的时间太短,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多,身边除了小木匠,就基本上没有和其他人接触过。虽说从说书人的段子中,他也知道人心难测,可如何去测,小龙不知,也无从得知。

一切皆有命数,既要自己去取舍,也要处处提防,正如小木匠所说,要是被坏人利用了,结果就是万劫不复,还是应该谨慎为上。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在江面上洒下一片银辉,青山隐隐间万鸟归巢,尘世的喧闹暂时隐退,万物生机也在张弛收放间默默地敛去气息。

安玄道长跟着小木匠如约来到了石洞中。

小木匠将道长引领进洞后,便老老实实地退出来蹲坐在洞口。

道长则恭敬地步入洞中,略有微光的石洞中,突然间光芒四射,巨龙现身,盘踞在石床上,健硕的龙尾沿着石壁一直延伸到了洞口。如炬的龙眼满是威严和嗜血的渴望,两条龙须随意地在空中游走,带着微微蓝光,一闪一闪,似乎能触达心底。

再次见到真龙,依然震慑人心,血脉压制下的惊惧和臣服油然而生,安玄道长匍匐于地,跪倒在真龙前,致以了发自心底的祝辞,然后虔诚地将包裹中的典籍一一拿出,摊放在地面,供真龙检视。

小龙微微眨了眨眼,鼓起一股气息,将书页翻动起来。书中的文字深浅不一,大小错落,字里行间似乎蕴藏着悠久的气息。但小龙却一个字都不认识,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根本不识字啊,如何看得懂书中记载。

摆了一会儿花架子,小龙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让安玄道长站起来说话,介绍一下这些典籍的妙处,说说书中对于龙都记载了些什么。

安玄道长打了一天的腹稿,此时虽有点紧张,但至少是有备而来,表现得还算从容,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文绉绉的叙述没有说书人那般有激情,没有跌宕起伏的吸引力,小龙直听得头脑发胀,要不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威严表象,真想躺在石床上睡了。道士们说话都这么难懂吗?小龙有点失去耐心了。

“好了,好了!”小龙最终还是没忍住,“你说的这些不过是书中的记载,那么,你对真龙有什么看法呢?”小龙问道。

安玄道长正了正身姿,捋了捋下巴上几根花白的胡须,略一沉思,便说道,“小道一直以为,真龙于凡人而言,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仿若日月遥不可及,却又如日月之光随时能照耀吾身。凡夫俗子所求不过一日三餐,安居乐业,功名利禄,封妻荫子罢了。而对于真龙,则是龙御天下,运转乾坤,收江山于囊中,弄天地于股掌,芸芸众生皆拜服于下,方显真龙神威。”

小龙听得此言,不禁咋舌,你可真敢说啊,真龙要是有这本事,这世间不应该有多少龙啊!可除了我这只吃不饱吃不好的龙之外,哪还见到了其他的龙。

“照你这么说,那为什么世间却难以见到真龙呢?”小龙又问道。

安玄道长微微一笑,“真龙本就是天地所孕,应运而生。正所谓云雾深处隐真龙,我等微末,岂能得见金颜。如今若不是大气运降临,小道想来,怕是也难以见到上仙本尊的。”

“什么是大气运啊?”

“如今天下大争之势初现,清廷大厦已倾,九洲群雄纷起,四方诸侯望风而动,或蓄势待发,或征伐弱小,无不私心暗藏,待气运降临,持价而沽,从古至今无不如此。这样的大气运大变局之中,真龙上仙的降临,不正是天地乾坤所向吗?小道坚信,上仙正是这乱世中的定海神针,非上仙降临,世间纷争难以鼎定。殊不知人心多变,虽思变求稳,但群雄争霸,只是同室操戈罢了,而大浪淘沙,成王败寇,当得有真龙为首,号令天下,才能止征伐,共愿景,还我华夏大地一统之天下。”

小龙再次咋舌,却又无力反驳,毕竟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华夏数千年的历史,连小学生都不如的小龙,哪有什么发言权。只是心里不得不佩服,道长的忽悠确实功力深厚,要不是小龙有自知之明,差一点就相信了。

