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面圣(下)

范闲闻言,深鞠一躬,拱手道:“请陛下让我去抓捕司理理,以挽回局势!”

庆帝闻言,沉默了片刻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个范闲,确实是不简单,他可不相信,在这样的局势下,面对着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他都能三言两语掌控住话语主动权的人,会是一个看着一副人畜无害的小子。

庆帝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向范闲开口了。

“那好,便由你担任此次追捕北齐暗探的主理人!”

就当庆帝下达了由范闲追捕司理理的命令后,范闲的脑海中,系统也是紧跟着发布了任务。

任务正是追捕司理理的,而任务要求是,将司理理抓捕回鉴查院,关入到地牢之中,而奖励,则是200气运点和一次白银级抽奖。

范闲也是发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难度差不多的任务,奖励却是越来越好了。

正当范闲的心神沉浸在系统的时候,门外传来声音。

“陛下,太子和二皇子求见陛下!”

庆帝闻言,眼珠子一转,看向范闲问道:“你想见他们吗?”

范闲闻言,心中迅速过了一遍之后,低头回道:“全凭陛下做主!”

庆帝闻言轻笑一声,然后开口道:“那就让他们在殿外候着!”

范闲明白,这是庆帝对自己的考验。

不说见,也不说不见,就让人在外面候着,等范闲离开的时候,肯定是要碰面的。

碰了面,很多事情就要做了。

紧跟着,就见庆帝微微抬头看向上方,然后再看向范闲,问道:“你说,牛栏街刺杀,你是如何看的?”

范闲闻言,思索了一下庆帝的意思以后,便是低头回道:“陛下,臣不敢妄言!”

庆帝轻笑一声然后说道:“让你说你就说!”

范闲见状,便是沉思了片刻后,这才开口道:“回陛下的话,臣推断,此次的牛栏街刺杀一事,应该和此前的儋州刺杀是同一人所为,但这个人是谁,臣也不知。”

“臣初至京都,对于京都之中的大小衙门都没认清呢,所以,对于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之人,没有什么判断!”

庆帝点了点头,走到床榻上坐了下来,然后看向范闲说道:“你继续说!”

范闲当即便是继续说道:“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此人权势很大,而且能量也很巨大,要不就是特别有钱,而且,手下有高手!”

“儋州刺杀一事,涉及到了鉴查院,而此次的牛栏街刺杀,又涉及到了北齐和东夷城,而根据程巨树和臣所说,他是被一名九品箭手抓获,然后看到了北齐锦衣卫令牌,这才对臣出手,而能够同时对鉴查院、北齐锦衣卫和东夷城剑阁有影响的存在,恐怕...”

范闲没有说下去,但庆帝已经明白了范闲话里的意思,同时也明白,范闲实际上已经知道到底是谁对他进行的刺杀了。

虽然皇子不能干涉鉴查院,但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有一些投机之辈暗中投效太子或者二皇子。

单纯的鉴查院,是不能判断幕后主使之人是谁的。

但是,能够同时影响到鉴查院和北齐锦衣卫再加上东夷城的存在,在整个庆国,却是少之又少了。

而掌管着内库财权的长公主李云睿,只能是唯一的那个人选。

因为只有掌握着内库财权的长公主李云睿,才能通过内库的财权,利用行商天下诸国的便利,联络北齐和东夷,从而做成这件事情。

庆帝看着眼前的范闲,不由得笑了。

这个小东西,搁那说哑谜呢。

仅是凭借一些仅有的信息,就判断出幕后主使之人,这样的磨刀石,也不知道太子能不能扛得住。

庆帝想知道的东西,也都知道了,当即开口道:“行了,你还要去追捕北齐暗探,朕就不多留你了,候公公,送范闲出宫!”

范闲闻言,含笑对庆帝郑重的行了一礼。

随即,便是跟着候公公走出了御书房。

一出门,范闲就在门口看到了等待着的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和二皇子刚准备说什么,范闲便是开口道:“二位殿下,范某刚接了陛下的命令,需要尽快去追捕潜伏在京都的北齐暗探,却是没办法和二位殿下叙旧了,咱们就此别过,回头我做东,请二位殿下吃饭如何?”

见状,二人皆是看向旁边的候公公。

候公公见状,也是说道:“陛下确实下令让范闲主理北齐暗探一事!”

没办法,两人不能留人了,只能让范闲离开。

范闲出了皇宫,便是直奔鉴查院,找到了王启年,说明了此事,同时借调王启年协助追捕司理理。

两人先是去到了程巨树此前待的院子之中,在那里找到了一枚北齐暗探的令牌。

很快,范闲便是从鉴查院的案卷之中,找到了那枚令牌的相关记载。

那是北齐锦衣卫的令牌,持有此令牌之人,可以调动潜伏在庆国各地的北齐密探。

换句话说,持有此令牌的人,便是北齐暗探在庆国的暗探首领。

范闲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笑了。

“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司理理啊,一介女子,竟是北齐安插在庆国密探的首领!”

随即,范闲看到王启年问道:“我记得当日的那些刺客所用的弓弩,好像都是军中劲弓,可能查明来处?”

王启年闻言,不由得摸了摸鼻子,然后说道:“大人,我或许知道那批弓弩的来历!”

“此前,巡城司曾丢了一批弓弩,我想那些刺客所用的,应该便是这其中的物件!”

范闲顿时有些疑惑的看向王启年。

“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王启年嘿嘿一笑,便是解释道:“鉴查院有查检诸军的职责,那负责库房的参将,此前曾来找过我,想把此事给隐瞒过去,我呢,就帮了他。”

范闲瞬间明白了一切,上下打量了一下王启年,问道:“收了多少银子?”

王启年连忙说道:“都是补贴家用,没多少,没多少!”

范闲也没有跟他计较的意思。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参将,可能和牛栏街刺杀一案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