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分田,大戏开场
- 带着AI穿越魏晋,吊打五胡
- 从来白马怕青牛
- 2061字
- 2025-03-24 07:05:55
自李良上次在陶家坞堡放粮,到现在已经七天了。
陶辰一大家,昨晚上就开始饿着肚子。
为了减轻饥饿感,从早上开始,陶老汉家不论男女老少全躺着,减少运动。
‘咣当’一声,陶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如何。”
陶辰饿的不想说话。
“县丞去南边清查人口,这两日没有放粮安排。”
“唉。”
这日子啥时候到个头啊。
陶辰怀念老伴了,可又怕在地下相见时,老伴问‘孩子们能不能吃饱穿暖?’,陶辰哽咽,不敢再想下去。
看阿爹这模样,陶康就知道他又怀念自己娘了。
老百姓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吃饱饭,有衣穿,有房住,有亲友。
可很多人不想让百姓拥有这些,不然百姓过得幸福了,谁来当牛马?
百姓都躺平不上进了,勋贵怎么压榨?
这可不行。
百姓要勤奋,要给社会创造财富,至于财富在谁手中百姓不用管,百姓只是财富的搬运工。
以上现象仅指魏晋南北朝时百姓的悲哀。
下午。
饿了半天的陶辰听到外面有吵闹声。
他年龄大了,经不起挨饿,现在连眼皮都没力气睁开。
“啥事?”
他抓着丫头胳膊问。
“太翁,外面有人推着车子来送粮了,旁边跟了好几个人。”
陶丫头声音虽轻,但充满活力,饿着肚子也有精气神。
“快扶我起来。”
丫头使出浑身的力气将太翁扶起,搀扶他往外走去。
“接下来我按照名单点名,点到名字的上前领粮食。”
陶辰还在颤颤悠悠的走着,就听吏卒已经宣讲了。
“同时,上次还没登记上的人快点来登记了,县长过些时日就要给大家分田,没登记到时候没田不说,被发现没在籍还要罚充劳役。”
本来大家围在一起,乐呵呵的准备分粮呢,听吏卒说要分田,很多人脸上变换不定,身子默默往后退去。
这田,打死也不能要啊。
很多人被官府的苛捐杂税坑怕了。
李良目光敏锐,发现很多人面上出现抗拒的神色,心中了然,早有对策。
毕竟这段时间,他是真正做到走遍梁邹每一个村落,这种情况见多了。
“各位,吾乃梁邹县丞,知道各位担忧。”
“县长为打消各位顾虑,愿意与各位约法三章。”
“一、无田者每人五十亩,男女都有。”
“二、除租、调外,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三、徭役如应役者,县衙有额外补贴,不愿应役者可出粮、布豁免。”
这三件许诺李良是持反对态度的,却架不住王耀极力劝说。
李良看法是,这种许诺只能饮鸩止渴,靠着抄家获得的钱粮补贴也撑不了几年。
毕竟你梁邹县长,大手一挥免了百姓各种杂税,可长安、青州、乐安的各种摊派,一个子都不能少。
可王耀一点都不担心,还几年?
三年后大秦就崩了,到时候谁还能向自己收税?
在王耀示意下,李良大胆承诺。
不得不说,百姓真是最朴实的人。
只要有一条活路,都不会和官府对着干。
这套简单的说辞却格外好用,虽然一路上也遇到很多人质疑,但种子已经埋下。
“官爷许诺可是真的?”
“谁知道呢,有可能是把咱们骗过去种地。”
“俺觉得县丞说的是真的,毕竟县长可是把陶家给灭了,有能耐。”
“就算这任县长说话算话,可下任县长来了呢?到时候废除这些承诺,还让我们恢复以前的日子,那不是要了老命。”
陶后村的村民各抒己见。
虽然百姓没啥文化,可对官场那一套再清楚不过了。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一县百姓来说也是如此。
县长来了走、走了来。
政绩捞够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下一任县长怎么祸害百姓他也管不到。
“乡亲不知现任明府名讳,有担心也正常,某向各位保证,不会出现以上问题。”
“明府为王丞相四子,假使有继任者,也不敢驳明府定下的制度。”
这套说辞李良是张口就来。
这一路说了不下百次,已经形成肌肉记忆。
原来是王猛的儿子,怪不得敢对豪强动手。
村里年纪大的都对王猛这个名字不陌生,前燕就是王猛带队灭国的。
“我陶家愿受田。”
陶辰站在外面早就听明白了。
现任县长想要给隐户分田,别人的话陶辰可能不信,但这次,他想赌一把。
毕竟愿意打击豪强,给百姓分粮的官。
可不多。
“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我啊,快七十了,半截身子都入土喽。”
陶辰目光慈祥,为子孙忙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还早着呢,老人家好日子才刚开始。”
李良笑呵呵道。
“从下月开始,凡梁邹年满六十以上者,每月可领粟麦,过年可领衣帛。”
真诚是必杀技。
李良此言击垮了不少村民内心的防护墙。
接下来该有人哭了。
李良捻着胡须老神在在。
陶辰闻听此言两眼泪汪汪,从永嘉之乱到如今快七十了,第一次感觉生活有了盼头。
“咦,怎么还没哭?”
李良表面笑盈盈的望着陶辰,内心有些不解。
这老头抗体这么高吗?这都不哭。
“明府是个好官啊,明府是个好官啊。”
陶辰往县城方向跪下,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对对,哭出来就好办了。
李良看气氛烘托到位,忍住拍自己大腿的冲动,眼神向旁边吏卒看过去。
二人早已配合默契。
“来来,大家先来领粮食,顺便说说村里上次谁没登记,这次领粮食可以补上,告诉你们,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这套组合拳下来无往而不利。
众人不仅领粮配合,而且有三家主动将隐户报出,接受分田。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没人愿意给豪强世世代代当佃客。
“爹,我们粮食领到了,我们回家。”
陶康搀扶着陶辰往家赶。
“对,对,回家,回家给丫头做饭吃。”
陶辰摸了摸丫头的脑袋,心中涌出无限柔情。
孩他娘,委屈你在地下再等等,等我亲眼看到孩子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下去陪你唠嗑,到时候给你好好讲讲,保证让你不再牵挂。