算了算了,还是先解决温饱再说吧,至于什么天下,什么乾坤,什么气运,吃饱喝足了再来考量也不迟。

“照你这么说,只要我这只真龙现身于世,就能一呼百应,扭转乾坤了?”小龙不屑地说道。忽悠吧,我看你怎么忽悠。

“那倒未必!”道长还是很谨慎的,接着小龙的话说道,“人心多变,人心多恶,那些手握权势的枭雄,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真龙降世。而对于上仙这般的真龙,他们只会恐惧,只会阳奉阴违,不过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因此,小道认为,上仙在势力还未羽全之时,尚不可现真身于世人之前,应韬光养晦,蓄势而发为上策。”

还算你有点眼力劲,小龙点了点头,心里想着,我可不想成为那些所谓的枭雄的盘中肉碗中粟。

安玄道长偷眼看了看小龙,眼前的巨龙似乎在沉思,似乎对自己的说辞还算满意,偷偷地在心里擦了擦汗,但额头的微汗依然挂着,不敢动,只能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样子,再撑一撑,看看上仙还有什么吩咐,还有什么问询。

“那么,据你所知,真龙都有些什么了不得的本事呢?”小龙继续问道,今天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十万个为什么是该多书写一点答案出来了,诸多疑问老是憋在心里,怪难受的。

“这个嘛,还请上仙见谅,小道也知之甚少,但据典籍中记载,真龙也,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天地寿万峰骨,江海是为床,大河是为爪,千变万化高深莫测。我辈道家修者,更是左右于侧,协助上仙定纷争乱局,创繁华盛世,是为休戚与共,共襄天地繁华。”

你说了这么多,似乎什么都没说啊,没用的家伙!小龙刚刚才建立起的些许好感,又被安玄道长的忽悠之词搅得消散不少。

看着摆放在地上的那些所谓的典籍,小龙还是很诧异,虽说心知其中肯定不会有多少真实的记录,但正如道长所言,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可资借鉴的资料存在吧。先打发走这个臭道士再慢慢来看看那些书上都说了些什么。

心念至此,小龙也就没有再听下去的兴趣了,龙爪一挥,对安玄道长说道,今天就这样吧,你先回去,有什么事,我让小木匠去唤你就是了。

安玄道长如蒙大赦,也想早点离开,今天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再这么待下去,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见好就收方为上策。

于是乎,安玄道长又简单地向小龙表达了一番意欲服侍左右的想法,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石洞。

待道长走后,小龙变回了真身,瘫倒在石床上,尽情地舒展着紧绷的躯体,装逼的感觉真不爽,还是这么自由自在的才舒服啊。

小木匠送走道长后走进了石洞,见到小龙的狼狈样,不禁大笑起来,让你装吧,这下知道累了吧。说着,从背篓中拿出了给小龙留的晚餐,几个大馒头和一些可口的菜肴。小龙见此,哪还等得及,一伸爪,就抓到了手中,狼吞虎咽着。哎,装逼装得连肚子饿都忘记了,我还是敬业吧。

咦?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菜呢?小龙诧异地问道。

小木匠也不隐瞒,说安玄道长给监工们作了嘱咐,我今后在工地上可享受监工的待遇,活计也不需要计较,待在那里就行。这不就是你们刚才说的封妻荫子的功效吗?说完又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倒是很实在的好处啊。小龙感叹着,你说,我们要不要告诉那个老道士,我其实就是一只没什么用的小龙崽啊?那样的话,他是不是就会准备很多很多好吃的来喂养我长大呢?那么,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好吃的了,你也不用每天饥一顿饱一顿了。

“你就这么相信道长吗?”小木匠也不知道如何看待安玄道长的这番操作,但还是对小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如道长自己所说,人心多变,人心多恶,世间的险恶太多了,我觉得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

“我知道的啦,我就这么说说而已,只是不想再看到你每天为了喂饱我而不得不让自己饿肚子。”看着小木匠面黄肌瘦的样子,小龙何尝不知道小木匠其实每天都是饿着肚子的呢,还要操劳着去捕鱼换钱,还要应付着工地上那些不是很地道的匠人和监工们的猜疑和刁难。小龙多想让小木匠能吃饱穿暖,可是,弱小的龙,比人还可怜,真是龙之悲哀啊。

“我都习惯了,也没觉得特别的饿啊。”小木匠心里有点感动,一滴眼泪转悠着,却还是忍着,可不敢流出来了,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因为不能饱食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